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

2015-11-05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期望他人响应自己的需求,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别人注意他们的需要,尤其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宝宝具有发出信息和乐于接受母亲响应的本能,这种与父母之间最初的双向情感是一切社会交际的基础。

宝宝对于他喜好的人或事物,会欣然接受,甚至紧抓着不放;相反地,如果是他所排斥的,他就会立刻上演哭闹打人全武行的戏码。宝宝的世界很单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需要社交了。对照顾者来说,教宝宝如何与人相处是项重要的课程,如何让他与人和平相处,有礼貌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是奠定宝宝日后与人相处的重要根基。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期望他人响应自己的需求,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别人注意他们的需要,尤其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宝宝具有发出信息和乐于接受母亲响应的本能,这种与父母之间最初的双向情感是一切社会交际的基础。如果父母们希望宝宝长大后能成为一个性格开朗、受人欢迎和喜爱的人,从出生开始,就要对他们与生俱来的社交本能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响应,时时关注宝宝需要什么,帮助他们顺利走上社交之路。

当你看着你的宝宝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乐、分享食物时,那纯真的画面是否也让你莞尔一笑?“分享”是宝宝正式踏入交际的开始,通过物品的共享与他人交流,从你来我往的游戏互动中,学习礼让、分享。其实,在拥有自主意识前,宝宝已经有了他独特的一套面对他人的方式,这也是种“交际”,不同的是,此时的宝宝只是单纯地表达他的喜好。各年龄层的宝宝对人的方式是不同的,如何依照宝宝的差异性给予适当的教养方式,与宝宝将来的社交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与照顾者分享一些有用的方法,一起来探索宝宝的内心世界。

3-4个月

多满足宝宝想听、想看的欲望以及留意宝宝对照顾者的表达方式,如逗他、抱他、对着他微笑,做出点头、摇晃的响应。你会发现,宝宝会把头转向说话的人并微笑以对,有时也会以蹬腿和摆手表达快乐。另外,此阶段的宝宝有自己特定喜欢的人,他可能会黏着某个人,一放手便会因充满不安全感而嚎啕大哭。

应对对策

平时多与宝宝对话,如此有助于促进宝宝的反应。例如,当要和宝宝的皮肤接触时,可以看着他,并对视而笑,和他说说话。在宝宝的世界里,对与人交流的第一印象即是妈妈喂奶,奶瓶和妈妈的乳房会使他感到满足和快乐,同时也体验着这最初的社交接触,对你的宝宝而言,这是段最享受的时光。

此阶段的宝宝,之所以会有“特定喜欢的人”,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对方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例如,有些宝宝会黏着妈妈,主要是因为母亲能供给他母乳,满足他饥饿的需求。宝宝有这样的举动是正常的,并非一味只想黏着某个人,等到他过了这一个阶段,自然会开始慢慢习惯与其他人相处,不会再坚持非要某个人照顾不可。

若是1岁以上的宝宝喜爱黏着特定的人,家长要留意是否是自己陪孩子的时间不够。不管每天生活多忙碌,拨出时间陪小孩是不可少的。你对孩子的付出,他都会记在心里,但千万别用补偿的心态去陪孩子,他要的是你发自内心的付出。此外,同一个屋檐下应尽量做到教育的方式要一致,不仅是父母,即使是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也不应大相径庭,不可以有人扮白脸,有人扮黑脸,如此这般宝宝当然只会喜欢疼爱他的人。

4-6个月

宝宝开始对外界沟通产生浓厚兴趣,不喜欢一个人独处,时常发出“么么”、“叭叭”、“哒哒”等各种声音,有时会以假咳嗽和咂舌声来吸引人,他可能会摸着妈妈的脸表示问好,而且总是黏着妈妈或让妈妈紧紧地抱着他,见到熟悉的人会报以微笑。反之,如果见到陌生人就转过脸表示害羞,甚至害怕地大哭起来。

应对对策

认生对宝宝来说,是区别身边的家人与陌生人的反应,此时家长不可责怪宝宝。如果因宝宝认生而减少出门的机会,对宝宝的发展反而没有帮助。家长可以先让宝宝从熟悉住家附近的环境开始,每次出门时跟宝宝介绍周围的环境,让他慢慢地熟悉外在世界,不要一开始就带宝宝到人声嘈杂的地方,如此会给宝宝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如果亲友要抱宝宝,他因认生而出现抗拒的肢体语言,家长不要勉强宝宝,硬要让对方抱,可以跟对方说:“他现在可能不太喜欢,我们稍微缓一下再让你抱他。”如果家中有陌生客人要来,家长应先跟宝宝介绍客人,不管宝宝是否听得懂,都应让宝宝做好心理准备,以免不适应。

父母平常应多花时间促进宝宝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不能等到问题出现时,才去想解决之道。经验的累积,能让宝宝在自然的情况下面对周围的世界,父母应主动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宝宝一步步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

7个月-1岁

宝宝经常会以哭闹、叫喊、咳嗽及嘴里吹泡泡等方式来吸引他人注意。此外,宝宝也会开始对同龄的宝宝产生兴趣,如果有另一个宝宝和他在一起,他会看着对方并伸手去摸,有时会抓对方的衣服或抢人家的玩具,表达很想和对方一起玩游戏的欲望。

宝宝喜欢让别人笑,而且能记得一些简单的社交礼仪,例如“再见”,并且知道听到“再见”时要挥挥手。此时宝宝的占有欲很强,如果拿走他的玩具,他会表现出生气的表情。

应对对策

尽量把握机会与宝宝相互触摸,多玩碰触游戏。对宝宝呀呀学语发出的呢喃声,家长可以尽可能地去模仿,与宝宝对答,如此会让宝宝很兴奋,会更积极地学说话。家长也可以发出其他声音等待宝宝的响应,让宝宝认识声音与人的沟通作用。

经常笑出声来赞许宝宝的行为,游戏时多欢笑,讲故事时多讲笑话,以此来培养他在社交中的幽默感。让宝宝多和其他宝宝或者不熟悉的人有相处的机会,通过有意识的社交礼仪,让宝宝学习交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把握幼儿想像力的三大特点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独立宣言,分床势在必行
家长应主动寻找孩子的特长
智慧宝宝喜欢的小游戏
对付宝宝的16个“不愿意”
宝宝的自理能力要从小学起
孩子探索能力的发展阶梯
1-2岁注意力训练经典游戏
不要让宝宝过早地受到“教育”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纸游戏让孩子心灵手巧
“早教之父”的0岁方案
宝宝的10个方位认知游戏
该如何引导宝宝接受新事物
宝宝模仿能力发展及禁忌
36计教你带出好孩子
孩子收玩具也是种快乐历程
宝宝羞于表达怎么办
音乐有促进智力发育的魔力
宝宝的敏感期你抓住了吗?
如何培养18个月幼儿的技能
宝宝认知世界的基础
知道吗?无名指长算术好
妈妈们斗智斗勇对付顽皮宝宝
父亲决定女儿的一生
自由玩耍可培养孩子创造力
不要把孩子的缺点看得太重
了解宝宝记忆的奥秘(图)
五类妈妈易养出叛逆的孩子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小动作可以产生大智慧
十款锻炼宝宝手指的游戏
玩具使宝宝触觉更敏锐
两岁前智力开发的要领
新好爸爸们的育儿小妙招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过早启蒙当心“压”坏孩子
教0-3岁的孩子认字有必要
堆叠小积木和会涂鸦了
儿子最需要妈妈为他做的三件事
13个月的孩子玩啥游戏
九招轻松教宝宝说话
13-18个月幼儿的早教重点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培养16个月幼儿的能力行为
0-1岁宝宝潜能开发的侧重点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宝宝学走路
鼓励宝宝自己穿脱衣服
培养14个月幼儿的潜能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