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

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

2015-11-05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期望他人响应自己的需求,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别人注意他们的需要,尤其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宝宝具有发出信息和乐于接受母亲响应的本能,这种与父母之间最初的双向情感是一切社会交际的基础。

宝宝对于他喜好的人或事物,会欣然接受,甚至紧抓着不放;相反地,如果是他所排斥的,他就会立刻上演哭闹打人全武行的戏码。宝宝的世界很单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需要社交了。对照顾者来说,教宝宝如何与人相处是项重要的课程,如何让他与人和平相处,有礼貌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是奠定宝宝日后与人相处的重要根基。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期望他人响应自己的需求,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别人注意他们的需要,尤其是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宝宝具有发出信息和乐于接受母亲响应的本能,这种与父母之间最初的双向情感是一切社会交际的基础。如果父母们希望宝宝长大后能成为一个性格开朗、受人欢迎和喜爱的人,从出生开始,就要对他们与生俱来的社交本能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响应,时时关注宝宝需要什么,帮助他们顺利走上社交之路。

当你看着你的宝宝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乐、分享食物时,那纯真的画面是否也让你莞尔一笑?“分享”是宝宝正式踏入交际的开始,通过物品的共享与他人交流,从你来我往的游戏互动中,学习礼让、分享。其实,在拥有自主意识前,宝宝已经有了他独特的一套面对他人的方式,这也是种“交际”,不同的是,此时的宝宝只是单纯地表达他的喜好。各年龄层的宝宝对人的方式是不同的,如何依照宝宝的差异性给予适当的教养方式,与宝宝将来的社交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与照顾者分享一些有用的方法,一起来探索宝宝的内心世界。

3-4个月

多满足宝宝想听、想看的欲望以及留意宝宝对照顾者的表达方式,如逗他、抱他、对着他微笑,做出点头、摇晃的响应。你会发现,宝宝会把头转向说话的人并微笑以对,有时也会以蹬腿和摆手表达快乐。另外,此阶段的宝宝有自己特定喜欢的人,他可能会黏着某个人,一放手便会因充满不安全感而嚎啕大哭。

应对对策

平时多与宝宝对话,如此有助于促进宝宝的反应。例如,当要和宝宝的皮肤接触时,可以看着他,并对视而笑,和他说说话。在宝宝的世界里,对与人交流的第一印象即是妈妈喂奶,奶瓶和妈妈的乳房会使他感到满足和快乐,同时也体验着这最初的社交接触,对你的宝宝而言,这是段最享受的时光。

此阶段的宝宝,之所以会有“特定喜欢的人”,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对方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例如,有些宝宝会黏着妈妈,主要是因为母亲能供给他母乳,满足他饥饿的需求。宝宝有这样的举动是正常的,并非一味只想黏着某个人,等到他过了这一个阶段,自然会开始慢慢习惯与其他人相处,不会再坚持非要某个人照顾不可。

若是1岁以上的宝宝喜爱黏着特定的人,家长要留意是否是自己陪孩子的时间不够。不管每天生活多忙碌,拨出时间陪小孩是不可少的。你对孩子的付出,他都会记在心里,但千万别用补偿的心态去陪孩子,他要的是你发自内心的付出。此外,同一个屋檐下应尽量做到教育的方式要一致,不仅是父母,即使是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也不应大相径庭,不可以有人扮白脸,有人扮黑脸,如此这般宝宝当然只会喜欢疼爱他的人。

4-6个月

宝宝开始对外界沟通产生浓厚兴趣,不喜欢一个人独处,时常发出“么么”、“叭叭”、“哒哒”等各种声音,有时会以假咳嗽和咂舌声来吸引人,他可能会摸着妈妈的脸表示问好,而且总是黏着妈妈或让妈妈紧紧地抱着他,见到熟悉的人会报以微笑。反之,如果见到陌生人就转过脸表示害羞,甚至害怕地大哭起来。

应对对策

认生对宝宝来说,是区别身边的家人与陌生人的反应,此时家长不可责怪宝宝。如果因宝宝认生而减少出门的机会,对宝宝的发展反而没有帮助。家长可以先让宝宝从熟悉住家附近的环境开始,每次出门时跟宝宝介绍周围的环境,让他慢慢地熟悉外在世界,不要一开始就带宝宝到人声嘈杂的地方,如此会给宝宝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如果亲友要抱宝宝,他因认生而出现抗拒的肢体语言,家长不要勉强宝宝,硬要让对方抱,可以跟对方说:“他现在可能不太喜欢,我们稍微缓一下再让你抱他。”如果家中有陌生客人要来,家长应先跟宝宝介绍客人,不管宝宝是否听得懂,都应让宝宝做好心理准备,以免不适应。

父母平常应多花时间促进宝宝对外在世界的认知,不能等到问题出现时,才去想解决之道。经验的累积,能让宝宝在自然的情况下面对周围的世界,父母应主动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宝宝一步步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

7个月-1岁

宝宝经常会以哭闹、叫喊、咳嗽及嘴里吹泡泡等方式来吸引他人注意。此外,宝宝也会开始对同龄的宝宝产生兴趣,如果有另一个宝宝和他在一起,他会看着对方并伸手去摸,有时会抓对方的衣服或抢人家的玩具,表达很想和对方一起玩游戏的欲望。

宝宝喜欢让别人笑,而且能记得一些简单的社交礼仪,例如“再见”,并且知道听到“再见”时要挥挥手。此时宝宝的占有欲很强,如果拿走他的玩具,他会表现出生气的表情。

应对对策

尽量把握机会与宝宝相互触摸,多玩碰触游戏。对宝宝呀呀学语发出的呢喃声,家长可以尽可能地去模仿,与宝宝对答,如此会让宝宝很兴奋,会更积极地学说话。家长也可以发出其他声音等待宝宝的响应,让宝宝认识声音与人的沟通作用。

经常笑出声来赞许宝宝的行为,游戏时多欢笑,讲故事时多讲笑话,以此来培养他在社交中的幽默感。让宝宝多和其他宝宝或者不熟悉的人有相处的机会,通过有意识的社交礼仪,让宝宝学习交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小宝宝的“社交发展史””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女婴有哪些独特的行为特质
培养提升BB自然观察智能
如何破译宝宝的表情语言
培养孩子超强想象力的准则
培养宝宝听觉,促进智力发展
让宝宝变聪明的12种方法
一岁宝宝开发智力的四方法
别让你的孩子失去想象力
3岁以下幼儿适合学英语吗?
音乐妙用:启蒙宝宝能力
0-1岁的宝宝要不要学习?
九个秘诀让宝宝的大脑转起来
过早接触电脑的宝宝会变笨
如何培养婴幼儿听觉,促进智力发
音乐让宝宝更漂亮
五颜六色,竟是智商的营养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五大方法
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宝宝发育的黄金时期
孩子说谎原来是想象力在作怪
幼儿多练爬行促进心理发展
蓝色灯光能提高儿童智商?
智力不完全决定宝宝学习能力
重视婴幼儿潜能开发提高幼儿智商
三大元素帮笨宝宝聪明伶俐
玩转小游戏增强幼儿记忆力
好方法让宝宝吃的更聪明
孩子何时有数的概念?
0~3岁是宝宝右脑开发最佳阶段
早期的教育不等于识字背诗
揭秘聪明宝宝的10大"特质"
关于孩子的智商
宝宝心智发育应该重视
宝宝智力高的20种表现
为孩子挑选开发智力的玩具
BB爱“吃手”是智力发展信号
长期接触电器影响智力发育
如何提升宝宝自知自省智力
幼儿拾物找物训练手眼协调
挖掘“玩商”,成就“智商”
用好奇心点燃宝宝智慧的火花
如何培养宝宝的辨色能力
3大建议提升宝宝数学能力
追随幼儿的图式,发展幼儿的思维
培养良好记忆力从小做起
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十个准则
幼儿智力开发需遵循原则
开发儿童智力谨防三误区
新生儿大脑发育有先后之分吗?
建立心智功能,育婴四个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