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2015-11-12

小嘴一瘪,脸一拉宝宝要发脾气了?!他们可不管这是在家还是在公共场合,不高兴就一定要表现出来!一个发着脾气又哭又闹的宝宝有时候真的会让妈妈和周围人抓狂,如何安抚孩子突如其来的哭闹呢?看看我们的发脾气全攻略吧,爸爸妈妈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场景1:购物中心摊牌

发生地点:购物中心,玩具店,超市等。

直接起因:劳累,行动受限制,有明确的物质愿望没能得到满足。

年龄层次:从18个月到6岁,尤以2~3岁的幼儿居多。

典型征兆:坐在购物车中焦躁地不停扭动,要求玩具或者甜食等。

个案描述:

金薇饱受此类孩子暂时性发脾气之苦。她告诉我们,最近在一家商场购物时,她2岁的女儿坐在购物车里突然开始不停地扭动。当我试图阻止她爬出来时,她就开始大声哭闹。此时旁边的一位妇女非常气愤地对我说:你怎么这样带孩子!? 金薇试图向这位陌生人解释,她这样做是为帮助孩子克服暂时性发脾气,然而这位妇女显然不能理解这样让孩子哭泣,并且不让她爬出来的虐待行为能有什么用。我真想痛哭一场,觉得自己实在不是个称职的母亲,金薇说。

预防和处理方法:

分散注意力:幼儿对于大人做鬼脸以及幼儿园老师教的童谣有很好的反应能力,可以试着用这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可以拿出一根香蕉或者苹果什么的。

远离旁人压力:每次购物时留意商场提供的特别服务处,这样在突发事件临头时,你就可以从容地把购物车推到服务处寄存,然后到人少的地方去处理你的问题了。

忽略旁观者:把精力集中在你的孩子身上。毕竟让你的孩子能从中了解并记住什么要比旁人说些什么更重要。

检讨自己的情绪:如果你在超市里塞车或者排队结账时不停咒骂、着急上火的话,想想坐在车里的小家伙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随时提醒自己孩子在不停地变化:或许上个月时你的宝宝还非常乐意坐在购物车里,但这个月时,如果你依然让他老实坐下,他就会大发雷霆。独立性会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慢慢增强,即使是对于只有3岁大的小家伙也是如此。比较好的预防办法是在他愿意拉着你的手或者扶着购物车的情况下,允许他自己下地走。

场景2:疼痛的哭闹

发生地点:医务所,医院等。

直接起因:让人不安的治疗经验,吓人的医疗器械和空气中的味道,狭窄的治疗室。

年龄层次:18个月~6岁

典型征兆:不停踢腿,手来回抓划;号啕大哭或者尖叫。

个案描述:

事情的起因是:当3岁的小女孩蓓蓓不得不去医院时,她的妈妈爸爸正在上班,所以只好由祖母带她到医院。这时一个护士过来说治疗室比较小,要求祖母暂时先出去,而蓓蓓此时明显有些紧张了。过了一会儿,医生出来,他告诉祖母这个小家伙实在太紧张了,无法作任何检查,于是孩子的祖母被重新请回来,蓓蓓看到祖母后很快就乖乖坐好了,并且表现得非常合作。

预防和处理方法:

让孩子知道该知道的就够了:如果坦白地告诉孩子他会被带去看医生,并且很可能会挨上一针,会让孩子更加紧张。

带上一个娃娃或者小熊:在医生检查前,请求医生首先在娃娃身上做出示范,从检查耳朵一直到示范注射。

轻松愉快地交谈:用轻快的语调告诉孩子一些医学的小常识,但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引起紧张的部分,比如手术、注射等等。你们也可以干脆聊点别的什么。

场景3:游戏中的突发事件

发生地点:游戏场所,运动场等。

直接起因:与特定的伙伴分享玩具;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竞技类游戏。

年龄层次:3~6岁,当小孩子变得越来越喜欢扎堆儿之后。

典型征兆:对游戏的兴趣开始显着下降;从小伙伴身边抢夺玩具,扔掉玩具,摔打玩具,推搡伙伴等。

个案描述:

贾明曾经看到她3岁大的儿子因为在一次丢包的游戏中输给比他大的孩子而大发脾气,不停地哭闹。当时我确实感到非常惊讶,但仔细想来这的确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表现:他们希望赢得比赛,成为最棒的,希望事情能按照他们自己的愿望发展,也就是希望拥有支配性。

预防和处理方法:

评估娱乐场地:要仔细观察娱乐场地提供的活动内容、场地大小以及游戏的频率(节奏)是否与你的孩子所喜爱的一致。

预防打斗:如果你的孩子很在意某些玩具,比如当有其他小朋友要求分享这些玩具,你的小孩会表现得非常不高兴,甚至大发雷霆时,应在下次出来玩儿时避免带出此类玩具。另一方面,你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小孩与别人分享玩具。这其实不难做到,你只需在发现他与别人分享玩具后,对他的态度额外好些就可以了。

制定有益的规则:推荐一种有趣的游戏规则,非常有利于消除孩子不愿与人分享的习惯与孩子约定轮流拿玩具,每次大家一起数到20,玩具就换个人来拿。

当局势升温时,做个主动的人:有时父母在处理孩子们的冲突时会显得手足无措,尤其是当对方的父母也出现在面前时。此时总要有一个首先站出来解决问题的人,如果你希望对方发言的话,或许大人和孩子们都要等上很长时间才能让局势重新受控。

及时叫暂停:当一些小口角发生时,你可以及时叫暂停,吃块点心或是喝点水什么的,然后再让孩子们继续玩儿。通常这样做之后,会让本来可能失控的情绪平复下来。

场景4:痛苦的离别

发生地点:幼儿园(非全托),小阿姨或者长辈身边。

直接起因:与父母分开前的焦躁情绪。

年龄层次:18个月~5岁,尤其多见于婴幼儿生长的关键阶段。

典型征兆:在你出门前,孩子抱住你,大声尖叫、哭泣。

个案描述:

我家小阿姨总在下午过来陪小伟,小伟看上去也很喜欢她。可是一天下午,小伟突然明确地说要和妈妈一起玩。我告诉他我要上班,就匆忙出门了。结果,这导致了一场小型风暴。我回来时,家里已经乱成一团糟,小伟哭得眼睛肿了,嗓子也哑了。

预防和处理方法:

给孩子准备一些有你的特征的东西:一个有你的气味的枕套,或者有你相片的小相框,让他可以随身携带。

出声表扬昨晚照顾过孩子的小阿姨:尽早让他明白替代妈妈的人也是很好的人,有助于减少孩子离开妈妈时的焦虑。

让参与照顾孩子的人更多地介入生活细节:比如,孩子喜欢吃自己妈妈同样做法的早餐,这让他们感觉是在自己家中。

说完再见后,立刻离开:你的犹豫、不忍心会增添孩子的焦躁情绪。

场景5:睡觉时间到了综合症

发生地点:卧室。

直接起因:疲乏(闹觉),被打断,却又不愿错过新鲜的事情。

年龄层次:14个月~5岁,因为过于疲乏而出现此类症状。

典型征兆:焦躁不安,打呵欠,不厌其烦地揉眼睛,并不愿躺下。

个案描述:

我们深夜2:00才到家,但18个月大的莉莉看上去还是挺精神的。可是当我匆忙带她去睡觉时,莉莉却大声哭闹起来。我不停地哄她,大概有45分钟吧,还是不见起色。最终,我放弃了,把她按到床上和我躺在一起,然后,不顾她大声叫嚷,对她说:妈妈已经很累了,晚安。但这句话引起了更加强烈地反抗。

预防和处理方法:

制定睡觉时间表:这需要长期坚持。另外,别指望孩子会在你接电话时自觉入睡,所以,还是让自动应答机处理来电吧。

提前声明会很有效:比如看完这个动画片,然后我们就去洗澡或者让我们最后看3个小故事然后就关灯等等。

制定优质睡眠奖励计划(适合3岁以上的幼儿):规定当你的孩子按时睡觉若干次后,就奖励带他去公园玩。

强制方式:这是最后的办法。把他放到床上,然后关灯关门,任其哭闹,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很可能会因为疲乏而入睡。如果5分钟后还没有入睡,则应走到床边小声安慰,然后再离开,这次坚持10分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还看
婴儿每天“散步”好处多
让BB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多动症的儿童大脑更辛苦
脾气坏的孩子智商更高?
2岁前是改善儿童贫血的关键时期
猜你喜欢
盘点流行“磨难教育”的6个欧美
12星座宝宝性格大揭秘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00条经典儿童谜语,值得收藏
丰富声音对开发智力意义巨大
手指锻炼提高婴儿智力
原来宝宝“乱扔东西”是可以长知
小编说早教:我从哪里来?--性
给有男宝宝家庭的私人订制
宝宝爱打人,教你6招轻松搞定
让宝宝独睡3个误区父母要小心
【成长故事】穷人妈妈是怎样维护
1
快乐阅读现在开始
带给宝宝一生健康的神奇胎教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
婴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买什么样的书给宝宝阅读
怎么给宝宝挑选合适的图画书呢
品格胜于知识德商教育促宝宝幸福
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
远离这8个伤害孩子的生活隐患
我爱涂鸦——别错过宝宝的绘画敏
5步骤让孩子成为“礼貌好宝宝”
孩子心目中的好书
一出生学游泳有助提高智商
增强好奇心8招给宝宝添乐趣
管孩子只要60秒就搞定!
孕妇该如何抚摸肚子
请在孩子面前收起你的无知
亲子阅读"三步曲"
孩子让你丢脸时,请淡定面对!
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的环境
胎教:这些误区你闯了吗?
让宝宝爱上阅读(下)
怎样鼓励孩子读书
小编说早教:妈妈不懂我—审美敏
宝宝这些坏习惯其实不用改
哪些孩子智商高?
当BB吮手指上瘾如何戒掉坏毛病
健康·养生:初生BB性格见微知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
胎儿听觉开始发育时的胎教?
五月初五和宝宝一起玩转端午
【图书推荐】长颈鹿不会跳舞
孩子不听话背后有“隐情”
母亲,是我的第一个美学老师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外国妈妈这么办
让婴儿尽早露出小手有利智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