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表扬小技巧 避免负效应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掌握表扬小技巧 避免负效应

掌握表扬小技巧 避免负效应

2015-11-13

无疑,孩子需要表扬。但是过多、空泛而不准确的表扬,可能会带来各种负面效果。父母如果想检测自己的表扬是否恰当,只要观察孩子表现就能知道。

表现1:总是等待父母表扬

情景:可可妈妈对女儿常常表扬挂在嘴上,所以乐得可可每天就像只小喜鹊,不时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做了这个妈妈我又做了那个,然后期待着妈妈的夸奖。

分析:孩子已经对表扬之词产生了依赖,她做事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向妈妈邀功。如果妈妈有一次没有像往常那样对她赞扬有加,就会因此而失落。

提示:父母应该适当地压抑一下自己表扬的冲动,让表扬变得更加可贵。当宝宝第一次独立走路,第一次完整地背出一首唐诗,的确会让全家欢喜一番。但如果只是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譬如小便前会叫妈妈,或是平稳地从沙发着陆到地面,就不必兴师动众地夸奖或表扬了。

表现2:面对表扬流露失望

情景:妈妈对文文说:我们一起玩串珠子游戏,好吗?文文高兴极了:好!好!因为这是她最拿手的游戏。果然文文很快就串好了手中的那颗珠子。真棒呀,能那么快串好!然而文文却对妈妈的表扬流露出失落的表情。

分析:也许是妈妈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表扬并没有让孩子快乐。对孩子早就学会的串珠子,妈妈还显得很惊讶地夸奖他,孩子听后能不失望吗?

提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现有能力,以及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然后在一个相当的水准上评价孩子。需要记住的是,表扬要随着孩子的能力一起成长。

表现3:得到表扬却有压力

情景:小区里,妈妈当着其他妈妈的面,表扬悠悠吃饭不但不挑食,而且吃得很快。在旁的悠悠感到压力重重,因为他在幼儿园吃饭时总是拉在别的小朋友后面。

分析:妈妈的表扬可能不仅不准确,而且很夸张。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让他心情沉重。而且,妈妈还当着其他妈妈的面过分地表扬他,让他很反感,因为孩子已听出妈妈的话不是事实。

提示:具体、恰如其分并且举重若轻的表扬,反而会使孩子感到受肯定,又明白还要努力。同时还可以让他懂得适当的内敛和含蓄也是一种美。

表现4:听到表扬反而伤心

情景:那天早晨,妈妈想夸奖宁宁能自己穿衣服了,脱口说:谁说我们宁宁不会自己穿衣服?你看穿得多好啊!就是裤子前后穿反了,哈哈,拉链都跑到屁股上去了宁宁听后反而掉泪了。

分析:妈妈的表扬措辞有些问题,有些善意的玩笑,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这么小的孩子,最好给他明确的语言,到底哪些值得褒奖,而不是这种模棱两可的半夸奖半玩笑。

提示: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太纠缠于他的失误。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值得肯定,那些无伤大雅的细节就当没有看见。

表现5:接受表扬无动于衷

情景:苗苗只要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得到妈妈的表扬:真棒!以至于他对妈妈这句口头禅已无动于衷,没有任何激励作用。

分析:问题在于表扬太空泛,没有实际内容;其次,千篇一律的表扬,没有任何新意,自然孩子对它不会有感觉。

提示:表扬要多涉及细节,譬如对孩子说:瞧你画的月亮,边上还有一片云,真的很像夜晚的天空!这会让孩子从妈妈的表扬中了解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其次,要随时提高表扬的标准,更新内容,并用不同的方式对孩子加以赞许。

表扬小技巧

借助肢体语言:如4岁的孩子自己把玩具收进箱子里,在用语言表扬的同时,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后背或者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让孩子感觉父母的爱、赞许和鼓励。

用奖励代表扬:与其夸孩子画得好,不如把画贴在房门上。

表扬时找不足:为让表扬更客观,在表扬的同时,用最温和的语言给孩子再提个更好的建议,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提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掌握表扬小技巧 避免负效应”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掌握表扬小技巧 避免负效应”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孩子早教家庭需谨防四大误区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
看外国爸爸的哄孩子绝招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面对危险,如何教孩子自救?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养“儿”育“女”一样吗?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前龄前孩子敏感期你留意了吗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0-6岁宝宝的早教要点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