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孩子好动,多玩无妨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正确对待孩子好动,多玩无妨

正确对待孩子好动,多玩无妨

2015-11-05

孩子好动不好静,就像老人好静不好动一样,是自然规律。哪个孩子不好动,那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没有哪个孩子愿意静静地待在家里,孩子的脑子里总有一些假想敌,他的使命就是外出“征战”,“打败”这些假想敌。孩子就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每天都在寻找他的假想敌。风车是他的假想敌,稻草人是他的假想敌,一堆泥、一堆沙、一堆破烂也是他的假想敌,一只野猫、一条野狗更是他的假想敌。孩子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找到他的假想敌。不信,你把孩子带到户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无需指点,孩子总能找到他的攻击目标,并与之对战半天。

孩子这样疯打、疯闹有价值吗?当然有。只是这价值孩子自己容易理解,家长不易理解。三五岁的孩子,在幼儿园,玩玩具、玩拼图、玩插片……玩了一天,已经玩腻了,到了户外,就不想再玩那些室内小玩意儿了。户外,天地是那么开阔,可施展的空间是那么巨大。孩子是这天地的主人,能不四处“拼打厮杀”吗?只有到了这里,才能施展他们的个性才华,显露他们的本色。

孩子都爱户外运动,户外运动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呢?

第一,培养出身体素质好的孩子,他们在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耐挫性等方面都会比“温室里的花朵”好得多。喜欢户外运动的孩子,不会轻易摔跤;就是摔一跤也无大碍,身体的疼痛敌不过玩耍的乐趣,孩子从地上爬起来又将继续投入战斗。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越长,经受的锻炼、考验越多,身体会越强壮。

第二,户外运动能使孩子性格开朗,容易相处。因为一个人玩的乐趣比不过多人一起玩的乐趣,孩子天生就爱跟孩子在一起。孩子走到哪里,无需介绍,无需知道对方是谁,只要年龄相仿,趣味相投,就会玩到一起。喜欢结伴而玩的孩子不会有孤独感,自然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

第三,户外运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的本领。在家里,不能骑车、游泳、放风筝、爬山、滑冰、滑雪……到了户外,孩子自然就会找些事来做,今天骑车,明天游泳,后天放风筝,大后天爬山……在自由、无拘无束的户外运动中,孩子就能学到很多的本领。

第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视野开阔、心胸宽广,活力四射。那些待在家里的孩子,视野窄、交往面窄、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欠缺,势必会影响其以后的发展。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克服这些局限,更具现代人的魅力。

户外运动有这么多好处,可仍有父母会说,喜欢户外运动的孩子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不爱干净、不听话、危险多、麻烦多,对于这些负面评价,父母该如何认识、对待呢?

第一,要知道孩子和猫猫、狗狗一样,都是在摸爬滚打中长大的。孩子怕弄脏衣服,什么都不敢动、不敢碰,是不会有出息的。让孩子保持衣着整洁,就相当于把孩子当木偶。没有生命,没有创造力,那是多么可悲的事啊!孩子的衣服、裤子、鞋子脏点、破得快点,是正常的,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父母天天为孩子洗澡、洗衣服,虽然辛苦,但是看着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这苦中、累中就没有一点甜吗?

第二,孩子需要的是机会、条件,而不是横加指责。有经济条件就提供给他自行车、滑板、滑冰鞋、风筝、泳衣泳裤、皮球、活力板、球拍等等;没有经济条件就提供机会,让孩子就地取材,棍、棒、石头、瓦片、树枝……随便玩。玩的器具、条件是次要的,玩的心情、能耐是主要的。有的孩子比不过别人的器具,什么没玩着还生一肚子气;有的孩子什么都没有,跑上跑下,一根棍棒能舞很多的花样,一块瓦片能打很多的水漂,孩子完全没有缺少什么的感觉——聪明的孩子玩什么都能玩出好心情。

第三,玩就是玩,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要求太多。为什么有的父母总嫌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可能是因为父母的规矩、要求与孩子的天性、童心不合拍——父母总想孩子学些技能、技巧、本事,以免荒废了光阴;而孩子只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疯跑疯闹疯玩。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运动比静止强。骑车,不求他骑得多好、多溜;游泳,不求他游得多好多快、多标准;踢球,踢着好玩就行。玩的兴致最重要,技能、技巧是其次的。不能以玩的水平、技能压抑孩子玩的积极性。

第四,该保护时就保护,该放手时就放手。带孩子外出玩,前提是不能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家长要跟着孩子,该牵就牵,该扶就扶,该提醒就提醒,该放手就放手——父母不可太过小心,也不可太过掉以轻心。

孩子天天就想往外跑,用不用担心孩子玩过了头呢?

当然不用。孩子的业余时间就是广泛地运动,广泛地玩。

第一,这个时候,让孩子坐下来看书学习还为时过早,只要天气允许,带孩子外出运动一定比坐在家里的收获多。

第二,孩子是不会去做超出其能力的事的。孩子天生就有自我平衡、自我估量的能力。表面看来,他们玩得很野、很狂、很粗鲁,其实,他们有自身的界限。孩子想玩,一定有他想玩的需求和动力。这需求、动力牵引着孩子的心,使孩子能把浑身解数都发挥出来。孩子玩够了,会自动收场——不像某些成年人,不想玩了,但碍于面子,还要在那里苦熬、苦撑。孩子是收放自如、不会滥用自身的权限的。

第三,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会有“多动症”——这种多动症不是病,而是身心健康的标志。只要安全有保障,孩子怎么动、怎么玩都是不会过头的。孩子的天职就是玩,说孩子玩过头的人,是自身有问题的人。

几年之后,孩子有了学习压力,想让他再像现在这样玩,已经没有可能。如今,正是玩的巅峰时期,就让孩子尽情地玩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与“正确对待孩子好动,多玩无妨”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正确对待孩子好动,多玩无妨”还看
猜你喜欢
医教结合才是科学的早教
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其他人
早期教育打开宝宝学习之窗
宝宝早期教育的三个重点
早期教育需要注意什么?
让孩子多体验真实的生活
“生活式早教”成育儿新时尚
对孩子教育错误还不如不教育
早期教育的“三忌”
早期教育有必要吗?
9种问题父母最易毁掉孩子
宝宝气质类型与养育对策详解
早教不要急功近利
家长教育孩子10戒
优秀父母家教妙招面面观
美国幼儿教育政策遭“吐槽”
如何帮孩子生长发育长个子
教好孩子夫妻该怎样合作
早期教育定要自主创新
三岁前,宝宝最需要什么?
摈弃目标——早教的最高境界
新年送宝宝10件“礼物”
早期教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如何带双胞胎宝宝?
宝宝最需要信任感
宝宝夜惊需要如何调理
父母谨防5大育儿“伪真理”
零打骂十大法宝养育优秀宝宝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孩子观
胎教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家长应该放手教育孩子
宝宝早教不等于早期“学知识”
疼孩子要让孩子明白
孩子独立开端
孩子需要睡多久,精确到小时
语言灌输不如亲身示范
隔代育儿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请不要对4岁前的孩子说反话
给学龄前孩子立“规矩”
对付BB最有招的5大星座辣妈
父母资格测试:你够完美吗?
孩子的早期教育环境
九类妈妈最不受孩子欢迎
专家:家长别放大孩子的过错
小宝宝也需要情感交流
家长教育孩子要点到为止
早期教育有助于开发智力
5个小游戏教孩子学会聆听
早期教育的误区
家长教育孩子“维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