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

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

2015-11-12

导 读:宝宝爬行时,左右肢体交替轮流运动的冲动通过脑桥交叉,从而整个大脑都在活动,特别是可以锻炼小脑的平衡能力,并且运用手眼脚协调,促进粗细动作技巧,将来有助于书写、阅读和运动技能;爬行必须统合感官信息和手眼脚配合,才能了解周遭环境和前进。

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1

●孩子不爬怨家长

“孩子刚过一岁生日,已经学走路了,前天带孩子去体检,一切正常,但因为实际上,现在的城市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与陈女士的宝宝一样,在发育过程当中没有经历过“爬行”,就直接开始学走路了。“城市家庭一般房间狭小,很多宝宝都只能在床上活动。”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再加上很多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担心在地上爬“太凉”或“太脏”或是磕碰着,没有刻意让宝宝学过爬,还有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老是让孩子坐进学步车中,让他们自己学习走路,宝宝根本没有学习爬行的机会。“健康的宝宝只要经 过训练都能独立爬行,有的孩子不会爬,是家长有意无意间剥夺了宝宝学爬的机会。”朱晓华说。

“孩子不会爬,我被医生吵了一顿,回来后心里特难受。”5月15日,读者陈女士给记者打来了电话,她说她的女儿一直很健康,各项发育指标都正常,虽然也听老人说“三翻六坐九爬”的说法,但她认为这些宝宝“技能”都应该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自然学会的,所以并没有在意过宝宝会不会爬,“长大了不就自然会爬了嘛”,但她却没想到儿童保健科的医生会因此而批评她。“现在的孩子都不会爬。”“女孩一般都不会爬就直接学走路。”

●爬行促进脑部发育

“虽然没有数据表明经历过爬的孩子一定比没有经历过的孩子聪明,但爬能促进宝宝脑部发育已被医学界公认。”郑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晓燕说,爬行训练可以加强前庭与感觉系统的统合,使身体感觉灵活,促进脑的发育。

朱晓华介绍,宝宝爬行时,左右肢体交替轮流运动的冲动通过脑桥交叉,从而整个大脑都在活动,特别是可以锻炼小脑的平衡能力,并且运用手眼脚协调,促进粗细动作技巧,将来有助于书写、阅读和运动技能;爬行必须统合感官信息和手眼脚配合,才能了解周遭环境和前进,这些刺激可发展幼儿的空间概念及距离感,幼儿也可借爬行知道身处何处,以及如何避开障碍物;爬行增进了母子交流,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爬行使宝宝能随自己的意志移动身体,加大了接触面,扩大了宝宝认识世界的范围,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思维和记忆的训练。

另外,宝宝在爬行时,头颈仰起,胸腹抬高,靠四肢交替轮流抬起,协调地使身体负重,从而锻炼了胸腹、腰背、四肢等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因此,爬行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健体活动,并且为宝宝的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

●宝宝学爬要点提示

“从医学的观点而言,只要宝宝的其他发育并未落后,就说明宝宝是正常、健康的。”朱晓华说,但是如果父母已经知道爬行对宝宝的好处如此之多,就不可能再被动地等待了,应该积极地、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会爬行。

朱晓华说,首先要给宝宝开辟一个适合“摸、爬、滚、打”的场地,这个地点当然不能是狭小的床,而应该是一大片铺有地毯或软垫、除去所有危险物品的空间。在帮助宝宝练习爬行时,先让宝宝趴下,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家长把宝宝的腿轻轻变弯放在他肚子下面;在宝宝的面前,放一些会动的、有趣的、色彩鲜艳的玩具,引逗他爬行。

“有些宝宝一开始会出现倒爬现象,家长可以用手在宝宝脚掌上轻轻推一把,帮助宝宝理解如何向前运动。”王晓燕说,有的宝宝爬行时腹部无法离地,家长可用毛巾提起宝宝腹部,让他练习手膝爬行,待宝宝四肢肌肉结实,能支撑身体重量时就能渐渐学会爬了。

至于宝宝爬行的姿势,在爬行初期都不是很协调,如踮着脚爬、匍匐爬、横着爬、拖着一条腿侧身爬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肌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有所提高之后,动作会变得比较标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与“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还看
5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孩子口若悬河家长头疼不已
逗孩子最危险的10个方式
“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BB“淘气”受好奇心支配
猜你喜欢
父母要谨防早教“跑偏”
三步骤让任性孩子变乖
宝宝学爬行你需要知道的5个问题
破解宝宝的8种难搞行为
儿时常被体罚心理易扭曲
如何教孩子抗拒诱惑
为胆小害羞的宝宝“壮胆”
婴儿心理特点
父母过度关切孩子不善交往
婴儿"偏心"怎么回事
心理发育过程
新生儿的心理卫生
开启宝宝社交能力的5个策略
妙招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
越出格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家长应该让孩子“先爬后走”
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现及引导
如何与家里的犟孩子好好相处?
教给孩子交朋友的7大秘诀
孩子怕生的主要原因
巧施妙招让你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
7招培养孩子乐观开朗性格
幼儿学乐器多大最合适?
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
如何对付幼儿三大常见情绪
可培养宝宝自控力的四类游戏
孩子闹脾气父母如何应对
让孩子克服怯生的游戏
亲子不应忽略“心理抚养”
对待闹脾气宝宝的策略
美国父母这样培养BB幽默感
宝宝六个月大可以学什么?
颜色喜好可预测孩子性格
家长如何矫正孩子的任性?
婴儿情绪,家长你知道多少?
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办?
宝宝健康心理家长须注意8个“不
宝宝逆反心理的处理方法
每天给孩子三个拥抱
绝不能迁就宝宝的4种坏习惯
请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必知:7个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家长如何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
1-3岁宝宝的人际交往特征
父母该怎样对待幼儿教育?
孩子恋上父母的床是妈妈的错
英国:母亲童年经历影响孩子智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缓解叛逆期亲子冲突
父母离家早孩子心理健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