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学规矩 父母反应最重要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1岁宝宝学规矩 父母反应最重要

1岁宝宝学规矩 父母反应最重要

2015-11-05

在教导1岁的宝宝学习正确的行为举止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你肯定也尝试过教导孩子学说“请”和“谢谢”,不许掐人、抓人,或者鼓励他与人分享,可结果却并不一定如你所愿。

这一方面是因为1~2岁期间孩子的行为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而另一方面则是他的理解力还存在很大局限;虽然他的动作能力增强了,但他还不明白哪些行为是粗暴无礼的,哪些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理解力的发展跟不上技能发展的速度

在1~2岁之间,孩子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惊人的飞跃,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却仍然处于几乎没有任何发展的状态。我们成年人称之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这些概念,对孩子们来说,根本不存在。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常规,自己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行为是父母所期望的,他们还没有能力理解这些概念。

因此,当你1岁多的儿子在家里墙上到处乱画以后,却没想到你居然还会生气,这种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孩子们对语言有限的理解力也增加了教导他们行为准则的困难性。1岁多的孩子能够使用一些基本的字词,也具有一些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但是,语言本身还不是一个与1岁或1岁半孩子沟通的有利方式,长篇大论的解释或说教只能使孩子陷入云山雾罩之中,仍旧迷惑不解。

事实上,即便只用一些相对简单的词语来向1岁的孩子说教也为时过早。比如“热”的概念就很难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就更令他们困惑了。而且,想让1岁孩子的需求受到约束,延迟满足他们的愿望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即便这种延迟是为了一个更好的结果也行不通。

父母的反应至关重要

尽管孩子发育的局限性给爸爸妈妈的教导带来了一些妨碍,但父母还是能够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研究表明12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能够开始参考他人的交往方式了:他们通过观察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的成年人的行为举止,得到了一些信息;从父母对人、事和物的反应懂得了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而当孩子快两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学习识别他人的感受了。

在孩子1岁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始教导他学习行为规范,教他避免危险,不做那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教给他正确的行为举止。然而,就像教你的孩子学会唱一首他喜爱的歌一样,教导孩子学习行为准则同样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也就是说,要想让自己的孩子用行为来表明他已经完全理解你的教导了,这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异乎寻常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让孩子更容易学习规矩的4个办法

只说不行,而是要借助各种方式说明白。通常,单靠语言是不能被孩子所理解的。父母还需要用面部表情、语调来教导孩子。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不要碰燃气灶”,一个是语调平淡,一个是语调坚决,而且面部带有严厉的表情,那么后者的威力肯定远远大于前者。

始终保持一致性。如果孩子伸手拿小狗的食物,有的时候遭到批评,有的时候却无人问津,那么就会使他迷惑不解。这个动作是能做还是不能做的呢?然后他会继续尝试这样做,验证它的对错。因此,如果父母想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就需要反反复复地告诉他,前后一致地要求他,那么最后孩子才能学会并懂得这个道理。

做个好榜样。你的孩子始终以你为榜样。这就意味着作为父母,你不得不一直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经常说“请”,“谢谢”,排队等候,公众场合抑制自己的坏脾气等。

有选择性地“开战”。毋庸质疑,给孩子讲道理讲不通,说教失败的情况肯定很多。做父母的都会知道,当自己的孩子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很容易被激怒,乱发脾气。所以,当你的孩子很累了或者很饿的时候,你最好明白这是坚持讲究礼貌的最差时机。如果你还坚持,就等于向孩子“宣战”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与“1岁宝宝学规矩 父母反应最重要”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1岁宝宝学规矩 父母反应最重要”还看
孤独症4大表现家长莫大意
小宝宝身上的大暴力全解析
12点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猜你喜欢
你想成为哪种妈妈?
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
美国宝宝识字有绝招
溺爱型父母培养出霸道的索取者
父母不设限孩子会更优秀
不分床,对孩子是利还是弊
父女关系,女人生命里的必要成分
法国妈妈,的确更胜一筹
测测宝宝是哪种依恋类型
让宝宝快乐的7个小秘密
家长,犯过这些教育通病吗
雪宁:培养孩子的独特气质
透析家教背后爸妈谁更难当?
糟糕的父女关系,会影响几代人
四种不同性格宝宝教养法
孩子被欺负该鼓励他还手吗
为宝宝制定规则的几条秘诀
家庭教育中不可忽略的13件小事
父母要智慧地爱而非溺爱
孩子10岁前不容错过3件事
《法国妈妈育儿经》简介
没有责任感的孩子
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
10种溺爱,种种危险
宝宝教育,不宜在人前
教育投资要从宝宝0岁开始
女孩要精养6岁前很重要
八大家庭教育让BB受益
男孩就该“放着养”
不同年龄孩子不同的教法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家庭教育“三应三忌”
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
“新父亲”的8个标志
应对男孩淘气的三个策略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让孩子不高兴的六件事
妈妈教育儿子方式最重要
早期教育从娱乐和游戏开始
建立规则能让孩子成功
早期教育从母婴交流开始
培养完美女孩培养秘籍
美国礼貌补习班教小孩用餐及沟通
别以为孩子听不懂你的话
父母的十个好心办坏事
跟元首学如何培养女儿
这四句话父母不要轻易说
让孩子成为优秀孩子的捷径
好父母应具备九大特征
警惕:这些游戏暗藏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