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淘小子家长们别掉以轻心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家有淘小子家长们别掉以轻心

家有淘小子家长们别掉以轻心

2015-11-13

一些家长,特别是一些祖父母们认为:爱动爱捣乱的孩子,说明身体健康,有精力,而且聪明。家长们有时忽略了,过度好动,淘气,可能是一种疾病。

我们家孩子是个“不识闲儿”

5岁的豆豆(化名)放暑假在家,妈妈觉得近两个月的时间,自己快要“累死了”。因为豆豆没有一会儿是“消停”的,在屋子里跳来跳去,而且,经常撞上柜子、门、椅子……常常从沙发上蹦到茶几上,再蹿到床上,于是,床又成了“蹦床”。家具经常被他弄坏。时常翻箱倒柜,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甚至是拔电源插座,扳倒开水瓶,导致经常受伤,搞得家里人不得安宁。豆豆的妈妈说:“这孩子从10个月就会走路了,从小就淘得不行,在家里横冲直撞。我们一说他,爷爷奶奶就拦着,总说‘孩子爱动说明他没病’。可是,我们现在觉得,他的乱动乱闹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了。”

父母还发现,孩子总是很冲动,有一点不如意就大吵大闹,而且,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他在幼儿园里也很难控制好自己,在课堂上经常打断老师讲话;他会在椅子上动个不停,直到椅子翻倒为止,经常对邻座小朋友“动手动脚”,或时常发出怪声,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时他会突然站起来,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排队等候或像其他小孩一样遵守纪律对豆豆来说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如果老师提出警告,他会无礼地反驳或根本不理睬老师的要求。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爷爷奶奶也总认为:“孩子小,难免淘气,大了就好了。”可是,豆豆的父母觉得再这样下去,孩子连上小学都会很困难。对于这个“淘小子”是好好管管呢,还是等再长大一点儿就自然好了呢?

专家支招:孩子太“淘”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天津宜童心理行为训练中心主任张原平告诉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淘气”应该全方面地考虑,不要把爱动、活泼的表现都定义为“多动症”。多动症的表现为:孩子过度躁动,就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一刻不停,并经常打翻东西,动作不协调。自控能力差,总是大喊大叫和哭闹,经常打人,不能和别人正常相处。只有出现了以上这些明显的特征,才说明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如果孩子只是喜欢运动、协调性也很好,孩子知道“累”,经常能变化游戏的方式和内容,特别是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那就说明孩子是正常的,只是需要在行为习惯上进行调整。

对于“淘”孩子,首先要进行行为管理,家长要定下行为的规范,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特别强调家庭成员的意见要统一,并对孩子进行“宣告”。其次,严格执行定下的规范,必要的时候家长态度要强硬,特别是孩子从事危险活动、破坏性活动、欺负别人时,家长一定要坚决制止,决不能让孩子觉得用哭闹或是撒娇就能解决。第三,就是孩子认真执行了行为规范时,应该给予奖励,表现特别好时可以给予物质上、兴趣满足上的奖励。孩子如果破坏了行为规范,就要给予适当的惩罚,比如静坐、剥夺一次看动画的时间等等,让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淘气的孩子不能过分约束,要看到孩子在游戏中的创造力,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及时引导,让孩子快乐并安全地成长。

对于确实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就需要专业机构的训练和矫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与“家有淘小子家长们别掉以轻心”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家有淘小子家长们别掉以轻心”还看
过犹不及:过度教育,你中枪了么
提高孩子情商的九大技巧
谜一样的情感解读1岁宝宝心理
宝宝认生并没错,作为家长应注意
别再追着喂饭让吃饭soeasy
猜你喜欢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孩子,宠或者不宠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面对危险,如何教孩子自救?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养“儿”育“女”一样吗?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