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2015-11-13

【导读】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70岁的话,请你把人生1/7的时间用在孩子身上。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如果一个人的寿命是70岁的话,请你把人生1/7的时间用在孩子身上。

请把人生1/7的时间给孩子

未成年人童年时期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和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所以,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出现对自己的仇视目光时(多为青春期)开始恐惧,开始寻找解释:“我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变成了这样?”当父母发出这种疑问时,似乎孩子不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

其实,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情感问题,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幼年,从其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释。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个大房间,房间内有两个铁架子,一个铁架子是光秃秃、没有任何装饰物的,另一个铁架上缠满了绒布形似一只母猩猩,大房间的地上还有很多吃的、玩的物品。

然后,心理学家开始观察小猩猩首先会去吃呢?玩呢?还是要母猩猩呢?结果,心理学家发现,小猩猩面对陌生的房间会恐惧地叫上几声,然后就会爬上模拟的母猩猩架上,紧紧地抱住“妈妈”。只有在非常饥饿的时候,小猩猩才肯从“妈妈”身上下来,吃点儿东西后又会迅速爬上去,紧紧抱住那只毛绒绒的“母猩猩”。

这一实验证明:对于幼小的动物来说,第一需要是食物,紧接着的需要就是对熟悉的抚养人的依恋。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时,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如果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所以,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应该保证1~2个固定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这种“依恋人”(一般是孩子在饥饿和困乏时急于见到的人)为何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因为,只有建立了幼儿对抚养人的依恋,才能在幼儿与抚养人中间建立起一种叫做“心理上的依赖关系”。这种含有感情成分的心理依赖关系会使儿童自觉自愿地接受抚养人在管教和观念方面的影响。

如果,这一“依恋人”在孩子10岁左右离开儿童(如去世),那么,儿童就会出现心理依恋的丧失。这时,即使新的抚养人出现,也难以建立同前类依恋相同的心理关系。

另外,如果人在生命的初期根本没有形成过这种心理依恋关系,这种人的心理异常发展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这种人容易出现冷漠、拒之他人、无情残酷等表现。这种人,智力发展可能完全正常。但是,社会性发展,如与他人交往、关心他人等性格方面容易出现异常现象。

犯罪心理学研究发现:许多杀人恶魔,其冷酷无情的心态往往源于他们在幼年时就没有过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对象”,或者是因为他在10岁前后曾失去“心理依恋对象”。

鉴此,我想告诉所有年轻的母亲:你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智商和情商主要取决于母亲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奥巴马教子五大锦囊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动起来一起来玩趣味游戏
该花多少时间来陪BB?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家长“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惩罚孩子要掌握的智慧
适合23-24个月宝宝的游戏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多多写信给妹妹暖心解释中秋来源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让孩子成为左右脑并重的人
玩游戏父母参与才有内涵
孩子智力的八次飞跃有哪些?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适合21-22个月宝宝的游戏
孩子到底能不能“一心二用”?
幼儿眼中的动画世界
早教早得太离谱宝宝会糊涂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教育孩子千万别大声打骂
家庭才是早教最重要的课堂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适合17-18个月宝宝的游戏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认识愤怒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早期教育让孩子“学”什么?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19~24个月:平衡能力更加好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小宝宝迷上电脑怎么办?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专家释疑家长的早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