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

2015-11-09

春节实际上就是分享快乐的节日,小宝宝却偏偏小气,舍不得分享美食,玩具抱得紧紧的、坚决不给小朋友玩,就连妈妈的怀抱都要独占,吝啬之举,情何以堪?怎样面对宝宝不愿分享的局面呢?

一、影响宝宝分享的四大因素

三岁前的宝宝不愿意分享,主要原因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生活经验有关有限,宝宝学会分享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日常生活经验少,分享意识不到位

孩子不愿意分享,与日常生活经验较少密切相关。三岁以下的孩子知道分享食物,食物就会被吃掉、不可能再还原了,误以为分享玩具也是一样,自己就失去了对玩具的控制权。孩子还不能做到完全平等、自愿地、非功利性与人共享资源,孩子以为应该先分给自己、确保自己有一份、分给自己多的、大的、好的那一份,会把自己多余的、不喜欢的、不需要的分给别人;分享的时候会以交换为条件,渴望得到成人的表扬。

◎心理发展水平有限,分享对象有选择

与小朋友相比,孩子与成人分享行为更多,其中与家里人分享比与外面人分享更多;与陌生小朋友相比,孩子与熟悉的小朋友分享更多;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比上幼儿园以前分享行为更多;与男孩子相比,女孩子分享行为更多;与新颖玩具相比,孩子更愿意分享普通玩具;孩子的分享观念水平比分享行为水平更高;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与教育引导下,孩子的分享观念与行为都显著提高。

◎成人逗孩子不得当,分享意识被误导

小孩子惹人喜爱,很多成人都喜欢逗孩子,但是逗乐不当会误导孩子。有的成人提出要分享孩子的东西,如果孩子不答应,成人就佯装争抢,孩子吓着了,以后更不愿意与人分享;如果孩子答应,有的成人又不分享了,而是“独享”了孩子的心爱物,结果孩子哭了,成人就乐了:“看看,小气吧,还是不愿意吧,我是逗你的,不要了,还给你--”而孩子觉得一点都不好玩,反而面色尴尬,成人出尔反尔的行为更让孩子不可思议;也有的孩子爽快地答应分享之后,成人马上说:“宝宝真乖,我是逗你的,你自己留着吧。”孩子就误以为分享只是一个游戏而已,不但别人会原封不动地还给自己,还能得到成人的夸奖,却不明白这是“伪分享”。

◎家长围着孩子转,分享锻炼机会少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条件从小就独自拥有所有的食物、玩具、空间,没有和兄弟姐妹分享的机会,如果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支持孩子独享,搞特殊化,孩子很容易变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自己有需要,不知道别人也有需要,结果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二、引导孩子分享的五大良策

★平时积累有借有还的生活经验

分享玩具有时是与小朋友共同玩,有时是暂时借给小朋友单独玩,后者需要孩子有安全的归还意识才能做到,在家里家长很少借孩子的东西,所以孩子很少积累有借有还的生活经验,一旦出门了,尽管家长费劲地解释:“小朋友是借你的玩具,玩一会儿还会还给你的。”孩子还是不愿意,就是因为他不知道有借有还的操作意义。因此,可以在家对此进行模拟练习,故意借一借孩子的画笔、皮球、积木,答应10分钟之后还给他,还的时候突出:“宝宝,这是刚才妈妈借你的画笔,现在还给你,谢谢!”久而久之,他就明白了所谓分享其实就是暂时离开自己一会儿,过一会儿还会回来的,自己没有什么损失。

★做分享游戏,体验分享快乐

与孩子多做一些需要分享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就乐意分享。例如与三岁以下的小孩子玩相互传球的游戏。孩子都还喜欢穿妈妈的鞋、戴爸爸的领带,当他玩得正兴奋的时候,及时地启发他:“这些都是爸爸妈妈的东西,爸爸妈妈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给爸爸妈妈分享你的东西吗?拿你最喜欢的玩具让我们玩一会儿好吗?”让孩子体会分享是相互的。

节假日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先征求孩子的意见邀请谁来,准备拿什么玩具给小朋友玩。为了避免有的小朋友不会分享,家长可以主动与其他家长联系商量,让每个小朋友都带两三个好玩的玩具,然后相互交换玩,让每个小朋友都有分享的意识和分享的机会。考虑得周到一点、准备得充分一点有助于孩子消除戒心、体现公平,更放心地体会与小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可见,分享教育是一门艺术,有些家长采取软硬兼施、连哄带骗的方法效果并不好,平时应该加强锻炼,孩子才能获得更加成熟的分享意识。

★主动创造锻炼孩子分享的机会

分享之前学会分配,上街买东西的时候要照顾所有家庭成员的需要,孩子不但要知道自己最喜爱的,还要知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最喜爱的,平时买回来水果、糕点时,让孩子进行分配,观察孩子能否分配合理;家庭平时养成大家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不吃独食的好习惯;爸爸妈妈与孩子一样过生日,家长给孩子操办生日活动,孩子也要为家长过生日表达心意、准备礼物,体会一家人分享快乐的亲情。

★引导但不苛求真正意义的分享

真正意义的分享是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即使自己也不富余也能拿出来分享;是心甘情愿的、主动的分享,不是因为表扬、交换或者别人的要求才做的;分享之后是感到快乐,而不是失落;不但愿意与人分享物质,也愿意与人分享欢乐、幸福、好处、机会和爱;分享不分对象,能够一视同仁;分享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不是偶尔为之。

但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期间会出现与孩子自然发展特点相关、分享意识还不完全到位的各种“伪分享”,家长不要苛求孩子一下子就做到真正意义、成熟的分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孩子处在慷慨与吝啬、大方与小气共存的状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表现水平,逐步提高和锻炼孩子更高水平的分享。

★尊重和倾听孩子分享的意愿

分享是孩子应该具备的情怀,但是不要急于强求孩子。因为分享对孩子来说还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分享会给他带来不舍、犹豫、酸楚、挣扎、忍耐、克制和坚持等复杂情绪,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却姗姗来迟,当看到别人分享他的东西所产生的愉悦时,他担心自己不再是物品的主人。更加关键的是,孩子正在发展物权和所有权意识,通过对物品的掌控权和操作自由来体会自我的力量,三岁以下的孩子甚至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的东西也应该属于自己,所以他有可能随意就拿走、争抢别人的东西。所以在要求孩子分享之前,要使他有足够的时间欣赏、玩弄自己的玩具,维护孩子的所有权意识,物权和所有权作为孩子自我意识的一个部分,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

分享还要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孩子不愿意分享是担心别人把自己的心爱物搞坏了,如果是家长送给自己的最珍贵的礼物,也想保持独享的权利,这些意愿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分享,需要告诉孩子牙刷、水杯、手帕、内衣裤等东西不能与小朋友分享;引导分享还要适度,不要还没做到分享,就让孩子谦让,对孩子来说,谦让比分享更难以接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与“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你的宝宝舍得“分享”吗?”还看
猜你喜欢
培养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怎么处理孩子自私
培养宝宝抗诱惑能力的妙招
如何科学地惩罚宝宝
教宝宝模仿唱歌有方法
给孩子讲故事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怎么让孩子懂礼貌
去喂宝宝吃药有妙招
如何应对孩子过敏
孩子积极向上的个性如何培养
教孩子学说话的方法
怎么应对爱磨蹭的孩子
怎么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爸爸哄宝宝有何妙招
婴幼儿腹泻如何处理
"惩罚"孩子都有哪些学问
增强宝宝交往能力的方法
寻根:幼儿的逆反心理
倾听孩子的意见很重要
早教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细数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的招式
正确的做事态度怎么培养
处理婴幼儿腹泻有妙招
怎么帮孩子克服强迫症
这些品质需要从小培养
怎么应对孩子神经质
宝宝洗澡哭闹该如何应对
几个妙招解决孩子不爱学习问题
家教中不能用的四种方法
正确处理孩子打架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幼儿患抑郁症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失去了自信?
孩子的嫉妒心理怎么克服
习惯培养不容忽视
怎么处理孩子任性
如何正确纠正孩子挑食
父母需要交给孩子的重要品质
教育孩子哪些话是不能说的
早教的那些误区,家长们注意到了
哪些早教现象应禁止
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
给孩子购买玩具需要注意什么
切记不要“拔苗助长”
孩子怕当众讲话的原因
孩子良好性格该如何培养
如何正确开启宝宝的感官
宝宝优秀的观察能力要怎么培养
如何给2岁内的宝宝讲道理
夸孩子也讲技巧
如何改善孩子“漫不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