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2015-11-13

[导读]0至3岁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对一个人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生命的养育过程,需要心身同步,只是后者有时被家长忽略。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1

出生后第一年

对亲人情感是日后与人交往的基础

如果说子宫为一个人胚胎期身体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存活条件的话,那么母亲(抚养者)的怀抱就是其日后心理健康发展的温床。

出生后的第一年,乳儿对母亲绝对依赖。由此产生依恋的情感是其日后与人交往及情感发展的基础。

如果你留心观察4个月以上的乳儿,你会发现小家伙的目光能够追随着母亲,见到母亲时显得欢喜亢奋,肢体动作增多,面部还会露出微笑。6、7个月的乳儿渴望母亲的怀抱,身体接触时让他们显得舒适而安静。10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区分出谁是亲近的人,格外依恋母亲(或抚养者)。

宝宝依恋情感的形成有赖于同抚养者之间关系的性质和稳固的程度,这是宝宝最初的社会关系。依恋情感的满足使宝宝体验到安全,他们会表现得安静、快活,对外部世界饶有兴趣并跃跃欲试;反之则表现得焦躁不宁、孤僻发蔫、断断续续地哭闹。

与依恋相关的另一个方面是分离,哪怕是短暂的分离体验,也会让宝宝情绪反应强烈。

在未来的生命过程中,安全、稳定、信任、尊重、友好等积极情感,是孩子保持心身健康状态的基本保证。

好动的孩子

未来拥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孩子早期的心理发展主要借助于感知觉方面的发展。通常父母会把乳儿生活的小空间布置得五彩缤纷、悬挂上触手可及的玩具,感受到各种刺激的存在。

6个多月的乳儿背靠物体能坐稳,两只被“解放”出来的小手可以随意抓起身边的物品玩耍。8个月之后,乳儿开始学爬,能够自行移动身体使其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行动的自由度。

人类动作的发展有章可循,是依照从整体到分化的规律进行的:一方面是从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逐渐变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另一方面是动作从上至下,从抬头、端坐、站立以至行走。孩子的肢体运动始于躯体肌肉、四肢的运动,而后是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越来越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好动的孩子可以尝试到更多的探索和体验,未来拥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自我意识两种体现

反抗举动和有自己的主张

人类的站立和行走不用教,到了适当的月龄就能做到。但是精神层面上的站立不同,需要家长的帮助,那就是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和自由度。

在独立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出现反抗举动是很常见的。一个人成长中存在着很多内部冲突,但解决的“突破口”经常会选择反抗。我们不妨留心观察1岁多孩子玩耍时的情景,他(她)们在摆弄手中的玩具时,经常会出现迟疑、停顿、拆掉重来的动作,甚至有时表现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将怒气发泄在玩具上。

自我意识的另一种体现方式是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张。年轻的父母感觉宝宝凡事闹着“自己来”,也不管是否行得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一反抗期”。当然,宝宝还小,体现独立性把握不好就变成了任性;任性是执意坚持不合理的要求,是独立性的一种畸形表现。3岁之前,孩子身上的独立性和任性“共存”。

父母们要教宝宝建立行为准则,具体包括:养成定时进食、定点排便的良好习惯,模仿成人学习礼貌称呼,并且还要感受、体验、控制各种不同情绪。总之,宝宝开始行走在天生秉性和规矩约束之间——自由和约束、随意与守规,执拗和依从,控制和被控制,一切与成长有关的教育由此拉开了大幕。

合群玩耍

小小“活动家”形成社会交往雏形

3岁是孩子们开始合群玩耍的年龄,由独自活动开始转向社会性活动——从独自玩耍转向寻找伙伴,形成宝宝社会交往的雏形。

有的宝宝很容易进入群体,主动接近小伙伴,玩耍得很开心。而有些宝宝会表现出害羞或回避,总是站在边上看,或者要求家长和自己一同参与。

游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懂得支配、合作、取悦、迁就、示弱、妥协、谦让、交换等各种交往技巧,维系着自己和周围小伙伴的关系,而被孤立、被欺负等交往挫折带来的体验会让孩子们异常伤心。父母需要敏锐地觉察孩子是否有此类情绪状态,恰到好处地为孩子们的交往提供机会。

人最初与外界交往获得的感觉,有可能或隐或现地贯穿一生。人生重要的、影响健康的感觉,是亲密感(为人所喜爱)、安全感(与外部的稳定关系)、价值感(有意义、被需要)、自我肯定感(我好、我能行)。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需要学习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孩子夯实心身健康的“地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十二星座宝宝的性格抢先看
正确看待两岁孩子的占有欲
父母常“嗯啊”孩子学话快
依恋: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
宝宝为啥常说别人听不懂的话
独处,宝宝自我发展的好时机
宝宝为啥比同龄孩子说话晚?
帮孩子合理宣泄情绪三方法
五招轻松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孩子的情绪发展到较为复杂的情感
说话晚的孩子智力有问题?
怎么让“小气”宝宝变大方?
妈妈如何跟幼儿交朋友
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
宝宝为什么会怕“生”
三招让宝贝不怕生
如何帮助发音不准的宝宝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
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宝宝的行为发展过程很神奇
孩子的重复罗嗦预示着什么?(图
过度的焦虑对宝宝影响深远
14个月宝宝的情绪发展笔记
幼儿的语言学习从一岁开始
如何和宝宝交心?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宝宝哭时要不要去抱
怎么办,我家宝宝怕理发
如何帮助宝宝面对恐惧?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按摩有助控制孩子行为
女儿“叛逆期”爸妈各显神通
让宝宝不再和父母唱反调
1岁孩子也能听懂妈妈的话
儿化语不利于宝宝语言发展
近两成儿童有心理行为问题
教育孩子绝对不能用“吓唬”
重新培养孩子的“认同感”
宝宝无聊的五种表现
投掷游戏改善宝宝怕生
宝宝独自玩耍好处多
别让圣诞老人吓到孩子
六招让宝宝不再“害羞”
16-18个月的宝宝爱观察
培养孩子“自助入睡”好习惯
如何“修理”爱动手的宝宝
左撇子宝宝易出现心理问题
男宝爱摸妈妈的咪咪怎办?
培养宝宝独处的9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