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2015-11-12

妈妈生下宝宝后就把他交给爷爷奶奶飞往美国。爷爷奶奶就这一个宝宝,真不知该如何爱才让儿子媳妇放心。孩子吃喝拉撒玩,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三岁了,身体长得挺结实,真招人喜欢,一个人玩得很自在,不过就是不太喜欢说话。妈妈从美国回来看孩子,宝宝不认识妈妈,也不喊"妈妈",而且也不要妈妈。妈妈发现奇怪的是孩子除了喃喃自言自语外,很少与人说话,他要做什么,他的眼神,他的举止,爷爷奶奶一看就知道,孩子未张口,一切都办好了。可见爷爷奶奶养这孩子真是费了不少心血,下了真功夫,对得起远在海外的儿子媳妇。但几天下来,妈妈越看越不对劲,儿子对她老是不理不睬,整天呆在家里也不想出去玩,更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总觉得宝宝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心理上一定有问题。于是带着宝宝到儿童医院看心理医生,大夫了解情况后说,这孩子患有自闭症。

我的儿子怎么患有自闭症呢?妈妈百思不得其解。"我们虽不在宝宝身边,但孩子有爷爷奶奶的精心照料和呵护,比一般孩子生活得更好,这究竟为何?"大夫说问题就出在爷爷奶奶对宝宝的疼爱太过分了。过去孩子患有自闭症大都是由于父母对孩子关心太少,孩子缺乏父爱母爱的亲子关系,导致自闭症。但是若孩子照顾得太周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连吃饭穿衣都是大人包了,孩子不必说话,不必动身,大人就满足了他的一切要求,这样孩子也就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和交往能力。若孩子不愿说话和不愿意与别的孩子玩时,没有及时引起大人的关注,时间一长,就渐渐形成自我封闭。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心疼孩子,看到孩子将手指向一物品,就立即拿给他,甚至孩子的目光落到哪儿,家长就立即将东西拿过来,这样其实抑制了孩子的正常成长。过分满足孩子,使孩子既不需要动手,也不需要动口,慢慢孩子会感觉什么都不必做,不用说话就能满足需求,没有语言刺激,没有语言交流,就失去了对语言的敏感,逐渐就会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父母和孩子的看护者在带孩子的时候要多与孩子互动,发展他的多种能力:

当幼小的孩子将手伸向某件东西时,大人应告诉他所指的东西是什么,再问他要这个干什么,如孩子手要拿笔时,大人要说"这是笔,用来写字的"。并握着孩子的小手,在纸上写字或画画。

1到2岁之间的孩子是语言形成的最好时机,最渴望得到启发式教育,父母应想尽办法刺激孩子的语言。像唱儿歌,学动物声音等吸引孩子注意,多给孩子一些语言的刺激,相互交流,孩子的语言天赋才能被激活。

若发现孩子不说话、很少说话或说话不清晰,不要认为孩子小,还没到开"金口"的时间,就马马虎虎。一定要带他去看医生,查明到底是何原因,及早发现问题会容易治好身体或心理方面的问题。

领着孩子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他们在一起玩游戏、玩具和合作能够刺激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智力发展和社交技能发展。

适当的户外活动,让宝宝认识大世界,不单是增加知识,而且使孩子心情舒畅,学习与人交往的知识。有的父母,尤其是老人,总是怕外面的世界,一天到晚把孩子关在家里,这种过分保护容易使孩子走向自我封闭。

若早期发现孩子真患有自闭症(非先天性),就要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有耐心的练习,一般都会取得一定的实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奶爸心声:BB的天赋就是玩
孩子学习艺术的4大误区
越早会撒谎执行力越强
切忌:这些育儿“高频率语句”
育儿课堂:少夸孩子你真棒
切勿盲目跟风早教时尚
父母是孩子未来的设计师
中国宝宝最欠缺的早教是什么?
学才艺,好奇和热情最重要
情绪管理优质父母的第一堂课
别陷入这3个早教误区
智力,在宝宝的指尖上跳舞
让孩子“窒息”的三种爱
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要温和对待孩子大声尖叫
全职奶爸“炮轰”天价早教!
镜子镜子谁是最可爱的宝宝?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
一父亲的独门育儿经
人前教子不利孩子自尊心
新生儿太听话有可能智力低下
五种“特色妈妈”千万不要做!
新生儿该多抱还是多躺躺?
中国孩子最常见的13种烦恼
家庭游戏中的感统训练
让宝宝更好的独坐和扶站
看看你的宝宝是不是超常儿童?
宝宝双语教育的4大误区
解读儿童学习动力消退的原因
有一种伤害叫“无微不至”
咀嚼训练游戏:吃硬东西
注意!五种亲子关系害苦孩子
“太吵”的玩具让孩子变笨
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
李开复:“给家长的育儿妙方”
3岁男孩只喜欢妈妈正常吗
周末请让你的孩子喘口气儿
冷嘲热讽比打孩子更暴力
国外大亨对孩子的“苛求”
80后父母多陷养育焦虑
常打孩子阻碍儿童智商发展
教育孩子的2大难点
教育孩子的6种错误态度
教育孩子也得学点辩证法
完美父母容易教出自卑孩子
激励让孩子更优秀
“穷养儿,富养女”OUT了吗?
父母容易误解孩子的几个细节
当着孩子面能不能吵架?
别让夫妻教养不同调伤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