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巧”才能“心灵”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手巧”才能“心灵”

“手巧”才能“心灵”

2015-11-23

手的灵巧程度是大脑发育状况的标志之一。在大脑中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却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的灵巧有多么地重要,而“手巧”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

婴儿是怎样学会用手的

孩子出生后6周内,手总捏成拳头,只在啼哭时,有时才可能张开一下。到了8周后,孩子张开手的时间多了,会表现出有意识的运动,代替了抓握反射。这时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抓东西不如以前有力时,感到很担心,其实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孩子是在学习新的技能,几周以后,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在此之前,孩子不想把手与手指的动作协调起来,只把时间用在观察手的外形、感觉和动作上。孩子会常常张开小手,活动一下手指,进行仔细的观察。从外表看,孩子好像在利用手之前检查一下手的能力。

在4-5个月时,孩子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伸手,可能会同时向物体伸出双臂,并用双手抓住。

6个月后,孩子可以用双手抓住物体,或是将物体夹在手指与手掌之间,但灵活控制能力还不强。这时孩子能够区分出物体的大小,并能根据物体的大小张开手。孩子特别喜欢感受物体,所以尽量给孩子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东西。在孩子躺着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抓住自己的脚,再将其放在嘴里。但孩子不理解物体有什么用途,所以如果给孩子一个方块,他就会抓住它,如果再给他一个方块,他便会丢掉第一块,去接第二块。这时,孩子开始用自己的手学习吃东西。孩子的手一眼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够抓起小食品,放在自己的嘴里,但放得还不太准。

8个月的孩子能把东西递给你,但还没有学会怎样松手、怎样给你。能完整地做出这一点必须在1岁以后,这时孩子可能喜欢从高处或是小车上故意让东西掉下去。

从8个月起,孩子的抓握精确性越来越好。到了9个月,不再把东西夹在手指与手掌之间,而是夹在拇指与食指间。到了1岁后,孩子可以用拇指尖与食指尖抓起很小的物体。孩子可以把物体从—只手放到另一只手,两只手可以同时各拿一件物品。

到了8-10个月,孩子开始学习操作能力,可以在物品上进行挤、拍、滑动、捅、擦、敲和打。孩子用手探索所有的东西,包括食物等,并混合在一起,可以涂抹或倒出流质物质。孩子可以准确地把大多数固体物质放入嘴里,例如脚、手指、塑料玩具或盖子等。

随着孩子操作能力的提高,孩子不再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内,转而开始玩一些像拍饼这样的游戏。同时孩子也学会了—些社会交际能力,可以用手向别人告别。

你能做点什么?

触碰、抓握训练

新生儿的手是呈拇指在手心的握拳状,他还不会抓住玩具,手的动作也只是将手放进嘴里吸吮,以后就是将手放在眼前细看,到3个月时可将两手握在一起放在眼前玩。此时 手还不能主动张开。尽管如此,父母也要有意识地放一些带有细柄的玩具在他手中,如花铃棒、拨浪鼓、塑料捏响玩具等。刚开始可先用玩具去轻轻地触碰宝宝手的第一、二指关节,让他感觉不同的物体。待宝宝的手完全展开后,将玩具柄放入孩子手中,使之握紧再慢慢抽出。也可以等宝宝抓住玩具后,大人可握住宝宝的手,帮其摇出响声,同时讲“摇!摇!”以引起婴儿视听的关注。

除了让宝宝触摸和抓握带柄的玩具外,大人可以把自己的拇指或食指放进其手心,宝宝碰到手指就会无意识的抓住,一会儿便放开。大人还可以把铅笔杆、水果糖或其它光滑的小玩具放进他手心,让其抓住。

除了上面这些训练方法外,还可用宝宝的手去触碰某些物体,如吃奶时把宝宝的手放在母亲乳房上或脸上,让他触摸。抱着宝宝时前方放一些玩具,让他去触碰,以帮助他进行早期的感知活动。训练一段时间后他就会主动地抓握玩具。

这个年龄选择带柄易于抓握能发出响声的玩具比较适宜,如摇棒、哗铃棒、小摇铃、各种环状玩具等,装有珠子和小铃的玩具一定要结实,以防脱落后被宝宝误食引起窒息。

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

三个月的宝宝能用眼睛看到自己的双手,你会发现在宝宝清醒时经常在玩自己的双手,两手在眼前握着,手指乱动,手会抓脸抓衣被,因此要在宝宝睡着后用指甲刀轻轻剪去指甲,不让他把脸抓伤,千万不要用手套裹住宝宝双手,因为他要用手来学本领。大人可在他手能够着处吊一个小球,大人拿着宝宝的手去拍打吊着的球,使球前后晃动,引诱宝宝再去拍它。宝宝伸出手时有时会因位置不对而经常拍不到吊球,但练习多次后他就会调整手的位置和伸出的长度,逐渐击到小球,击中小球,这是手眼协调的结果。除了拍打吊起的球外,大人还可以一手竖抱宝宝,另一手提起宝宝的一只手去碰房间里悬挂的一些物品,大人可以说一些话以提高宝宝碰物的兴趣,碰一下讲一句,如“碰得高,碰得响,碰一碰,响一响,碰一碰,跳一跳。”大人可以轮流举起宝宝的左右手碰物,当宝宝有些经验后,可被动主动相结合,逐步过渡到主动碰物,为以后主动抓握物体打下基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与““手巧”才能“心灵””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手巧”才能“心灵””还看
如何提高1岁宝宝的认知能力
能提高宝宝的智商的洗澡方法
七个步骤教你培养宝宝的观察力
开发宝宝的右脑的四个正确方法
开发宝宝智力从手部游戏开始
猜你喜欢
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2岁前给宝宝的右脑“充充电”
智力真的可以开发么?
经验之谈:早教班有啥好处?
11个小细节迅速提高宝宝智商
对新生儿进行感官刺激
随手涂鸦可激发幼儿潜能
游泳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婴儿过早学走路易得近视
每周游一游促宝宝发育
启迪宝宝创造力的四个小游戏
是什么影响了宝宝的智力发育?
训练宝宝视觉的4大好方法
爸爸10个举措提升宝宝智力
婴儿游泳的四个详细步骤
警惕宝宝智力的五大“杀手”
宝宝眼睛养护的三大疑问
新生婴儿模仿能力超凡
给宝宝点“颜色”瞧瞧
怎么锻炼床上宝宝?
和宝宝玩玩感知小游戏
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
如何为宝宝选择阅读启蒙书
精神发育障碍的先后天因素
让宝宝顺利学说话的方法
12大早教误区你犯了哪些?
如何正确引导数字敏感期训练
父母在亲子游戏中的六个错误
简单开发宝宝脑力11方法
聪明的宝宝都“醒目”
提高幼儿认知能力6个飞跃
3岁宝宝的智力测评指标
相貌与智慧,奇妙的遗传效应
开发宝宝右脑智力五妙招
唤起宝宝感知的5种亲子游戏
如何对孩子进行智力启蒙?
警惕: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幼儿人际能力
早教不宜求早,求快,求全优
妈妈这样做宝宝能说会道
让孩子冰雪聪明的小秘诀
早教知识,应从家庭开始
抓握练习能让宝宝更聪明
“早期教育”勿入旁门左道
孩子说话早晚与创造力无关
常赞赏可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如何充分开拓孩子的脑部潜能?
要及时挖掘宝宝与生俱来的超能力
如何开启儿童智慧之门?
让孩子自然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