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

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

2015-11-05

[导读]新生儿持续啼哭声易使产妇产生疲劳感和绝望感而患上产后忧郁症,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哄宝宝也是必须的,掌握安抚宝宝的五个小窍门可是十分重要呢!

新爸新妈们,新生儿宝宝是不是有时会哭闹不停,任你如何哄他。研究表明,约有一半的新生儿一天之中哭闹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有五分之一的新生儿无休止的号啕大哭反复发作,常常令初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束手无策。

在这里,小编向大家介绍安抚新生宝宝的五个小窍门:“包、侧、嘘、摇、吮”。

包裹: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是被紧紧包裹着的。专家认为,“襁褓法”可以让宝宝感觉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宫,获得被保护的安全感。具体方法是:使用长宽均为1.5米的包布将宝宝包裹好,在不妨碍宝宝正常呼吸的前提下,尽量裹得紧些。

侧抱:家长常常采用让婴儿平卧在怀里的姿势抱孩子,但事实上这样往往无助于安抚宝宝。美国专家认为,刚刚降生的新生儿事实上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从子宫的温暖环境里出来就类似于让普通人类从树上掉下来,刺激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莫洛反射”,表现为哭闹不停。而把婴儿竖直抱起或侧抱则会关闭这一反射,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

声音:其实胎儿在母体中的环境并不是非常安静的,包括母亲血管流动的“刷刷”声、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肠胃蠕动的声音、说话的声音等等。新生宝宝耳膜较厚,对于成年人来说有点响的声音对新生儿来说可能刚好合适。家长可以为宝宝营造这种类似的声音环境,使用吹风机、吸尘器、收音机、烘干机、流水或选择“白噪音cd”,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对着新生儿宝宝的耳朵“嘘”声也让宝宝很受用,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

摇晃:在妈妈的子宫里,无论妈妈在走路、坐着看电视,或是睡觉时翻身,宝宝的感觉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样舒适,因此轻轻地摇晃会受到新生宝宝的喜欢。但专家提醒家长注意:摇晃宝宝的幅度要小而快,不适当的摇晃可能导致婴儿身体受到伤害甚至猝死。

吮吸:宝宝在预产期前3个月就开始练习吮吸手指了。把你的手指放在婴儿的嘴巴里,或是给他使用安抚奶嘴。吮吸不仅能够缓解宝宝的饥饿感,还会激活大脑深处的镇静神经,将宝宝带入深沉的平静,让新生儿宝宝进入满意的放松阶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与“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必学安抚哭闹宝宝的5大妙招”还看
小宝宝形体美的妙招
正确认识孩子的“懒”
儿童养成不良习惯三大因素
怎样应对黏人宝宝?
父母务必了解的几种儿童行为
猜你喜欢
各国正流行的育儿法
哪些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出类拔萃?
让孩子性格变好的八条策略
让孩子快乐成长的育儿经
“破坏大王”的六大理由
孩子拆玩具应当鼓励?
父母各司其职BB拥有健康人格
情商:父母该做些什么
培养“出色宝宝”十个秘籍
“脏”游戏是有趣的触感游戏
会毁掉孩子自尊的做法
七成父母“爱错”孩子
五个细节让孩子变得更勤快
“带”宝宝变成“抢”宝宝?
怎样让认生宝宝不胆怯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
教你“愉快家教”的7个妙招
考不好的孩子也同样优秀
中国式育儿的十大致命伤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如何教宝宝抵制诱惑
专家的意见:关于夏令时
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
爸爸给女儿这6种礼物最可贵
维多利亚曝育儿经为小编素颜
老人带好宝宝的四个条件
让老人带孩子该不该?
别让“苹果”变成“毒苹果”
宝宝不会玩,父母怎么看?
育儿专家: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尿尿
好父母成“祸害”
单亲家庭的八种教育方法
如何避免父母可能犯的8大错
带孩子应做到“男女有别”
优秀父母家教妙招面面观
新年送宝宝10件“礼物”
看电视对宝宝的危害
你家宝贝受了表扬的伤了吗
该如何来教养剖腹产宝宝
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
维多利亚曝育儿经为小编素颜(图
那些国外父母教我们的育儿事
父亲对孩子成长有啥特殊作用
解读宝宝眼中的色彩世界
坚持抚触:提升孩子的情商
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让生活更有条理的十件事
关于袋鼠式护理的小提示
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
专家:家长别放大孩子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