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2015-11-05

社交发育

社交发育主要由队下阶段组成:社交性微笑、社交性参考、社交性互动、模仿性学习,台作性学习、互换性学习、组织性学习。

社交发育游戏设计原则

0-6个月加强识别“熟悉的面孔”。 “熟悉的面孔”是指经常照顾孩子,经常出现在孩子面前的人

6-12个月让宝宝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创造和别的孩子—起玩耍的环境,使孩子在互相

12-24个月模仿中学习

24-36个月练习如何与其他的孩子合作

0-6个月朋友在哪里

玩法:家长把宝宝抱到室外,让宝宝观看其他宝宝玩耍。邀请哥哥姐姐们与宝宝握握手,并请他们与宝宝进行交流,“你叫什么名字?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一起玩球吧。”

6-12个月妈妈哪去了

玩法:爸爸抱着宝宝,妈妈用报纸挡住脸,喊“宝宝”,再迅速拿掉报纸。然后爸爸抱着宝宝坐在椅子上,妈妈边喊宝宝边从爸爸身后探出头来,让宝宝看。宝宝看到妈妈后,妈妈再迅速藏到爸爸身后,喊宝宝,爸爸引导宝宝找妈妈。

12-24个月爷爷奶奶到我家

玩法:请爷爷奶奶来家做客,爷爷奶奶来了之后,父母要热情接待,给宝宝做出榜样。父母引导宝宝有礼貌地向长辈问好,并拿出准备好的水果给爷爷奶奶吃。父母可以让宝宝陪着老人家一起玩,同时引导宝宝照顾爷爷奶奶,如,给爷爷奶奶拿水杯,给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24-36个月我和小朋友一起玩

玩法:家长请邻居的小朋友或者宝宝的小伙伴到家中与宝宝一起玩。家长准备好布娃娃、小碗碟等东西,让宝宝认一认这些都是什么东西,然后请宝宝和大家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要以客人的身份进入游戏,并用评议提示宝宝玩游戏,如, “客人来了应该说什么呀?” “我肚子饿了,有饭吃吗?”等。

人格发育

人格发育是指孩子在信心建立、自我肯定、合群友善、亲子温顺、领导思考、开朗乐观及好学进取这?方面纳发展。

人格发展游戏设计原则

通过和宝宝的交流以及游戏,让宝宝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0-6个月我听见了

玩法:家长用自己的额头轻轻地触碰宝宝的额头,井亲切地呼唤他的名字,说:“宝宝,来碰碰头。”重复几次后,当他的头稍向前倾时,就叫他的名字,他会主动地把头凑过来。当宝宝听到自己的名字并作出反应时,家长要及时表扬。也可以在宝宝的背后、小床后面等处轻声地叫宝宝的名字,让宝宝寻找。

6-12个月宝宝1岁了

玩法:全家为宝宝举行生日庆祝仪式,妈妈让宝宝插蜡烛,反复引导宝宝模仿家人,竖起食指表示“我一岁了”。家庭成员可轮流问宝宝几岁了,加深宝宝的印象。在与他人交往时,妈妈有意识地让宝宝告诉别人他一岁了。

12-24个月送玩具宝宝回家

玩法:家长和宝宝一起玩玩具,玩完玩具后,告诉宝宝玩具也有家,建议宝宝自己把玩具送回家。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把卡片粘贴在玩具柜上,如汽车的图案粘在一个柜子上,然后让宝宝说说这是谁的家。宝宝找到谁的家,就让他送那个玩具回家。此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责任感。

24-36个月自己来

玩法: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地站着。向宝宝提问题,请他回答。如“自己起床坐起来,宝宝今天是自己坐起来的吗?”带领宝宝按照自己说的内容模仿动作,如穿衣服、叠被子。

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由以下阶段组成;单字表达、短语表达、概念和主题、创造力和表现力、母语学习

语言发育游戏设计原则

6-12个月练习用单字来表达

12-24个月从单字表达到短句的表达,并逐渐建立概念

24-36个月讲故事,强化孩子对顺序性的理解

0-6个月颜色宝宝

玩法:妈妈每天都给宝宝手腕上绑上一个色彩鲜艳的气球,使气球随着小手的摆动而摆动。妈妈在旁边教给宝宝红、绿、圆等词语。

6-12个月开关游戏

玩法:爸爸妈妈抱着宝宝去按电灯的开关,一边玩一边说:“开,关!”“开!关!”也可以经常带宝宝去按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等电器的开关,让他观察体验电器的变化,同时还告诉宝宝其名称和用途。

12-24个月打电话

玩法:当宝宝在家时,由妈妈或爸爸打电话让宝宝接听,宝宝会很新奇也会很有兴趣地和电话里的声音对话。也可以用玩具电话来玩:“宝宝饿不饿?”、“宝宝在干嘛?”等游戏。

24-36个月魔术口袋

玩法:妈妈准备一个大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宝宝喜欢吃的东西。妈妈请宝宝把小手伸到魔术口袋里抓东西,然后请宝宝说: “我找到了什么!”并且可以1巴它奖励给宝宝吃。宝宝肯定会很开心的。

音乐发育

音乐发育可以促进孩子的吸收性与表达发育、语言能力发育、记忆能力发育、运动体能发育及人格发育。

音乐发育游戏设计原则

6-12个月通过听、看来学习和吸收音乐元素

12-24个月开始学着用音乐、乐器来表达自己

24-36个月练习唱歌、掌握节奏和节拍

0-6个月什么东西在歌唱

玩法:在家中轮流挂起风铃,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敲击各种玩具和碗筷,学学小动物的叫声……爸爸妈妈在每一种声音响起的时候,都耐心地告诉宝宝:“这是什么在歌唱!”时间长了,可以在声音响起时让宝宝去找一找。

6-12个月乐队指挥

玩法:给宝宝准备一个鼓槌一样的东西,挑选几首比较经典的曲子,由爸爸用手握住宝宝的小手,按曲子的节奏来敲击鼓、碗、凳子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慢慢地可以放手让宝宝自己去敲,而爸爸妈妈可以在旁边闻声起舞。

12-24个月小兔和乌龟

玩法:爸爸妈妈准备几首不同风格的曲子(有的欢快热烈,有的抒情舒缓),请宝宝听到快节奏时做小兔奔跑;听到慢节奏时做乌龟爬行。

24-36个月我是小小音乐家

玩法:请家里的人都围坐在一起做观众,宝宝带上表演道具,如:报纸做成的话筒,用妈妈围巾做成的礼服……请小演员宝宝上场表演。而观众则给予小演员以热烈和肯定的掌声。

宝宝会唱歌,是由于得到了音乐方面的体验;宝宝会给娃娃穿衣服,是从妈妈给自己穿衣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宝宝会购物,是在跟爸爸妈妈去超市的反复体验中学会的……游戏是。口3岁宝宝的天性和任务,一直贯穿子宝宝的成长经历,而从生活中得到的体验则像是哈里·波特的魔法球,可以把宝宝由一个事事需要人照顾的小婴儿,变成一个“小能干”。

早教先锋“金宝贝”早教机构创造性地提出“游戏+体验:学习”这样一个宝贵的宵儿理念,他们把儿童的成长分成七个发育露点,分别为感官发育、体能发育、认知发育、社交发育、人格发育、音乐发育、语言发育。我们做这篇特别企划正是受到这种理念的启发和支持。毫无疑问,我们所指的游戏和体验都是来自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信手拈来。在宝宝的生活经验中,当游戏和体验一经相遇,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幻成一个个奇妙的小手,使宝宝在不同成长阶段,各方面智能及发育领域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给予宝宝体验的重要因素

*重复性。让宝宝反复同一种体验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强化宝宝对某一事物的印象。

*一致性。对于重复的结果要保持一致性,家长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保持一致性。

*适龄性。对于宝宝来说,到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年龄该做的事。

早教箴言

*和宝宝在一起时,要放下身段,把自己也当成小孩子。

*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用身教,而非宫教。

*发现宝宝的弱点时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沮丧,因为这样你可以有针对性地丰富其体验。

*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的可能,就像不跌倒就不会走路。不要夺取宝宝应有的体验机会。

感官发育

感官发育分为平衡系统,能系统,触觉系统,视觉系统及听觉系统发育。

0-3岁

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宝宝发育视觉系统、听力系统、平衡系统和触觉系统玩法:利用家里一些会响的玩具及物品如:小鼓、小铃铛、手机等,变换位置及声音大小或不同的音乐,让宝宝听后扭头寻找声音在哪里。

6-12个月水中捞球

玩法:在盆中放入很多的玩具,然后说出玩具的名称,请宝宝伸手去捞上来。也可以让爸爸和宝宝去“抢”玩具。

12-24个月蒙眼猜物

玩法:把宝宝的眼睛用布蒙住,然后让他触摸各种东西,并猜一猜这是什么。也可请宝宝在屋子里摸索,碰到一件东西就让他停下来,猜一猜这是什么。

24-36个月与毛巾共舞

玩法:将宝宝包在大毛巾里,采取俯卧或仰卧姿势,由爸爸妈妈各拉毛巾两边前后摆动。根据宝宝能力变化,在毛巾摆动之后,可引导宝宝向固定目标投球或将东西投入指定箱子内。

体能发育

主要是指从头都到脚都的直向发育,从内部到外部纳延伸发育,从主要肌肉到辅助肌肉的发育。

体能发展游戏设计原则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与“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还看
预防宝宝吸吮手指的妙招
宝宝爱吃鞋是患了异食癖?
宝宝爱咬人怎么办?
宝宝多动,长大后会肥胖?
一直抱着宝宝睡的坏处
猜你喜欢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孩子,宠或者不宠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养“儿”育“女”一样吗?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