相貌与智慧,奇妙的遗传效应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相貌与智慧,奇妙的遗传效应

相貌与智慧,奇妙的遗传效应

2015-11-23

孩子的身材通常与父母比较相似,甚至象同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这就是遗传的效应,同样,人的相貌美丑也是和遗传有关。遗传基因能决定胎儿鼻子的形状和大小、眼睛的距离、嘴唇的薄厚、脸型、肤色以及胸的曲线、腿的长度、臀部尺寸等。人的外部特征不仅能从父母那里遗传,还可以从祖父母那里遗传。胎儿从父母那儿遗传相貌、身高、智力、性格的比例有以下的说法:

身高是母亲的遗传比例大

在营养状况忽略的前提下,父母的遗传是决定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其中妈妈的身高尤其关键。妈妈长得高,孩子也大多长得比较高。

智力是母亲的遗传比例大

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据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约占50%-60%,就遗传而言,妈妈聪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如果是个男孩子,就会更聪明。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在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性格是父亲的遗传比例大

性格的形成固然有先天的成分,但主要是后天影响。比较而言,爸爸的影响力会大过妈妈。其中,父爱的作用对女儿的影响更大。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父亲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温柔个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有一位专家提出,父亲能传授给女儿生活上的许多重要的教训和经验,使女儿的性格更加丰富多彩。

相貌是父亲的遗传比例大

据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坦菲德解释,可能由于父亲给予子女遗传上的特征,使婴儿的脸无论怎么看都更像父亲。这位科学家进一步解释说,这也是人类自保本能的一种体现,因为谁是母亲毫无疑问,而谁是父亲却没有这么肯定,所以必须像父亲,这样对婴儿有利,也可以鼓励父亲投入更多的爱。

上海万豪医院田主任介绍:实际上孩子是同时从父母那里继承各种身体要素的遗传因子。因此从妈妈或爸爸那里所获得的遗传因子的影响力是相同的,一般说来父母漂亮,孩子成年也漂亮,但也是不绝对的,这还要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的身心智力发展。如果在学校里受到挫折,或在家中受到严重伤害,那么即使小时候很漂亮,大了也会变丑。相反,那些小时候难看,但受到家人Society良好照顾与教育,长大后也可变得如花似玉。

决定智商的八对基因全部都是位于X染色体上面,在此先复习男女性是如何来的?

男生是XY,X(卵)是来自母亲,Y(精子)是来自父亲。

女生是XX,X(卵)是来自母亲,X(精子)是来自父亲。

请注意:

男生是XY,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来自母亲的遗传,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亲跟母亲各有一半影响。

因为女生的智商是父亲母亲都有影响,所以会有中和的效应。所以女生智商的分布会呈现自然分布(normaldistribution),就是倒钟状,中间最多,两边较少。

然后男生因为是完全只受一方影响,所以男生智商分布会呈现在偏向在两个极端。也就是说,男生天才比较多,但是同时,蠢材之中也是男生特别多。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1.「你要判断一个男生聪不聪明,看他妈妈就知道了。」可是,你又要怎么判断一个男生的妈妈聪不聪明?........想不出简便的方法.....

2.然后我们用机率来算:

生男孩的机率=1/2;生女孩的机率=1/2。

生男孩的时候,母亲对于男孩智商的影响力=1

生女孩的时候,母亲对于女孩智商的影响力=1/2

所以说母亲跟父亲对于下一代智商的影响力(期望值)的比例是

1*1/2+1/2*1/2:0*1/2+1/2*1/2

=0.75:0.25

=3:1

=母: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与“相貌与智慧,奇妙的遗传效应”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相貌与智慧,奇妙的遗传效应”还看
42个方法全面提升宝宝各类智能
谈美国的双语教育(中)
提升宝宝社交能力的小窍门
重视宝宝的爬行阶段
谈美国的双语教育(下)
猜你喜欢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测一测你家宝宝是什么性格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宝宝情商培养的3个工具箱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过早教育小心“恐学症”
宝宝胆小是种病?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自闭症儿童会有哪些表现?
婴儿从3个月起就有嫉妒心理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害怕什么?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0-3岁宝宝的心理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孩子不合群父母要反思
宝宝胆子小可能是心理障碍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