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宝宝太乖哦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不要让宝宝太乖哦

不要让宝宝太乖哦

2015-11-05

人人都希望有一个乖小孩子,可是对于家里有乖小孩子的人来说,却觉得有些不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楠楠妈妈:我家的小男生现在四岁半了,在幼儿园里,老师总是说他乖。在家里,儿子也让我们很省心,客人来家里,他总能安静地坐在一边自己玩玩具,不吵不闹。虽然很多朋友都羡慕我有一个“好带”的孩子,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因为也有人说孩子天生就应该是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小时候太乖,长大后可能成就不大……

有一次我带孩子出去买菜,在小区楼下看到几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正在玩遥控车,别的孩子一看见遥控车都会凑上去,想加入一起玩,可我的孩子看了两眼,仍然牵着我的手往前走,还学我的口气说:“楠楠乖,陪妈妈去买菜。”让我哭笑不得。

丈夫工作比较忙,平时我一个人带孩子,有时做家务忙起来,免不了对孩子下命令。孩子现在那么乖,是不是和我在家管得太严有关?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听话”、“乖”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尺。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调皮,也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乖。面对南国健报亲子俱乐部群里的楠楠妈妈的疑惑,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孩子太乖有问题?

乖不是问题,没主见才是问题

南宁市兴华文化教育培训学校首席讲师李铮认为,孩子乖不是问题,主要看的是乖的背后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小孩子乖,不是问题,乖到没有主见才是问题;小孩子跳,也不是问题,跳到不跟人配合才是问题。”李铮说,教育要把握好“度”。如果一个孩子非常顺从,喜欢配合别人,但当他在独立做一件事情时,仍会有自己的主见,那么这样的“乖”便不是问题。

李铮认为,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就是同情心比较强,自己的主见比较少,这样的孩子也能成才,现在的社会需要多种形式的人才,如配合型人才。“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培养成管理者的,最重要的是他能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如果一个孩子乖得很自在,在迎合别人的同时没感到自己受委屈,甚至是快乐的,那是没问题的;如果孩子总是让自己受委屈去迎合别人,那就有问题了。”一些孩子小时候很顺从大人的意愿,但长大后可能会不愿意继续保持自己的这种形象,就会觉得自己很委屈,而出现问题。

过于顺从可能会丧失创造性

南宁市东方爱婴咨询有限公司老师卢丹映表示,孩子太乖,过于顺从,就会养成凡事听别人安排,而失去自主做事的主动性。这样的孩子在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培养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过于顺从,并不是好事。

“讨好型的人,总是琢磨别人需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因而不能活出自己,没有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李铮说。

孩子为何太乖?

教育时强化导致

李铮指出,有些孩子的乖是天生的,有些孩子的乖是被教育出来的。如果是乖而没有主见的孩子,父母就要反思,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了孩子什么理念让孩子出现问题。有些孩子天生的气质比较顺从、配合,父母就很高兴,“看,我的孩子多乖!”这样的赞扬就会强化孩子的“乖”,导致他慢慢失去主见,所以父母在面对乖的孩子时,最好是让孩子去表达自己,就算说错了,说得和父母的意见相左,还是要给他一个改正的空间。

如,父母如果常说“乖,我给你买块糖”“乖,妈妈喜欢”,其实就在不断地告诉孩子:只有乖,妈妈才爱你。于是孩子就会用乖来换取爸爸妈妈的爱,这是孩子生存的智慧。“乖与不乖都是孩子生存的智慧,有些孩子用乖来获得爸爸妈妈的爱,有些用不乖来获得爸爸妈妈对他的关注。”李铮说。

父母太过强势

听话顺从的孩子也常常有比较强势的父母。李铮认为,强势的父母常常让孩子听自己的,不允许孩子自由的成长,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成为“退缩型”的儿童,因为父母太严厉了,孩子不乖不行,孩子会认为,“我不能活出自己,我只能活出爸爸妈妈理想中的样子”。李铮表示,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能活出自己,同时能在社会中很自如的生存,但这是需要很多磨练、体验才能达到的。

父母本身就喜欢顺从

一些喜欢顺从的孩子,也许有着喜欢顺从的父母。例如父母如果在与外人打交道时,都是顺从的,那么孩子便无法从父母身上学到别的用来代替“顺从”的方式,便只能学父母,形成喜欢顺从的性格。

乖到没主见怎么办?

多询问孩子意见,少否定

卢丹映表示,如果家长想让孩子避免过于乖巧、顺从,应该让他自由成长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于太乖的孩子,家长应该多询问孩子的意见,少否定孩子。”

孩子和爸爸、老师在玩积木。专家指出,对于过于顺从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了。

所以说家长要首先学会观察了解宝宝是属于哪种类型的,然后再去决定是否需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不要让宝宝太乖哦”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不要让宝宝太乖哦”还看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儿童多动症常见的表现形式
“多动症”孩子需要多做游戏
引起宝宝睡觉磨牙的原因?
猜你喜欢
聊聊春季带娃出游的那点事儿
育儿路上你迷信过吗?
别在对孩子说这些话了
警惕宝宝近视眼的前兆
想要宝宝推理能力强?不用愁
为职场妈妈量身打造的胎教方法
开发孩子智力不可犯的错
育儿真相:每天洗澡BB更聪明?
如何给胎儿进行英语胎教
爸妈做到这八点孩子拥有好性格
教育孩子的艺术
这些很危险宝宝知道吗?
孩子IQ取决于遗传还是胎教
合理利用压岁钱提高宝宝财商
带着宝宝踏春学古诗喽!
周末草莓采摘走起!
剧说:看完《灰姑娘》,给孩子补
6步骤让孩子爱上阅读
大数据颠覆你的教育常识
如何培养宝宝吃饭好习惯?
儿童涂鸦的发展特点
画画有利于宝宝智力开发
【育儿头条】如果你的孩子是下一
别小瞧筷子游戏也能让宝宝聪明
幼儿园期间到底要不要学拼音
如何进行胎教4类方法最有效
孩子入园后家长必须学会的技巧
3岁前宝宝的性格偏差要注意
孩子们必不可少的“玩具”
开发宝宝右脑的小妙招
感恩节绘本中的感恩教育
家庭和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养成用眼好习惯保护宝宝视力
2015春季北京带娃踏青的好去
1-2岁的亲子游戏爸爸们走起
清明踏青传统习俗不能丢
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
婴儿抚触给宝宝指尖的关爱
6个孩子进哈佛耶鲁首席妈妈的育
准妈妈如何进行音乐胎教
家庭护理多动症要点
儿童几岁开始学游泳最合适
大数据教你读懂2-6岁的娃
变着花样过寒假就是这么任性!
适合宝宝的儿歌
提高宝宝注意力的六个方法
三岁开始宝宝成了“好色之徒”
家长这样教宝宝学东西不发愁
美育胎教打造胎宝宝的高雅范儿
0-1岁的宝宝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