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

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

2015-11-12

老人家都说小宝宝的手指头上是有蜜的,我家的宝宝果真就是这样。小手吃得可起劲了,把他一只手拿下来另一只又塞进去了,还吸得啧啧作响,特别有滋有味。宝宝为何爱吃小手?这是个让众多爸爸妈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让他吃吧,一是担心不卫生,二是担心会对宝宝将来牙齿的发育有影响。可这个给宝宝带来快乐的习惯,纠正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宝宝的“手指棒棒糖”需要戒掉吗?怎么戒?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据调查研究显示,1岁6个月的宝宝中,有19.2%的宝宝有吃手的习惯;3岁宝宝中,有10%的宝宝仍爱吃手;而3岁6个月的宝宝中,保留吃手习惯的比例下降至7.8%。看来吃手的习惯在宝宝当中还真是个普遍现象。

指导专家

章殷捷(省新华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

俞银娟(省立同德医院妇产科护士长)

2岁以上的宝宝应当慢慢戒掉“手指棒棒糖”

频繁吃手易使宝宝留下齿型后遗症

两岁以下的宝宝偶尔地啃啃脚丫子,吮吸小手,妈妈们不用为此太担心。因为,这时宝宝的牙齿发育不会受此影响。宝宝在5~6月的时候长的是虚牙,吃吃小手磨磨牙床并没有什么坏处。但两岁以上的宝宝若已经将吃手作为一种习惯,则易造成宝宝的手指脱皮、肿胀、甚至感染。同时,也会引起宝宝出牙时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闭合不良等情况。例如,若3~4岁的宝宝过度地吃手,就有可能导致恒齿的齿型缺陷,长出龅牙的比例也更高。

为了宝宝将来容貌的美观,妈妈们应当多加留意,耐心地纠正宝宝吃手的习惯。但是当宝宝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或是有某些疾病时,也会喜欢吃手,例如缺锌的宝宝喜欢咬手指甲。若出现这类情况,妈妈们就应当带宝宝去医院看看,请医生来评估宝宝的营养是否全面了。

吃手习惯不利于宝宝个性发展

如果宝宝在两周岁后依然对吃手乐此不疲并愈演愈烈的话,妈妈们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宝宝的早期诱导教育方面做得不够。爸爸妈妈应该从自身上找找原因,自己是否对宝宝要求太高了?对宝宝太严厉或是与宝宝相处的时间不够,使得宝宝缺少关爱?有关调查显示,缺少亲人关爱和心灵上慰藉不够的宝宝易养成吃手、吮手习惯,若长期得不到正确引导则会影响宝宝将来个性的发展。因此,爸爸妈妈们应多花点时间和宝宝沟通,和宝宝一起玩玩具或是陪宝宝聊聊天、讲讲故事,适当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给宝宝更多的爱。多搂抱、多接触和多按摩宝宝能带给宝宝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帮助宝宝逐渐建立自信,消除敏感心理。此外,当宝宝开始长牙时,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准备磨牙饼干或是牙胶,让宝宝的小嘴里有个东西在,作为小手的替代品。妈妈们也可以给晚上睡觉也喜欢啃手指的宝宝套个手套,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咬伤自己的小手。

总结: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心和耐心。因为宝宝也有逆反心理,强行阻止宝宝的吃手习惯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强化这一行为。在给予宝宝关爱的同时,爸爸妈妈应让宝宝明白小手除了吃之外还有更多的用途,多多鼓励宝宝探索小手的技能,鼓励他去触摸,去探索和去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

2岁以下的宝宝吃手爸爸妈妈不用担心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人世,外物对宝宝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初到人世的宝宝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大脑的定位系统尚不成熟。因此,把手放在嘴里吃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宝宝再长大一些,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功能也开始显现了。2~3个月后的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他往往会挥舞着他的手臂和这件大“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吃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宝宝长到2~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很多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咬着小手睡觉。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并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在宝宝吃手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强制性的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阴影。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宝宝的行为受到强制约束、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的话,当他长大后将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男孩易具有暴力倾向,女孩则会更爱说闲话,讽刺挖苦人。

总结:两周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没有必要去阻止它。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大部分是一种一贯性的行为,长大后也不大会养成吃手的习惯。爸爸妈妈要做的只是经常帮宝宝洗手,保持宝宝的手部卫生,以防细菌入侵引起宝宝的胃肠道感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与“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帮助宝宝戒掉“手指棒棒糖””还看
猜你喜欢
中国土著屠呦呦问鼎诺奖:教育是
家长哄宝宝的几种危险方式
品格胜于知识,德商教育促宝宝幸
彩色环境有利孩子智力发育
新生儿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射
iPad不宜做幼儿玩具
三个小故事带你认识嫉妒宝宝
小妙招让宝宝爱上白开水
宝宝说“不”该纠正还是保护?
培养交际达人——人际关系敏感期
宝宝不合作,或与你的言行有关
别再指责轩轩——聊聊婚姻敏感期
不同性情的孩子有不同带养技巧
养育孩子切忌越俎代庖
靠手温增减衣服不科学
睡眠对宝宝发育有何影响
教孩子走路的7种游戏
如何让宝宝肌肤水当当?
防宝宝踢被子小妙招
戳中泪点!医生儿子写作文称“连
爸爸去哪儿爸爸类型大分析你是哪
宝宝撕书,聪明妈妈有办法
2岁以下最好不要喝鲜奶
宝宝各年龄段要接受的独立训练
“斗妈”灵感源自心灵伤害
如何避免孩子的起床气?
宝宝打嗝应该如何处理
输赢不在“起跑线”
适合宝宝的经典音乐宝妈们收货啦
摇小编对话夏克立:我是小公主夏
父母切忌居高临下的爱
宝宝睡觉惊跳的原因
天气骤冷如何助宝宝温暖过冬
3种妈妈易致孩子性格缺陷
家有萌宝爱化妆,怎么破?
如何给孩子营造舒适的成长环境
那些不靠谱的育儿理念,你中了几
尴尬的幸福,女儿扬言要嫁爸爸
儿童多动症的家庭心理治疗
宝宝看电视上瘾,怎么破?
美国孩子必须学习的礼貌礼节
喂奶方式影响孩子心理素质
提高宝宝温差适应能力的十条
气质培养,让孩子优雅起来!
严格家教对孩子好还是不好?
一哭就抱的孩子很难带?
世界各国溺爱孩子排行榜
家长烦心事孩子到底该不该早早上
如何给宝宝正确止咳
消化能力的泥状辅食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