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孩子玩玩纸游戏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让你的孩子玩玩纸游戏

让你的孩子玩玩纸游戏

2015-11-20

让孩子玩玩纸游戏,不仅能帮助他锻炼动手技能,还能使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不过要根据孩子大小,让他逐步感受这一游戏的乐趣。

小宝宝玩撕纸

1-2岁的孩子手部具备了一定的力量,不妨让他参与撕纸活动。父母可以引导他随意撕出一些不规则的纸条、纸片,通过这些看似无序的动作,帮助孩子锻炼手腕的活动能力和手指的灵活性。让孩子从撕纸中发现,凭着自己的小手也能创造出作品来。

■提醒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常是搞破坏的行家,但真让他撕纸时,有时却反而不敢动手了。这时,父母可以亲自带他参与,并根据撕出作品的形状,想象出不同的动物,让孩子从中感受乐趣。

3岁后剪贴画

孩子已经3岁了,可以让他学习使用安全剪刀和胶棒,通过剪剪贴贴,创造出更为复杂的图像。父母不妨为他提供一些软硬各异、薄厚不同的纸张,甚至是一些布料、橡皮泥等进行快乐裁剪,让他体会剪刀来回裁剪时的不同感觉,这是对孩子手、眼、脑配合的最佳训练。可以让孩子对比较熟悉的人或物进行创作添加,譬如把蒲扇想象成人脸,给它粘贴上五官,或是为孩子喜欢的恐龙和汽车设计一些故事情节,让孩子通过剪贴表现出来。

■提醒最好带他观察生活中的实物,这样才能让他有想象空间。如果孩子之前接受过简笔画、蒙纸画或者填色画等训练,最好还是别让他受之束缚,而要鼓励他坚持独立创作。

熟练后立体图

当孩子能够熟悉和敏感地制作平面作品的元素和形象的时候,就可以让他进入立体世界,通过空间的造型,来展现更加丰富的情节。

譬如启发孩子对于同一元素进行发散想象,同样一个圆形,可以贴成米老鼠的耳朵、餐桌上的盘子、天空中的太阳;又如同样是一个纸筒,加上一个底就是一只杯子,加上一个把手,就是喇叭,再加上一个纸筒,就是望远镜。孩子进行这种自由创作的前提,来自于对丰富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提醒孩子把看到的、脑中想象的东西还原成立体作品时,需要综合运用方向感、空间感和逻辑能力,如果作品构图紊乱,内容缺少秩序,说明他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需重复训练;如果孩子不能安静地把作品完成,可能是因为他缺乏自信,不妨通过反复练习来加以提高。

在一系列纸游戏中,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原材料,以及在他思路枯竭时给予适当地启发。孩子没有求助时,最好不要出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与“让你的孩子玩玩纸游戏”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让你的孩子玩玩纸游戏”还看
语言游戏让宝宝能说会道
孩子玩魔方能培养专注力
如何增强孩子的语感
如何激发孩子创造力
大脑提前启动会带来提前报废?
猜你喜欢
孩子最需要哪些教育?
剖腹产宝宝易感统失调
儿童玩具病菌很多
克服害羞,让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宝宝也会“极度无聊”
你赞成虎妈狼爸的棍棒教育吗?
专家讲堂:调皮宝宝如何管理
儿童多动症的家庭心理治疗
早教几岁开始最好
“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
音乐与小宝宝
介绍老师爸爸的育儿心得
有的孩子为什么不敢走路
从宝宝行为看天赋
彩色环境有利孩子智力发育
研究发现头大的男孩更内向
如何激发宝宝欲望
婴儿的气质
胎教造就“语言神童”是忽悠
宝宝七种天赋自测方法
新生宝宝不可抱着睡
对待男女婴应区别语言
家长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专家解密:如何看待宝宝“性早熟
十一之后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
介绍六大育儿新知识
介绍妈妈的育儿经验
导致孩子低能的N个因素
从小缺乏母爱的孩子很可怜
教育孩子可以“偷偷懒”
打孩子屁股影响孩子智商
婴儿竟是世上最暴力的人?
三个小故事带你认识嫉妒宝宝
管教孩子应预防母爱被操控
专家答疑:如何培养宝宝自信心?
别让平板电脑伤害孩子的眼睛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造就聪明宝宝
教养宝宝的“雷区”
家长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
专家:让宝宝的好奇心飞一会!
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
喂奶方式影响孩子心理素质
宝宝从出生就开始学语法了?
您允许孩子“虚度光阴”吗?
宠却不惯,爱却不溺
专家:培养天才宝宝的建议
幼儿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介绍80后妈咪“孩奴悲喜录”
幸福家庭的孩子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