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少父母懂得早期阅读_早教资源-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早教资源 >又有多少父母懂得早期阅读

又有多少父母懂得早期阅读

2015-10-28

不喜欢阅读,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丧失的绝不仅仅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同时丧失的,也包括他能从书中体验到的丰富情感和多种多样的人生价值观。

人一生中大多数的知识,还是来源于书本,即便是在网络时代。阅读的能力,实际上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学习是驾轻就熟,还是举步维艰。在西方国家,每一年,由于患有阅读障碍而不能和同龄人一起读书上学,不得不进特殊学校的孩子都有成千上万。部分孩子固然有先天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问题,但大部分的阅读障碍,还是由于后天环境造成的心理疾病。

人生来就是渴望学习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没有任何孩子是生来就喜欢阅读的,因为文字这种载体,对于习惯了通过声音、图像来接受外界信息的孩子来说,是过于抽象、缺乏意义的东西。在孩子还不具备辨识和理解抽象符号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读书甚至背书,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并造成他对阅读的厌恶。这应该引起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警戒。其实我们大人又何尝不厌恶读书的附加任务?既然我们自己都厌恶,为何要强加给孩子?

不喜欢阅读,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丧失的绝不仅仅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同时丧失的,也包括他能从书中体验到的丰富情感和多种多样的人生价值观。而最最重要的是,他丧失了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在阅读同一本书的时候,那种无可替代的分享和交流的乐趣。

每个父母、至少是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聪明的头脑、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灵和幸福的人生。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阅读、至少对好书的阅读中获得。但是如何把书合适地引进到孩子的世界里,使他们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家长必须知道5件事——

为什么阅读要从零岁开始

在胎教观点已经被大多数家长接受的今天,零岁阅读的概念却鲜有人理解。大多数人头脑中仍然有着一个“阅读=识字”的老观念。

问题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不和自己的孩子说话了呢?显然,任何一个父母都是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开始和孩子说话了,即使那时候孩子并不能完全听懂父母在说什么,他们仍然能通过父母的表情、语调和声音大小来了解父母想对他们表达的意思。而就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孩子才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说话。

同理,阅读对于识字的大人来说,是通过文字了解信息的一个过程,而对于还不识字的孩子来说,他一样可以通过大人讲故事的声音、书籍中的插图,毫不费力地去感受到一本书带给他的快乐,并在他还没有开始认识书籍上的字句之前就产生对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说,零岁,正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年龄。

为什么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

一个妈妈,或者一个爸爸带着孩子一起看书,这种在阅读过程中一对一的模式,最能培养孩子集中的注意力。而孩子又是最喜欢模仿父母行为的,父母参与的活动都会让孩子的兴趣大大增加。而且,在父母参与阅读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仅能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营养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给与孩子的这种爱,而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并让他一生爱书。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让父亲和孩子共同阅读

在中国,给孩子讲故事的常常是女性,可能正因为这种东方教育的传统模式,我们在对中小学开展阅读状况调查时吃惊地发现:爱读书的几乎都是女生;而男生,则更多会把课余时间用来做体育运动和其他游戏。

不管引起这种读者性别严重失衡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父亲这个教育者的角色,在早期阅读中都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性别的不同会让父母选择的读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母亲往往会喜欢那些细腻动人的故事,而父亲会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幽默的、有知识的或是有思想内涵的故事。即便是选择同一本读物,父亲和孩子共读的方式也和母亲很不相同。对一个孩子来说,得到多种类型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电视和网络无法替代读书

孩子需要一个信息能受到控制的环境,这样他才能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一些重要的观念。网络上提供的无止境且难以抗拒的链接,会让孩子迷茫地陷入一个信息的海洋;电视每秒钟24格不停跳动的画面,几乎不会给孩子留下观察和思考的时间,而且由于广告的缘故,电视节目总是被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造成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最重要的是,网络和电视,都会让孩子减少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交流的时间,并渐渐由于缺少这些情感交流,而对身边的事情漠不关心。

日本早期教育工作者曾经做过相关研究,发现过早就被父母往电视机前一放的孩子,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往往会延缓。因为在电视面前,孩子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电脑有些声称“人机互动”的学习软件大多是程式化的“你做得好极了!”,而只有父母才能够做到每次朗读的声调速度会根据孩子的需求而变化,才能够及时注意到孩子的眼神、表情,及时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他们的进一步反应也能让父母及时了解他们的理解、情感。

为什么要读儿童文学作品

有人说过:“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人生——这其实是所有教育的意义。”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生命和爱的意义何在?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说,都是人生中最艰巨而又最需要完成的任务。而那些温暖的、富于人性美的情感,也都蕴藏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完成了一次美好的心灵体验,得到了一次人性的升华。

儿童文学,和任何一种文学作品一样,是在探讨人生和追寻人性,而不一样的是,它是以一种更纯粹、更清澈、更本真、更无功利感的视角——孩子的视角去探讨这些问题。儿童文学比起其他种类的文学作品,能够更贴近孩子的心灵,更清晰地向孩子展现人生的意义。

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都带有幻想的色彩,正是这些书籍中展示的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的描写,让孩子们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释放他们的想象力,给予了他们探索和创造的自由,来重新审视和塑造现实的世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与“又有多少父母懂得早期阅读”相关文章
这篇教男人如何带孩子的好文!转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
常跟孩子“绕口令”,孩子聪明又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
章莹颖事件,背后真相让人深思!
看过“又有多少父母懂得早期阅读”还看
宝妈必读:一岁宝宝成长速查表
宝宝睡前故事推荐:七夕节的由来
宝爸福利:超实用早教经验分享
宝宝七夕涨姿势:名家爱情故事推
七夕亲子活动:2017全新儿童
猜你喜欢
老人带孩子溺爱也是害
五种亲子游戏拉进宝宝距离
怎样教宝宝认识危险?
教你笼络宝宝的六大计策
照顾宝宝父亲要掌握八技能
关爱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纪实
孩子太好胜家长怎么办?
负向告诫使孩子总跟你作对
管理压岁钱培养BB财商
妨碍父母倾听的两大因素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浪费时间对孩子有益?
教您给宝宝做万圣节面具
外国爸爸的哄儿五绝招
合作意识能“玩”出来
超级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单亲家庭的5大早教策略
现实版的“孟母三迁”
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顺序
让孩子面对一致的态度
生活早教:早教课堂搬回家
你敢让孩子"在家上学"吗?
聪明家长会用"自然结果法"
五误区让宝宝"爱放弃"
爸爸越参与育儿宝宝越聪明
让“小霸王”学会分享
聪明妈妈处理BB旧玩具妙招
感恩教育勿忘亲子平等相处
五岁孩子要iPad嫌妈穷
王菲:父母为什么需要学习?
宝宝最怕父母做的八件事
保姆带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慢养"BB有机会自我成长
如何教孩子给予和分享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家长是宝宝最好的早教老师
培养自信宝宝的28大法宝
宝宝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懂爱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
职业妈妈提高亲子质量必读
测试:你是个合格爸爸吗?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孩子被"欺负"之后怎么办?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美国"虎妈"教育方式大转弯
“妈妈小时候还不会呢!”
哪些批评用语最伤孩子自尊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
父母4种坏行为最影响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