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巧”才能“心灵”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手巧”才能“心灵”

“手巧”才能“心灵”

2015-11-23

手的灵巧程度是大脑发育状况的标志之一。在大脑中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却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的灵巧有多么地重要,而“手巧”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

婴儿是怎样学会用手的

孩子出生后6周内,手总捏成拳头,只在啼哭时,有时才可能张开一下。到了8周后,孩子张开手的时间多了,会表现出有意识的运动,代替了抓握反射。这时有些父母看到孩子抓东西不如以前有力时,感到很担心,其实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孩子是在学习新的技能,几周以后,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在此之前,孩子不想把手与手指的动作协调起来,只把时间用在观察手的外形、感觉和动作上。孩子会常常张开小手,活动一下手指,进行仔细的观察。从外表看,孩子好像在利用手之前检查一下手的能力。

在4-5个月时,孩子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伸手,可能会同时向物体伸出双臂,并用双手抓住。

6个月后,孩子可以用双手抓住物体,或是将物体夹在手指与手掌之间,但灵活控制能力还不强。这时孩子能够区分出物体的大小,并能根据物体的大小张开手。孩子特别喜欢感受物体,所以尽量给孩子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东西。在孩子躺着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抓住自己的脚,再将其放在嘴里。但孩子不理解物体有什么用途,所以如果给孩子一个方块,他就会抓住它,如果再给他一个方块,他便会丢掉第一块,去接第二块。这时,孩子开始用自己的手学习吃东西。孩子的手一眼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够抓起小食品,放在自己的嘴里,但放得还不太准。

8个月的孩子能把东西递给你,但还没有学会怎样松手、怎样给你。能完整地做出这一点必须在1岁以后,这时孩子可能喜欢从高处或是小车上故意让东西掉下去。

从8个月起,孩子的抓握精确性越来越好。到了9个月,不再把东西夹在手指与手掌之间,而是夹在拇指与食指间。到了1岁后,孩子可以用拇指尖与食指尖抓起很小的物体。孩子可以把物体从—只手放到另一只手,两只手可以同时各拿一件物品。

到了8-10个月,孩子开始学习操作能力,可以在物品上进行挤、拍、滑动、捅、擦、敲和打。孩子用手探索所有的东西,包括食物等,并混合在一起,可以涂抹或倒出流质物质。孩子可以准确地把大多数固体物质放入嘴里,例如脚、手指、塑料玩具或盖子等。

随着孩子操作能力的提高,孩子不再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内,转而开始玩一些像拍饼这样的游戏。同时孩子也学会了—些社会交际能力,可以用手向别人告别。

你能做点什么?

触碰、抓握训练

新生儿的手是呈拇指在手心的握拳状,他还不会抓住玩具,手的动作也只是将手放进嘴里吸吮,以后就是将手放在眼前细看,到3个月时可将两手握在一起放在眼前玩。此时 手还不能主动张开。尽管如此,父母也要有意识地放一些带有细柄的玩具在他手中,如花铃棒、拨浪鼓、塑料捏响玩具等。刚开始可先用玩具去轻轻地触碰宝宝手的第一、二指关节,让他感觉不同的物体。待宝宝的手完全展开后,将玩具柄放入孩子手中,使之握紧再慢慢抽出。也可以等宝宝抓住玩具后,大人可握住宝宝的手,帮其摇出响声,同时讲“摇!摇!”以引起婴儿视听的关注。

除了让宝宝触摸和抓握带柄的玩具外,大人可以把自己的拇指或食指放进其手心,宝宝碰到手指就会无意识的抓住,一会儿便放开。大人还可以把铅笔杆、水果糖或其它光滑的小玩具放进他手心,让其抓住。

除了上面这些训练方法外,还可用宝宝的手去触碰某些物体,如吃奶时把宝宝的手放在母亲乳房上或脸上,让他触摸。抱着宝宝时前方放一些玩具,让他去触碰,以帮助他进行早期的感知活动。训练一段时间后他就会主动地抓握玩具。

这个年龄选择带柄易于抓握能发出响声的玩具比较适宜,如摇棒、哗铃棒、小摇铃、各种环状玩具等,装有珠子和小铃的玩具一定要结实,以防脱落后被宝宝误食引起窒息。

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

三个月的宝宝能用眼睛看到自己的双手,你会发现在宝宝清醒时经常在玩自己的双手,两手在眼前握着,手指乱动,手会抓脸抓衣被,因此要在宝宝睡着后用指甲刀轻轻剪去指甲,不让他把脸抓伤,千万不要用手套裹住宝宝双手,因为他要用手来学本领。大人可在他手能够着处吊一个小球,大人拿着宝宝的手去拍打吊着的球,使球前后晃动,引诱宝宝再去拍它。宝宝伸出手时有时会因位置不对而经常拍不到吊球,但练习多次后他就会调整手的位置和伸出的长度,逐渐击到小球,击中小球,这是手眼协调的结果。除了拍打吊起的球外,大人还可以一手竖抱宝宝,另一手提起宝宝的一只手去碰房间里悬挂的一些物品,大人可以说一些话以提高宝宝碰物的兴趣,碰一下讲一句,如“碰得高,碰得响,碰一碰,响一响,碰一碰,跳一跳。”大人可以轮流举起宝宝的左右手碰物,当宝宝有些经验后,可被动主动相结合,逐步过渡到主动碰物,为以后主动抓握物体打下基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手巧”才能“心灵””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手巧”才能“心灵””还看
韩国妈妈不怕孩子摔
男女宝宝的智力有什么差距
关于语言爆发期与个体差异
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早教机构怎样选才更合适
猜你喜欢
各年龄段宝宝礼貌教育策略
宝宝爱发脾气怎么办?
逗孩子笑外国爸爸有法宝
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
为什么宝宝左右不分?
满地乱扔的玩具“会说话”
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教育
哪些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如何培养宝宝的入眠好习惯
9条建议让你的孩子不再说谎
培养亲子感情多抱抱宝宝
应对孩子哭闹的三个误区
宝宝学走路,爸妈应该注意的小地
让磨床宝宝迅速起床的小妙招
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哭”
宝宝小动作导致牙齿不整齐
儿童6种性格要早抓
“脾气坏”的孩子长大更聪明
中国宝宝最缺运动早教
孩子撒谎,父母该正确应对
让宝宝在水中做自由运动
孩子经常迟睡熬夜的3大危害
宝宝哭不停时该怎么办
宝宝睡觉磨牙六大原因及对策
哄宝宝开怀大笑的方法
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呢?
“脾气坏”的孩长大更聪明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睡眠习惯
鼓励宝宝独立
宝宝喜欢撕纸怎么办
宝宝的表情会“说话”
理解孩子学习走路的暴躁
1岁的宝宝该掌握哪些动作
宝宝会爬后“危险”也来了
怎样对待宝宝不同的哭声
宝宝爱坐摇摇车家长用不着太担心
孩子经常迟睡熬夜的3大危害!
别阻止婴儿吃“手抓饭”
诚实品质,从小培养
让孩子不在吃手的小妙招
宝宝脚丫的特点
让孩子动手动脑学测量
训练宝宝忍耐力需掌握情绪技能
让宝宝不吃手的妙招
宝宝爱咬人家长别担心
六种好性格影响人一生
宝宝不爱吃饭与家长行为有关
公平意识从小培养
注意力训练从零岁开始
惊呆!一家八口获得十一个博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