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生的孩子更聪明?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认生的孩子更聪明?

认生的孩子更聪明?

2015-11-13

认生的孩子更聪明,不少人如此评价。有些孩子如此,但不尽然。

认生是孩子心智发育到一定程度,有了明确的亲疏之分,对陌生人比较警觉的表现。当陌生人靠近时,孩子会显得不安。看到孩子如此,陌生人通常都会止步。如果对方无视孩子发出的信号,继续靠近,他会大声哭闹发出警告,以此吸引抚养人的关注,寻求保护。因此,孩子的认生行为可以防止陌生人靠近,是自我保护的手段。认生是人类婴幼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有其积极意义。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认生,与本能无关,是因为过于封闭的养育方式所致。

在认生这件事上,每个孩子的表现都不太一样。有的孩子认生严重,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有的孩子认生并不明显,稍微给点时间,他很快就与陌生人熟络起来。个别孩子则完全没有认生的表现。孩子之间的这种差异,和他的心智发育程度及气质类型有关,也与我们如何对待孩子的认生行为,以及我们的养育方式相关。孩子认生严重,无疑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但是,如果孩子过于自来熟,完全缺乏安全意识,我们的心里一样不踏实。因此,孩子进入陌生环境,遇到陌生人,知道保持适度的距离未必不是好事。

每个孩子认生的年龄都不一样,早的3个来月就开始,晚的可能要2岁左右甚至更晚才出现。孩子认生行为延续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延续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当发现孩子认生时,以什么样的方式应对,会直接影响孩子行为的走向。孩子早期的认生与本能关系更大些,一旦他接触陌生环境与陌生人多了,他认生的程度就会减弱,逐渐变得不再认生。如果孩子从认生跨越到不认生,又回到认生,陷入又一轮反复,需要怀疑是否教养方式存在问题,或者与孩子经受了某些刺激有关。比如,北方天气寒冷,孩子冬天很少出门,跟外界接触比较少,一个冬天下来,原本不认生的孩子也可能变得认生。或者孩子接触陌生环境与陌生人时,经受了某种刺激,有了一些恐惧的经历,他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也会变得比较抗拒。

不管怎么说,认生是很常见的一种行为,也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不需要为此焦虑。只要我们以恰当的方式应对,就可以帮助孩子更自如地面对外部世界。

我也曾经深受儿子认生困扰。第一次发现琛琛认生,是在他3个月的时候。眼看产假就要休完,我们赶紧把奶奶请过来帮忙。奶奶到家,已是晚上9点多。第一次见到长孙,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刚进门,奶奶就迫不及待凑过去看小孙子。没想到,小家伙一点儿不给面子,看着那张陌生的脸,立刻小嘴扁了扁,眉头皱了皱,随即大哭起来。弄得奶奶那个尴尬呀!

令人头痛的是,这才刚刚开始。到琛琛1岁多的时候,他的认生程度可谓登峰造极。别说外出跟人交流了,但凡家里来个人,从客人进门那一刻起,他就不停地哭,直到把人家哭得心神不宁,不得不讪讪离去,甚至走出老远,还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哭声。那个不依不饶的劲儿,吓得大家很长时间都不敢登门。

当发现孩子认生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大致有以下两种:一部分爸爸妈妈生怕孩子认生影响他融入环境的进程,因而内心焦虑,急于去改造孩子。结果,在孩子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当我们急切地催促他与其他人交往,反而会带给他压力,导致他更加惧怕。另一部分爸爸妈妈虽然不会急切地逼迫孩子与他人交流,但是心里也始终解不开这个担忧的结,每次孩子不与人打招呼,甚至干脆躲着人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很尴尬很无奈地来上一句:我们家孩子认生,不敢跟人打招呼。或者诸如此类的话。这种负面评价无形中又给了孩子更多负面的暗示,导致他认生更严重,更持久。

说实话,1岁多的琛琛严重认生,我也头痛过。那些日子,每次带琛琛外出,碰到小区里的同事、邻居,大家都会很热心地打招呼。而琛琛总是把头埋在我胸前喊:妈妈,走!离开对方,对认生的孩子来说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他这一点,创造机会与对方拉近距离呢?从此,每当有人见到琛琛认生,很自然地给他贴标签的时候,人家那句,哦,还认生呢?一出口,我会立刻作出回应:不是啦,琛琛想跟阿姨玩说再见的游戏呢。琛琛,跟阿姨说再见吧。每次我这么回应,小家伙就会立刻说再见。然后我抱着他离开,走几步,再回去:我们再跟阿姨玩再见的游戏吧。当然,为了不给孩子压力,我会有意站在离对方远一点儿的地方。保持安全距离,对缓解孩子的压力很有好处。很快,这个再见游戏消除了琛琛对陌生人的恐惧感,也带给了他很多乐趣,于是,他对其他人不再那么抗拒了。看时机成熟,下次再遇到他人的时候,我会把他抱得离对方更近一点儿,再近一点儿。就这样,我给了他时间与空间,他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一点点地接纳了对方,慢慢就不再认生了。

总结一下,孩子认生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做:

● 给自己一些心理疏导,告诉自己,这只是个阶段性的问题,无须焦虑,顺其自然就好。

● 不要因噎废食,而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接触陌生环境与陌生人。

● 不要给孩子贴认生的负面标签。当其他人给孩子贴认生标签时,转移话题,朝着更积极更正面的方向对其作出解释。

● 根据孩子的喜好与当时的情形创设一些游戏,通过游戏将孩子带入交流活动,帮助他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积累经验,学习交流技巧,化解交流的恐惧。

● 接近其他认生的孩子时,尽量保持远一点儿的距离,先试探性地跟对方交流,等他放松后,再逐渐靠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认生的孩子更聪明?”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认生的孩子更聪明?”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警惕5大"育儿真理"伤宝宝
聪明妈妈的4个育儿故事
帮孩子找适合的五类朋友
对付“磨人”宝宝四方法
2010年教子话题5宗“最”
春节拜年这样教BB不失礼!
从日本地震看日本防震教育
抓住BB"天性"教育事半功倍
有心父母留给孩子五大投资
教育孩子避免6种错误态度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孩子最大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请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怎么样帮宝宝克服夜间惊恐
宝宝的幸福来自妈妈的表扬
对宝宝进行成功"天才"教育
夸奖宝宝绝对避免的三误区
"冷暴力"家庭容易生弱智儿
让BB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
尹建莉:由药家鑫案看家庭教育
面对宝宝任性该如何处理
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
如何做孩子各阶段挫折教育
从出生开始养育快乐宝宝
如何改变宝宝的胆怯心理
因材施教英语不好也能教BB
让宝宝“爱”上打招呼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4件事
呵护创造力小妙招
8个关键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宝宝摔倒的5种心态
八招教孩子提高防范意识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5技巧
好家长的“十大习惯”
4大伤害别强迫孩子"分享"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己花钱!
孩子犯错,家长怎么应对?
生活小事折射的育儿大问题
"恐吓"会抹杀BB的快乐天性
母亲应给宝宝的“六大教育”
不要让孩子成为“两面派”
警惕!毁掉BB心理健康6因素
称赞就是"青霉素"忌滥用
八大箴言教你跳出教子怪圈
聪明父母绝不能犯五大禁忌
小心!这些话很伤害你宝宝
父母必知:亲子交流禁语
教育孩子哪些禁语要注意?
育儿成本都是“冤枉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