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爬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

爬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

2015-11-11

据说,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儿期不会正常爬行或爬行障碍,可能会导致大脑的某些功能不协调或不完善,并引起感觉统合失调症。可是桐桐都18个多月了,却仍然不会爬。这件事一度让我耿耿于怀,并因此多次受到善意的提醒:

你要训练她呀!

每当这时,我只有苦笑。我何尝没有训练过呢,各种办法都试了,现在也经常试,小家伙就是不配合,一让她爬她就罢工,那痛苦的表情,让人看了心疼,久而久之便放弃了。

打电话问桐桐外婆怎么办。桐桐外婆说:你们几个小时候也都不会爬啊,都是会走路之后再慢慢会爬的。

难道不会爬也遗传?我将信将疑,同时有点儿隐隐约约的不甘心,倒不是因为不会爬这件事本身,而是听得太多关于爬之于智力发展的重要言论了,担心桐桐的心理发展会受到影响。

不过,我也偶尔心存一丝侥幸,据桐桐外婆说,我小时候也不会爬,不是也没有傻掉吗?相反,读书读到博士,至少不应该算智商太低吧!突然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便开始留意这类资料了,果然很快就发现有说法提到有的孩子就是天生不会爬,真是大感安慰,遂趁热打铁,进一步查了相关资料。于是有了更大的发现,那就是虽然爬行的好处多多,但不会爬的负面影响却显然被夸大了。

爬行不是必经阶段

有研究者称,虽然大多数宝宝都会经历爬这个阶段,但爬行并不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爬行是宝宝从会坐到会站、会走的一个过渡动作,也就是说,爬行是宝宝站、走的准备动作,而如果有的宝宝并不经历爬的阶段就直接学会站和走,妈妈也不必为此担心。

不会爬就走的宝宝越来越多

随着城市住房空间越来越拥挤,孩子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受局限,孩子不会爬就走的比例日渐增加。上海市人口与发展中心在母婴健康社区进行的调研中显示,不会爬就会走的幼儿比例高达244%。

有的宝宝天生不喜欢爬行

有位日本专家说过,有部分孩子天生就是讨厌俯卧和爬行,无论你如何去逗引,他都不为所动,强迫的结果是,你一让他俯卧他就大哭不止、情绪激烈。这位专家的结论是,创造环境就好,趴着玩玩也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结果并不重要,也没有研究发现不会爬的孩子的发展比会爬的孩子落后。

不会爬的坏处并非像担心的那么大

一个17个月宝宝的妈妈曾经就孩子不会爬一事咨询儿科专家郑玉巧老师,担心孩子的发展会因此受到影响,郑玉巧的回复中有这样几句话:

多爬对宝宝有好处,宝宝不爱爬,对宝宝也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多坏处。每个孩子都是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发展,宝宝先走后爬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摘自《郑玉巧育儿经(幼儿卷)》

还有一则资料讲到:爬对孩子的协调能力、空间位置、定向能力都有帮助。如果没有经过爬的阶段,孩子今后的协调性就可能会差一些。比如有的孩子上幼儿园、上学后,写字歪歪扭扭,不会跳绳,拍皮球也拍不好,这就是协调能力、平衡能力比较差的表现。当然,也并不是说没有经过爬的孩子协调性就一定不如会爬的孩子,有的孩子因为遗传等原因,确实就是不爬,那也没有关系。

有个教育专业的妈妈还给我提供了这样一则信息:日本有个高级住宅区,里面的孩子基本都不会爬,因为家庭的教养方式,在讲究整洁的日本家庭,爬行是不被允许的。但是最后这些孩子在智力、动作各发面也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不同的教养方式会造成宝宝在动作发展方面的不同需求,宝宝不是机器人,没有程序顺序,只要合适的都可以自由发展。

由此看来,只要孩子不拒绝,家长当然有义务帮助孩子学习爬行,但如果孩子真是彻底拒绝爬行,家长也不要太担心。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孩子可能只是比别人爬得晚一点儿而已;另一方面,爬行的功效也不是市面上宣传的那么大,如果真的担心,平时多带孩子做些感统训练就行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与“爬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爬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胜任”还看
孩子为什么顶嘴
宝宝爱捡脏东西吃怎么办
宝宝不爱喝水怎么办
宝宝爱打人的原因
哪种孩子的性格容易成功
猜你喜欢
“不要碰”事关礼貌
孩子感冒急需个性化护理
学习八种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0~2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三件礼物
让早期阅读有成效的6原则
不要违背孩子的“时间表”
三成父母陪孩子时间没1小时
家长对发烧的11个误解
测试轻松鉴别宝宝“对眼儿”
宝宝爬行的作用
这是海底世界
四游戏帮助孩子提升平衡力
教你治疗宝宝脱水的小妙招
令人惊讶的新生儿原始反射
孩子的教育首先从母亲开始
冬季不宜给小宝宝穿开裆裤
父母要懂得教育布白艺术
父母应更加重视生活式早教
警惕“幼儿教育少了阳刚气”
家长态度建构子女世界
这是爸爸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1-3岁宝宝各阶段发育特点
孩子自信心建立关键在妈妈
宝宝洗手除菌最好选择肥皂
照料新生儿20个贴心做法
聪明父母惩罚孩子的学问
姜片煮水给孩子泡脚治鼻塞
抓好孩子的零岁教育
怎样帮助BB区分“我你他”
3要点助你选择家庭早教套装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父母需掌握哪些教育智慧?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
为何宝宝需要光线充足的房间
如何判断宝贝体重是否达标?
做好家长的四十条建议
7月13日:降临人间
宝宝转奶的原则和方法
呵护小宝宝眼睛的五大行动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用爱心呵护孩子们成长
怎样与固执的孩子沟通
培养逻辑思维塑造天才宝宝
自由的早教让孩子轻松成长
让宝宝拥有健康头发四妙招
一岁半前BB能力和猩猩差不多
给孩子选塑料拼图别太鲜艳
迎接孩子的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