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2015-11-13

【导读】世界上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那么新奇,在这些“未知”事物面前,孩子会产生种种不安全感。于此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们会表现得更为“疑神疑鬼”。

进入幼儿期,世界上的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那么新奇,在这些“未知”事物面前,孩子会产生种种不安全感,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于此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们会表现得更为“疑神疑鬼”。

幼儿表现出来的胆小,即是幼儿拥有理性、潜力和自我保护、自我调适能力的证明。从某个角度上讲,这也是孩子想象力的发展,父母对此无须过分担忧。

胆小不是基因在作怪

虽然许多数据表明,通常女性比男性的胆子小。但研究也同时证明,胆小并非天生如此。

很多时候,女性胆小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不少妈妈的胆小是被家人允许和“鼓励”的。当妈妈毫无顾虑地表现出胆小,就会被孩子们敏感地捕捉到,并且进行学习和模仿,就会转变成为他们行为倾向的一部分。因此,父母要树立勇敢大方的好榜样,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焦虑、恐惧的情绪。

哪些举动让宝贝变胆小

后天的胆小是怎么“养”成的呢?有些父母也许并不知道,孩子胆小的性格有相当一部分是受到了父母行为态度的感染而形成的。

●父母的过度保护

担心孩子磕着、摔着,总是会把孩子带在身边,寸步不离。觉得孩子无法独立处理事情,就干脆一手包办,使孩子从小形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和被保护意识。

长此以往,孩子习惯于被父母安排,对新事物没有好奇心,同时也体验不到新事物带来的生活经验。当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新事物时,就只好用胆小、畏缩来表示内心的恐慌。

●不恰当的暗示

父母习惯把自己觉得可怕的东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灌输给孩子不良的暗示,比如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父母惊慌失措地抱着孩子,嘴里说着“别怕、别怕”;在找到迷失方向的孩子后,父母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痛哭流涕……这都会让孩子从父母惊恐的行为中体会到刚刚面临事情的可怕,导致他日后对某些事和物产生莫名的恐慌感。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很多父母都会告诫孩子的话,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和陌生的孩子或者成人接触的时候,父母总会十分警觉,挡在孩子的前面,做孩子的“代言人”。由于没有适宜的交往方式,加上对陌生人和群体的不适应,渐渐地,孩子失去了与人交流的技巧和观察能力,就会怯生,怕在众人面前讲话,性格也变得胆小怯懦。

●吓唬孩子

为了让孩子听话,有的父母常会用吓唬的办法让孩子听话,例如“你要是再不乖,大灰狼、大老虎就要来吃掉你”、“别闹了,再闹就叫警察叔叔来抓你。”这些恐吓的话语都会给孩子留下错误的概念,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可怕的阴影。

●心情急切

有的父母性情急躁,不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强行让孩子面对新事物、新环境,强迫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当面说孩子胆小怕羞,结果反而加重孩子的内心体验,欲速则不达,孩子更加紧张焦虑。

●生气嘲笑

“这有什么可怕的?真是个胆小鬼!”这话足以让已经产生害怕情绪的孩子,更加不敢释放自己的恐惧,压抑反而使自己的情绪受到更大伤害。

6招方法练练“胆”

1.多带孩子接触外界

很多胆小怕羞的孩子都是出门较少,不常见生人、不常与小朋友玩耍,而大胆大方的孩子一般都是接触外界机会多,见多识广。所以,不要让孩子总是呆在屋里不出门,出门之后不要过度保护,要让孩子多与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众人面前敢于表达自己,这是纠正孩子胆小害怕的最好方法。

2.通过提高认知克服胆怯心理

3岁以上的孩子想象力,如果听了、看了较多吓人的故事,会因为产生联想而害怕,尤其是3~4岁的小朋友容易把想象的事物与真实的事物混淆在一起,父母要经常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这是真的、那是假的,假的不用怕,通过提高认知的办法克服恐惧心理。

3.有选择地引导孩子观看影视作品

即使是儿童影视作品,也偶尔会出现一些厮杀、爆炸、血腥等恐怖场面,如经常在黑夜出现的蒙面人、妖魔鬼怪等,都会给孩子造成“黑夜有魔鬼”、“黑暗很可怕”的错误暗示,有的孩子因此害怕黑夜,不敢一个人呆着。因此,要有选择地引导孩子收看影视作品,不要让孩子看恐怖片。

4.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消除畏惧

4岁以上的孩子自尊心增强了,有些害怕来源于因经验和技能不足导致的失败,所以,父母既不能跟孩子一样在意得失成败,又不能让孩子感觉父母太不在意自己的失败体验。可以鼓励孩子倾诉,把关注点放在事件发生的情境上,而不是责怪孩子的害羞行为上,尽可能地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来,从中了解孩子遇到的具体困难是什么,然后指导孩子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对一个具体事物的畏惧也就随之消失了。

5.不要让孩子太依赖成人

众所周知,包办代替会导致孩子依赖成人,结果不但懒于动手,还懒于面对困难与挑战,成为造成孩子胆小畏惧的重要原因。所以,父母要放手孩子做自己的事情,遇到难题也未必完全帮助孩子解决,给孩子留出一定的适应空间和锻炼能力;千万不要总是迁就孩子,否则孩子的年龄长大了、个子长高了,但心理承受能力却仍然很弱小。

6.对害羞的孩子要特别有耐心

害羞具有一定的天性,有的孩子总是比别的孩子更害羞胆小些,不是父母能“扳过来”的,尽可能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克服胆怯,不要急着要求孩子采取行动克服胆怯。在希望孩子有明显改善之前,先给他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休整时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与“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儿童语言教育之“双语教育”
爷爷奶奶抚养孩子的11个提醒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自信乐观的孩子
打造适合孩子的家庭游戏环境
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早期教育应注重的三事项
激发兴趣才能让孩子专注
一定要告诉孩子的6个大道理
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你知道吗?按年龄段管教孩子的最
培养宝宝学习能力
少儿心理启发
你知道吗?允许孩子自由地去“吃
你知道吗?家长如何指导亲子阅读
你知道吗?父母溺爱孩子的表现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让孩子失去自信的原因
引导孩子正确交友
8大战术让孩子不再任性
你知道吗?小朋友独立性培养
你知道吗?从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
注意:家庭中的礼仪教育
这样做让孩子“爱”上洗手
你知道吗?如何帮孩子克服妒忌?
不同年龄孩子的童书选择要点
你知道吗?不要恐吓孩子
贪玩的孩子智商高
因为我们的“无知”影响孩子的健
你知道吗?七大秘诀让孩子爱吃蔬
培养让孩子受益的学习习惯
把孩子变成财富
6种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孩子乐观性格的方法
你知道吗?让孩子更聪明的5种运
你知道吗?孩子心灵健康五元素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请让孩子担负自己的人生
如何满足孩子的愿望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
聪明孩子有8种智力0—6岁是发
你知道吗?四种心理导致孩子不愿
教孩子有教养,有气质
用爱教会孩子爱
爱孩子要智爱
怎样不让孩子迷恋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