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

2015-11-12

小嘴一瘪,脸一拉宝宝要发脾气了?!他们可不管这是在家还是在公共场合,不高兴就一定要表现出来!一个发着脾气又哭又闹的宝宝有时候真的会让妈妈和周围人抓狂,如何安抚孩子突如其来的哭闹呢?看看我们的发脾气全攻略吧,爸爸妈妈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场景1:购物中心摊牌

发生地点:购物中心,玩具店,超市等。

直接起因:劳累,行动受限制,有明确的物质愿望没能得到满足。

年龄层次:从18个月到6岁,尤以2~3岁的幼儿居多。

典型征兆:坐在购物车中焦躁地不停扭动,要求玩具或者甜食等。

个案描述:

金薇饱受此类孩子暂时性发脾气之苦。她告诉我们,最近在一家商场购物时,她2岁的女儿坐在购物车里突然开始不停地扭动。当我试图阻止她爬出来时,她就开始大声哭闹。此时旁边的一位妇女非常气愤地对我说:你怎么这样带孩子!? 金薇试图向这位陌生人解释,她这样做是为帮助孩子克服暂时性发脾气,然而这位妇女显然不能理解这样让孩子哭泣,并且不让她爬出来的虐待行为能有什么用。我真想痛哭一场,觉得自己实在不是个称职的母亲,金薇说。

预防和处理方法:

分散注意力:幼儿对于大人做鬼脸以及幼儿园老师教的童谣有很好的反应能力,可以试着用这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可以拿出一根香蕉或者苹果什么的。

远离旁人压力:每次购物时留意商场提供的特别服务处,这样在突发事件临头时,你就可以从容地把购物车推到服务处寄存,然后到人少的地方去处理你的问题了。

忽略旁观者:把精力集中在你的孩子身上。毕竟让你的孩子能从中了解并记住什么要比旁人说些什么更重要。

检讨自己的情绪:如果你在超市里塞车或者排队结账时不停咒骂、着急上火的话,想想坐在车里的小家伙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随时提醒自己孩子在不停地变化:或许上个月时你的宝宝还非常乐意坐在购物车里,但这个月时,如果你依然让他老实坐下,他就会大发雷霆。独立性会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而慢慢增强,即使是对于只有3岁大的小家伙也是如此。比较好的预防办法是在他愿意拉着你的手或者扶着购物车的情况下,允许他自己下地走。

场景2:疼痛的哭闹

发生地点:医务所,医院等。

直接起因:让人不安的治疗经验,吓人的医疗器械和空气中的味道,狭窄的治疗室。

年龄层次:18个月~6岁

典型征兆:不停踢腿,手来回抓划;号啕大哭或者尖叫。

个案描述:

事情的起因是:当3岁的小女孩蓓蓓不得不去医院时,她的妈妈爸爸正在上班,所以只好由祖母带她到医院。这时一个护士过来说治疗室比较小,要求祖母暂时先出去,而蓓蓓此时明显有些紧张了。过了一会儿,医生出来,他告诉祖母这个小家伙实在太紧张了,无法作任何检查,于是孩子的祖母被重新请回来,蓓蓓看到祖母后很快就乖乖坐好了,并且表现得非常合作。

预防和处理方法:

让孩子知道该知道的就够了:如果坦白地告诉孩子他会被带去看医生,并且很可能会挨上一针,会让孩子更加紧张。

带上一个娃娃或者小熊:在医生检查前,请求医生首先在娃娃身上做出示范,从检查耳朵一直到示范注射。

轻松愉快地交谈:用轻快的语调告诉孩子一些医学的小常识,但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引起紧张的部分,比如手术、注射等等。你们也可以干脆聊点别的什么。

场景3:游戏中的突发事件

发生地点:游戏场所,运动场等。

直接起因:与特定的伙伴分享玩具;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竞技类游戏。

年龄层次:3~6岁,当小孩子变得越来越喜欢扎堆儿之后。

典型征兆:对游戏的兴趣开始显着下降;从小伙伴身边抢夺玩具,扔掉玩具,摔打玩具,推搡伙伴等。

个案描述:

贾明曾经看到她3岁大的儿子因为在一次丢包的游戏中输给比他大的孩子而大发脾气,不停地哭闹。当时我确实感到非常惊讶,但仔细想来这的确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典型表现:他们希望赢得比赛,成为最棒的,希望事情能按照他们自己的愿望发展,也就是希望拥有支配性。

预防和处理方法:

评估娱乐场地:要仔细观察娱乐场地提供的活动内容、场地大小以及游戏的频率(节奏)是否与你的孩子所喜爱的一致。

预防打斗:如果你的孩子很在意某些玩具,比如当有其他小朋友要求分享这些玩具,你的小孩会表现得非常不高兴,甚至大发雷霆时,应在下次出来玩儿时避免带出此类玩具。另一方面,你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小孩与别人分享玩具。这其实不难做到,你只需在发现他与别人分享玩具后,对他的态度额外好些就可以了。

制定有益的规则:推荐一种有趣的游戏规则,非常有利于消除孩子不愿与人分享的习惯与孩子约定轮流拿玩具,每次大家一起数到20,玩具就换个人来拿。

当局势升温时,做个主动的人:有时父母在处理孩子们的冲突时会显得手足无措,尤其是当对方的父母也出现在面前时。此时总要有一个首先站出来解决问题的人,如果你希望对方发言的话,或许大人和孩子们都要等上很长时间才能让局势重新受控。

及时叫暂停:当一些小口角发生时,你可以及时叫暂停,吃块点心或是喝点水什么的,然后再让孩子们继续玩儿。通常这样做之后,会让本来可能失控的情绪平复下来。

场景4:痛苦的离别

发生地点:幼儿园(非全托),小阿姨或者长辈身边。

直接起因:与父母分开前的焦躁情绪。

年龄层次:18个月~5岁,尤其多见于婴幼儿生长的关键阶段。

典型征兆:在你出门前,孩子抱住你,大声尖叫、哭泣。

个案描述:

我家小阿姨总在下午过来陪小伟,小伟看上去也很喜欢她。可是一天下午,小伟突然明确地说要和妈妈一起玩。我告诉他我要上班,就匆忙出门了。结果,这导致了一场小型风暴。我回来时,家里已经乱成一团糟,小伟哭得眼睛肿了,嗓子也哑了。

预防和处理方法:

给孩子准备一些有你的特征的东西:一个有你的气味的枕套,或者有你相片的小相框,让他可以随身携带。

出声表扬昨晚照顾过孩子的小阿姨:尽早让他明白替代妈妈的人也是很好的人,有助于减少孩子离开妈妈时的焦虑。

让参与照顾孩子的人更多地介入生活细节:比如,孩子喜欢吃自己妈妈同样做法的早餐,这让他们感觉是在自己家中。

说完再见后,立刻离开:你的犹豫、不忍心会增添孩子的焦躁情绪。

场景5:睡觉时间到了综合症

发生地点:卧室。

直接起因:疲乏(闹觉),被打断,却又不愿错过新鲜的事情。

年龄层次:14个月~5岁,因为过于疲乏而出现此类症状。

典型征兆:焦躁不安,打呵欠,不厌其烦地揉眼睛,并不愿躺下。

个案描述:

我们深夜2:00才到家,但18个月大的莉莉看上去还是挺精神的。可是当我匆忙带她去睡觉时,莉莉却大声哭闹起来。我不停地哄她,大概有45分钟吧,还是不见起色。最终,我放弃了,把她按到床上和我躺在一起,然后,不顾她大声叫嚷,对她说:妈妈已经很累了,晚安。但这句话引起了更加强烈地反抗。

预防和处理方法:

制定睡觉时间表:这需要长期坚持。另外,别指望孩子会在你接电话时自觉入睡,所以,还是让自动应答机处理来电吧。

提前声明会很有效:比如看完这个动画片,然后我们就去洗澡或者让我们最后看3个小故事然后就关灯等等。

制定优质睡眠奖励计划(适合3岁以上的幼儿):规定当你的孩子按时睡觉若干次后,就奖励带他去公园玩。

强制方式:这是最后的办法。把他放到床上,然后关灯关门,任其哭闹,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很可能会因为疲乏而入睡。如果5分钟后还没有入睡,则应走到床边小声安慰,然后再离开,这次坚持10分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对付“哭闹大王”妈妈妙招”还看
猜你喜欢
妈咪要学会的给宝宝剪指甲的方法
宝宝口疮的简易疗法
宝宝长牙期该注意的10件事
冬天怎么带宝宝晒太阳
早教收费昂贵缺少监管霸王条款欺
如何教幼儿识字
宝宝“便事”为何多烦恼
冬季干燥婴幼儿皮肤易受打击
如何给孩子挑合适的书
你家的婴儿床也有这些隐患吗?
父母该给低龄宝宝选择的书
冬天宝宝慎用羽绒被和电热毯
解析新生儿表情“暗语”
8步让宝宝冬季洗澡不受冻
孩子喝水要讲究科学
宝宝异物入眼的应对措施
宝宝鼻子不通气了怎么办?
别把宝宝鼻炎当小病
宝宝不宜多喝益生菌饮品
民间妙法巧治宝宝感冒
宝宝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儿童感冒多是抵抗力下降
让孩子爱上白开水的方法
阅读早教有窍门
冬季当心婴幼儿肺炎
宝宝患感冒的五个典型误区
让宝宝温暖过冬的实用建议
勿小儿急性喉炎当感冒
宝宝冬天穿太多易中暑
预防儿童肥胖的3个关键时期
新手爸妈育儿六件蠢事以后别再犯
冬季小儿感冒两种炎症的防治
7大指甲现象揭示幼儿缺啥?
在阅读中激发宝宝的四大才能
衣食住行巧安排宝宝好过冬
引导宝宝阅读的正确方法
给宝宝选枕头常见误区
美国:多阅读的宝宝聪明
六个育儿坏习惯新妈不可有
哪些方法提高小儿免疫力
幼儿早期阅读不能光看不听
如何科学有计划安排宝宝作息
早期教育对孩子有多重要?
新妈妈如何和宝宝玩耍
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很关键
睡前10分钟亲子共读
宝宝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过敏宝宝巧护理
妈妈如何让宝宝运动
宝宝用痱子粉避免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