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2015-11-09

行为现象爱咬人

典型表现

孩子喜欢咬人,有时候甚至没有任何征兆就突然下口。

成因

孩子咬人的原因多种多样,对策也应有所区别,下面就分不同情况进行介绍:

1长牙

原因:长牙期的宝宝往往由于乳牙萌出时刺激牙床而出现牙痒现象。而孩子的20颗乳牙一般在2岁到2岁半出齐,所以,如果2岁半以内的孩子出现了咬人现象,父母应该优先考虑是否在长牙。

对策:给孩子提供一些稍硬的食物供他们咀嚼,借以缓解出牙期的不适,减少孩子的咬人冲动。

2口腔敏感期没有充分发展

原因:孩子在1岁之前往往要经历一个口腔敏感期,喜欢把拿到手的东西塞进嘴巴里进行探索行为。但有的成人怕这样不卫生,看到孩子用嘴巴咬东西就会制止,以致孩子的口腔探索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出现滞后或补偿的现象,其表现之一就是喜欢咬人。

对策:给孩子提供不同质地、硬度、味道、形状的干净东西,供他撕咬和品尝,以补偿孩子错失的探索机会。但也有时候,孩子觉得皮肤之外的东西“不解渴”,若果真如此,我们也不妨牺牲一下,拿洗净的胳膊等痛觉不明显的部位让他咬几次,不要担心孩子会上瘾,就像孙瑞雪老师所说:“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3用咬人来表达爱意

原因:2岁以后的孩子,尽管交往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交往技能却没有相应地发展,以至于把咬人作为表达爱意的方式,尤其是对那些经常被爸爸妈妈亲吻的小朋友来说,这种方式更容易被采用,因为小家伙被爸爸妈妈亲吻时感觉很好,于是便模仿着去亲吻别人,但由于尚不懂得如何把握“亲吻”的度,结果把牙齿也用上了。

对策:遇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相信,随着孩子交往技能的发展,用咬人来表达爱意的行为会渐渐消失;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妨通过积极引导或避免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示范,让孩子放弃或忘记这种表达方式。比如,跟孩子在一起时,尽量别再用亲吻来表达爱意,以免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模仿,并对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进行指导。

4好奇心作怪

原因:孩子好奇心很强,连他人的表情都可以进入他们的探究之列,如果哪天小家伙无意中基于其他原因咬了别人,碰巧发现被咬者的应激反应很好玩,就很可能恋上这种捣鬼的感觉,借以观察千变万化的表情。

对策:既然孩子是因为好奇而咬人,就不妨拿更新奇的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这个方法不奏效,就索性严肃地告诉孩子:“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咬的!”并果断地用行动制止,很可能开始孩子会不听劝告,甚至会哭闹地坚持,但重复几次后,孩子就会接受“人不是用来咬的”这个“探究结果”。

5无聊或发泄情绪

原因:像大人一样,孩子也有无聊或郁闷的时候,由于幼小的他们尚未掌握理性的宣泄渠道,咬人有时候就成了发泄的方式。

对策:可以通过给孩子充分的关爱、及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来最大限度地避免孩子的消极情绪,进而减少孩子的咬人机会。当然,如果孩子仍然有因情绪而咬人的情况,在上述转移注意力、劝导等处理办法无效时,就耐心倾听孩子哭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还看
猜你喜欢
3岁宝宝该如何教育?
有没有让孩子不沉迷电子游戏的方
如何让瘦小的宝宝变成健康的胖小
经典绘本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
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
你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哭?
胎教也要从“心”开始!
3-5月生长速度最快这样可让孩
宝宝学走路的好方法
宝宝成功入园3个难关要攻破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中医教你用按摩治疗宝宝呕吐
宝宝出生了!史上最牛生娃报喜短
3岁前提高宝宝智力的最佳方案强
3岁前提高宝宝智力的最佳方案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我爱五彩斑斓——色彩敏感期
节后入园十不问轻松爱上幼儿园
幼儿园宝宝问这6个问题千万别答
父母怎样避免溺爱孩子?
李湘晒女儿作业照王诗龄写名字字
春季入园到底要不要?
宝宝聪不聪明看看初生7个表现
《弟子规》的传播是场骗局?
田亮晒女儿绘画背影照宝宝学画画
父母管得太多,形同心理上的“谋
【育儿头条】如果你的孩子是下一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如果你的孩子是下一个刘翔……
列举学步车的六大危害
不用昂贵的早教班在家就可以进行
你敢生我就敢死要二胎到底有多难
学小提琴之前必须了解的五件事
爸妈的修炼经:宝宝生病的时候要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元旦带孩子出行别忘记带这三样东
这九种类型的父母最易毁孩子
新手妈妈必学的三个诀窍
宝宝专注力不好?很大程度上是你
上班族父母的育儿误区
别再指责轩轩——聊聊婚姻敏感期
压力还是自由?哪个才是适合宝宝
做到这些让宝宝春季顺利入园
本周热议:田径世锦赛:中国健儿
妈妈不识字,也能辅导女儿成优等
在游戏中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
我爱五彩斑斓——色彩敏感期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妈妈的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生
适合0-1岁宝宝的经典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