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宝宝完美口语训练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打造宝宝完美口语训练

打造宝宝完美口语训练

2015-11-17

父母需仔细聆听宝宝的每句语言

宝宝天天在说话!以为刚出生的小宝宝只会用哭和笑来表达喜怒哀乐?其实,他们也有很多话要说呢!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能听懂吗?来,静下心来,你听……

一、宝宝语言学习时程表

0~3个月

◆会用眼睛看着照顾者或他人。

◆听到声音(特别是说话的声音)时会安静下来。

◆会用微笑或咯咯声,响应他人的微笑或声音。

◆当疲倦、饥饿或疼痛时,会用不同的哭声表达情绪。

3~6个月

◆会注视他人的脸。

◆会寻找声音来源,当别人呼唤他的名字时会有反应。

◆能找出声音来源(如头转向音源/说话者)。

◆会发出咯咯声、咕噜咕噜的笑声。

6~9个月

◆会模仿发声,及模仿熟悉的动作与声音。

◆会用不同发音方式,表达不同情绪。

◆喜欢与大人玩互动游戏,对于较柔的说话声音也会有反应。

◆发出重复音节,会玩弄声音音调变化,发出许多类似成人语音的声音。

9~12个月

◆开始懂得吸引别人注意。

◆能清楚表达需求(如:挥手表示再见、摇头表示不要)。

◆会在对象与大人之间做出协调动作。

◆模仿新的声音或新的动作。

◆重复的儿语音节类型一致,音节发出听起来像第一个词汇。

12~18个月

◆出现单词的口语。

◆会使用仪式性语言(如:再见、嗨、谢谢)。

◆会发表意见,表达“不要”等反对、抗议的想法。

◆会用一些声音、肢体来获取注意。

◆认可:眼神接触、以声音回应、重复字眼。

18~24个月

◆大部分时候会选择用语言来与人沟通。

◆早期使用两个词的句子:一开始的组合方式,通常是以记忆中的形式呈现,并且可以在一两个情境中使用。

◆约到了24个月大时,组合句的变化较多,意义也较丰富。

◆到了第24个月,至少累积了50个字汇,且已经相当接近大人的行事。

24~36个月

◆出现简短会话。

◆会与人进行有目的对话。

◆一个人玩时也会说话,语言中富有想象力。

◆懂得描述细节,好让听者理解他的意思。

◆会表达情绪,使用一些字吸引他人注意。

◆了解两个步骤的简单指令。

36~48个月

◆听语能力进步,开始会从倾听中学习。

◆与人交谈时所使用的文法像大人。

◆会问问题,回答问题。

◆正确使用代名词:你、我、他。

◆使用语言跟别人一起制造假想情境。

二、语言能力启蒙小游戏

0~6个月

动动嘴,吹吹气

这阶段的游戏重点在于模仿,即训练口腔肌肉活动的游戏。妈妈可以利用脸部,做几个简单的口腔动作,让宝宝模仿:亲一下、张大嘴、伸一伸舌头,或是轻轻的吹气等,训练孩子口腔闭合的力量。

6~12个月

辨认图片

利用简单的童书、绘本,教导小孩认识常用的物品名称与身体部位。而与小孩对话时,说话速度尽量放慢,语调起伏丰富一点,并可搭配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吸引孩子目光,加深印象及理解。

1~2岁

动感之旅

藉由动作与触摸来诱发孩子的兴趣,促进他对身体部位的认识:摸鼻子、拍拍手,引导孩子跟着做。

寻寻觅觅

摆出娃娃、车子、杯子等物品,以口令方式,指挥孩子指认物品并拿起。待孩子熟悉物品名称后,可改让他自己选出物品,并鼓励他做出对该物品的认知动作:如飞机会飞高高,茶杯可以装水喝。

语句接龙

这是训练小孩说句子的能力。妈妈可以帮小孩延长句子,例如小孩说:妈妈,鞋鞋;妈妈可回应:妈妈帮你穿鞋。

2~3岁

传令兵游戏

在空旷房间内,父母各站一边,让孩子在中间传话。当妈妈附在孩子耳朵悄悄说:“我想吃糖果”,让孩子传话给爸爸;而爸爸接收到讯息后,大声说出答案。如果答案正确,这时可给一些贴纸当做奖励。待孩子上手后,可适时变化句子长度与丰富性,增加游戏复杂度。

开车游戏

将动作和语言结合,是这个阶段幼童的语言发展行为。可找一个大纸箱当车子,让小孩当司机,父母当乘客。父母亲可以塑造不同搭车情境,并适时加入“红灯停,绿灯行”的概念,增加游戏趣味性。

代名词游戏

此游戏不但能训练孩子使用代名词,还能训练小孩的听辨能力。由父母示范站中间蒙住眼睛,由环绕周围的游戏参与者,指定其中一人发出声音。发声完后,大家互换位置,让蒙眼者凭声音猜测发声者为何?游戏中可用问答的方式,猜的人问:“是你说的?”被指定的人可答:“是我说的”,或“不是我,是他说的”。

三、 打造宝宝完美口语训练

帮宝宝学说话

有些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强,有些孩子语言能力强。于是,有些孩子走路早,有些孩子说话早,但这些差异到孩子3岁半以后就基本抹平了,三岁半以后就看不出差异了。

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别的孩子的长处,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己孩子的很多能力是别的孩子所没有的。

幼儿语言能力的开发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要做到一下几点:

1、耐心。同样的词或句子每天多次重复,有时甚至重复上千次。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是通过成人在固定环境下用固定手势与固定发音的反复刺激而达到理解的。

2、信息量大。见什么说什么。虽然您的孩子现在也许不开口说话,但您要反复灌输并且范围广,有些孩子虽然不说但心里明白,他们口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声响是正在为说话做准备,一旦成熟,话就停不住了,所以只有让他们听到不同发音,他们才会模仿口部不同动作。

3、使用正确词汇。不要怕孩子不理解而改用孩子语言,对孩子来说,吃饭饭与吃饭的难度是完全相同的。双音字并非如您想象的那样给予发音辅导。孩子说双音字是因为他们最初接触的语言是以此开头,如爸爸,妈妈,不要让他们造成误解,所有的物品都是双音发出。

4、辅助以口部运动,多做舌头的振颤。及发不同的音节让孩子模仿。比方快速连续发“LU LU LU……”,“DA LI DA DA LI……”“BA LA BA LA……”“DE LE DE LE……”以此锻炼孩子舌头的灵活性,为以后开口做准备。

5、鼓励。对孩子的每一个新音节给予掌声与拥抱,让他知道表达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样他会勇于尝试。(虽然我打赌一至两年后您恨不能把他嘴巴缝起来。想想当年您的着急,以后孩子话多的时候,就开心一笑吧。)

6、对于两岁以上无法发音的孩子,建议增加吹泡泡的游戏,以增加肺活量和唇部用力。

每天从睁眼起,就不停地跟孩子保持交流说话,这是您教孩子说话的最好方法。

教宝宝说话的一些妙招

语言既是思维和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宝宝从出生起的三年内,大脑发育进步神速,其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能科学的促进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呢?下面的建议值得试一试:

尽早“对话”

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早甚至从一降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当然,这个对话更多是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用心地记录和分辨宝宝哭闹的类型(饿、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并予以相应的回应和满足。当然,这需要慢慢摸索,不必期望自己一下子就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如果宝宝对你的反应一时不理会,你可以耐心地等上一会儿或借助于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途径,使宝宝产生反应。此外,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的表达方式日趋丰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候模仿一下宝宝,它一定很开心。

只要我们满怀耐心和爱的关注,宝宝就会更自如、更固定的使用不同类型的方式和声音来传达不同的需求,从而和妈妈形成了一个初始的会话模式。这不仅是语言发展的高起点,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高起点。

使用“妈妈语”

生活中,对于呀呀学语的宝宝,妈妈(或其他家人)和宝宝说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说出或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是所谓的“妈妈语”。宝宝非常吃这一套,因为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气、高扬的声调和重复,是宝宝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学习语言。这不难理解,想像一下第一次和老外交流,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就知道了。

“妈妈语”也更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就会逐渐地安静下来,注视着妈妈,并通过“咿咿呀呀”的声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作回应。这种互动一方面是宝宝语言发育的上好土壤,一方面也利于增强亲子间的情感连结,促进亲子关系的顺利发展,为宝宝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做宝宝的“导游”

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莫名其妙,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好宝宝的“导游”,比如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他当前面对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对他说“宝宝在摇小铃铛”,“妈妈正给你换尿布呢”等。当宝宝开始离开妈妈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去看别人,看别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不要刻板的一定对孩子说我们想说的(如我们正在做的),而应该追随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看到的是叔叔”,“那是一棵大树”等。这样自然、亲切的语言“导游”,对提高孩子语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

成为“朗读者”

童书推广人阿甲丛女儿襁褓中开始为她读书,结果阅读成为父女俩特殊的心灵沟通的纽带;出版人路金波长期坚持给孩子阅读经典文学、不去给孩子说“袜袜、脚脚”等婴儿语,结果女儿两岁就说出“可是,我真的不是这样想的”这样的复句。很多优秀家庭的实践证明,坚持给孩子朗读、多给孩子讲故事,从一开始就让孩子接触优秀的汉语而不是传统中的婴儿语,宝宝的语言能力可以发展到让人惊喜的程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与“打造宝宝完美口语训练”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打造宝宝完美口语训练”还看
猜你喜欢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孩子“小气”怎么办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怎样让磨蹭BB乖乖上床睡觉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应对“踢被”小宝宝
宝宝当众哭闹聪明爸妈会冷处理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弱智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孩子对家长不必“言听计从”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看卡通助宝宝改变暴脾气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5招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小宝宝爱攻击人的六个原因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父母宠坏孩子的11个坏习惯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称赞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不能强硬压制孩子的倔脾气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