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

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

2015-10-08

【导读】据2012年德国儿童消费分析报告显示,德国6岁至13岁儿童平均每月可以得到28欧元零花钱,比2011年多出10%。面对孩子零用钱有增无减的趋势,给孩子多少零用钱才算合适,如何引导孩子合理支配零用钱,眼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给多少零花钱合适

德国家长普遍认为,零用钱是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取能够满足个人愿望的唯一经济来源。让孩子学会对零用钱的支配,对他们成人以后的生活和理财十分重要。通过零用钱,孩子首先有了多、少、贵、贱的感觉,可以学会决定买哪些东西有意义,哪些实际上是没用的。学会将自己家庭与朋友家庭的经济状况作比较。

调查发现,早接触零用钱的孩子,长大后融入社会的能力比没有这一经历的孩子强出许多。

专家认为,从年龄看,孩子四五岁起应该给他们零用钱了,从数额上说,每周给50欧分较为合适,这种方式可以一直持续到孩子9岁。从孩子10岁开始,家长可以改为按月给孩子零用钱,这样有利于孩子学习对钱的支配和安排。至于零用钱的数额,家长最好参照其他相同状况的家庭,也可以了解孩子的同伴家平均给多少。

零用钱支出面面观

13岁的居里奥准备买一部智能手机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要买好牌子的,因为他认为大公司的品牌在技术上有保证。同样,如果买球鞋,他也要求买名牌,他说:“我天天踢足球,当然知道球场上穿什么鞋子合适”。据调查,德国6至13岁的孩子大都懂得什么是名牌,德国儿童消费分析报告称,60%的孩子在买手机、球鞋和书包时要求名牌,一方面看中的是质量,另一方面为了形象好。看来追求名牌已不是成年人的专利。

德国儿童消费分析报告还对600万6至13岁儿童的生活习惯进行了抽样调查,大多数孩子喜欢花钱买糖果、饮料和杂志,但80%的孩子仍有存钱的习惯,不会一次把钱都花光。

是否该有单立账户

现在多数德国孩子得到的零用钱仍是现金,仅有5%的孩子建有个人账户。德国一半以上银行允许满7岁的儿童建账户,因此从趋势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设立个人账户。金融界人士认为,12岁起是建立个人账户的合适年龄,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多年支配零用钱的经验。

在德国,孩子想建账户,须经父母同意,银行在办理建户手续时需出示父母和孩子的身份证明。建立账户时,父母可以帮孩子确定最高取款额或消费额。另外银行严格规定,未成年人只能在账户现有额度内消费,只有满18岁,才允许透支消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与“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德国给孩子多少零用钱”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对付宝宝总要买玩具的对策
补钙误区你“踩”了几个?
养成好孩子的三十六计
父母的十个好心办坏事
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
专家的意见:关于夏令时
看电视对宝宝的危害
李玲玉与老公管教理念不同
如何让孩子更加自信?
妈妈性格决定孩子的性格?
儿童抑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啥样父母培养出杀人犯
孩子的“天赋”是咋丢失的
考不好的孩子也同样优秀
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BB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办
让老人带孩子该不该?
孩子究竟应不应该做家务?
莫言母亲的另类教子经:多做好事
维护亲子关系七大攻略
0-8岁幼儿心理发育的关键
抓住宝宝听力发育的关键期
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
“脏”游戏是有趣的触感游戏
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
让BB快乐的12个妙招
宝宝喝水要注意时间温度和量
怎样让认生宝宝不胆怯
看崔永元怎么教育女儿
当孩子遭遇乞丐
爱,就做70分的“懒”家长
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
发现宝宝很多愁善感
别让家成孩子伤心之地
让孩子具有豁达的胸怀
该如何来教养剖腹产宝宝
让生活更有条理的十件事
让孩子性格变好的八条策略
"人前教子"摧毁自尊心
情商:父母该做些什么
中国式育儿的十大致命伤
推测杀人犯的童年啥样
培养好性格宝宝八大策略
优秀宝宝都有的6个特点
老人带好宝宝的四个条件
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
学习困难并不因为“笨”
孩子拆玩具应当鼓励?
单亲家庭的八种教育方法
打"屁屁"影响BB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