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2015-11-12

一头飘逸长发,却是一位叔叔;留着短短的板寸头,竟然是一位娇媚的阿姨。姐姐们喜欢穿黑衣,哥哥们常常穿着红衣招摇过市。

成人的世界充满着多元,穿衣打扮更是没有一定之规。这一切,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可在2岁孩子眼里,却是令他们迷惑不解的事情。

2岁孩子的世界简单而单纯,对性别的认识更是如此:

* 以物件辨性别。他只知道某些东西是属于男性的,某些物品只能是女性的。譬如,他能分辨出领带是爸爸用的,而唇膏是妈妈用的。黑色的大皮鞋是爸爸的,漂亮的高跟鞋和裙子是妈妈的。

* 他可以正确告诉别人“我是男孩子”或者“我是女孩子”。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转述”,因为爸爸妈妈告诉他(她)“你是男(女)孩子”。

* 能对图片照片上的性别形象进行归类,会把男性图片照片放在一起,女性图片照片放归一处。但是,这些图片照片人物形象的性别特征必须是明确而明显的,女性有长发或有辫子,男性则是短发等。

* 他只能根据个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判断一个人的性别。遇见瘦弱的男性同时留有长发,他很有可能会搞不清楚状况,称呼“阿姨”;而身材高大的女性万一留着短发,他说不定又会混淆男女。

* 不能理解社会对不同性别角色的不同要求。比如,父亲作为男性,为人遇事要有担当、宽容大度、勇敢无畏;母亲作为女性,应该温柔可亲、耐心细致。

2岁孩子对性别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的、标签化的。2岁孩子的性别意识需要爸爸妈妈的教导,至6岁左右大多数孩子应该确立初步的正确的性别意识:

——能正确区分个体的不同性别。

——认可不同性别及其相应的社会角色。

——能正确对待自身的性别。

这3点对于孩子今后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性别意识发生错乱和障碍,很可能会混淆生物学上的性别,或者不接受、认可自己的生物性别,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异性癖”、“恋物癖”等,要求外科手术来改变自己性别就是其中的极端例子。

爸爸妈妈怎么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是真理。孩子是在和爸爸妈妈的交往相处中,对爸爸妈妈行为的模仿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的。

* 不能随意改变孩子的外在形象,“反性别”装扮后患无穷

有这样的习俗,如果男孩体弱多病,要把他装扮成女孩来抚养;有些爸爸妈妈不满意孩子的性别,或者仅仅是一时好玩,随意改变孩子的性别装扮:给男孩系蝴蝶结、穿裙子,把女孩弄成“假小子”。这些都属于父母的不恰当行为。

孩子对于自己性别的认知完全来自于父母的引导。爸爸妈妈无意的差错,可能会形成孩子的误解,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模糊认识,形成“爸爸妈妈喜欢男生,男生比女生好”的想法。

* 父母注意自己的装束打扮,给孩子提供好的模仿

爸爸妈妈的装扮和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性别的认知。如果女孩有一头漂亮的长发,经常穿公主裙,妈妈却总是板寸头和工装裤,女孩很可能会对女性形象产生迷糊,进而怀疑大人对她“你是女孩”的教导。

同样,爸爸人高马大,却从不干家里的体力活、脏活和重活,若想教导儿子“你是男子汉”、“男生是家里的顶梁柱”,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 不要简单呵斥孩子的窥视行为

有时,爸爸妈妈上厕所或洗澡时,孩子会偷偷溜进来看几眼。不要大惊小怪、急于遮掩,甚至责骂孩子是“流氓”。孩子只是好奇,想观察爸爸妈妈的身体,大人坦然的态度和冷处理会让孩子淡然此事,大人反应过激恰恰会强化孩子的好奇。他或者好奇于你的夸张表情,或者满足于你的惊慌失措,以后一再做出这样的行为。

有一些幼儿园和托儿所,不分男女厕所,男孩女孩一起上厕所。这不见得是坏事。男女同上一个厕所,孩子们能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对男女的性别差异和不同的生殖器官有一定的认识,促进他们的性别认知。

* 要避免另一个极端——将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完全对立起来,形成刻板的男性或女性形象

在人们的习惯印象中,女孩应该乖巧、听话,性格最好是文静的;而男孩则是调皮、勇敢的,性格应该是坚强的。玩“过家家”成了女孩的专用游戏,而“警察抓小偷”则是男孩的专利。可是,谁规定警察一定是男生?又有谁规定家务一定归女孩做?

另外,给女孩买洋娃娃,给男孩买玩具枪,这样的观念也落伍了。游戏不该有刻板的性别形象,那么“女警察”拿上枪,“男主人”抱一抱娃娃,也完全是正常的。

给孩子适当的评价

孩子的品质跟他的个性特点和性别没有关系,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将个体的品质、个性特点与性别等同起来。

“你胆子这么小,将来怎么做男子汉啊?!”

“你这么顽皮,哪里像女孩子,就是个男孩!”

“你走路这么慢,不要这么娘娘腔好不好?!”

大人这样的判断和责骂,并不能改变孩子的个性特点,反而会让孩子深受打击。不恰当的评价,对于引导孩子建立的性别意识,只会起到负面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男孩具有细心、耐心、谨慎等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女性气质,女孩具有勇敢、坚强、果断等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男性气质,绝非坏事。将来孩子踏上社会,男孩在工作中除了有责任感、坚强、果断之外,还能细心、耐心、谨慎;女孩在人生道路上除了一贯的温柔善良之外,还能勇敢、坚强、果断。这些都是优秀的难能可贵的品质,跟男女性别没有任何关系,爸爸妈妈千万不必耿耿于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帮2岁宝宝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还看
如何缓解孩子叛逆心理
五招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
爸妈需要警惕孩子的五种性格偏向
如何使孩子在九大敏感期顺利成长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猜你喜欢
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梦想不是一份不及格的答卷
怎样打消孩子的“虚荣心”
如何表扬我们的宝宝?
妈妈必知的男孩成长秘籍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宝宝到底都怕些什么?
父亲抑郁会传染给小孩
名人爸与"小情人"的那点事
女儿太"臭美"我要怎么办?
好习惯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国外家长如何对待宝宝任性
培养孩子规则习惯的七方法
7个游戏让孩子爱上大自然
孩子盲目"听话"成"庸才"
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
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
娃模仿小燕子上吊身亡
父母的情绪失控伤害孩子
让孩子保持高分的秘诀
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
美日韩家庭惩罚孩子的艺术
亲近大自然能使宝宝变聪明
母亲应给宝宝“六大教育”
大人抑郁孩子更抑郁
父母20个坏习惯影响BB一生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
妈妈8行为夺走BB幸福
感悟:我们希望儿童成为谁
与"犟孩子"相处3妙招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0-4岁宝宝成长20个里程碑
别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
如何让孩子提高自我价值感
家中电器的33条安全法则
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
透视幼儿教育“富贵化”
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爱的阳光
让我们这样对孩子表达爱
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恋人
爸爸影响女儿择偶标准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爱美妈给1岁女儿做双眼皮
聪明应答宝宝的“钱问题”
妈妈幸福了孩子才幸福
父母怎样教孩子学理财?
状元妈妈谈育子的经验
教育的价值是激活学生梦想
怎样提高宝宝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