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学会表达?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怎样让孩子学会表达?

怎样让孩子学会表达?

2015-10-02

前几天我看到一本好书——《聆听火山的声音》。大意是火山底下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里的人说的话每个字都会浮在空中,然后掉落下来。当火山爆发出现隆隆的声音时,村民聚在一起讨论该怎么办。有人主张爬到树上,让熔岩流过;有人主张做个大塞子,把火山口塞住大家意见不合,越辩论落下来的字越多,最后在人们中间筑起一道墙,两边互望不到,沟通就断绝了。这时,有人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想,很快达成共识,共识又形成一座桥,村民在火山爆发前,赶快上桥穿过峡谷,到达了安全的地方。

这虽是一则寓言,意义却很深刻。它让我们明白话不可以随便说,说出来真的会像故事中那样变成字,浮现在别人心中,长久不忘。我们常看到媒体报道两人一言不合,进而大打出手。我的身边也有友人因一句闲话,结下一生难解的结。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说话不经过大脑就脱口而出,往往会使自己追悔莫及。

人与人的沟通之所以困难,在于其本质上有一个潜在的鸿沟:人只愿意听自己爱听的话。我们的注意力其实是选择性注意,情境会偏导我们的注意,使我们只听想听的话,只看到想看的东西。

大脑天然有这样的设定。人的认知有“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两种方式,前一种是我们大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后一种是知觉管道送进来的外界刺激信息。我们在处理信息时,“从上而下”的影响远大于“从下而上”。

有实验证明了这一点。把一句话中的一个字剪掉,用咳嗽声音取代,然后播放给受试者听,请他们写出所听到的句子,所有人都能正确写出。但是告诉他们句子中曾有一声咳嗽,请他们标出咳嗽出现的地方,则几乎所有人都做不到。可见,自我的背景知识在思维中很强大,外界的刺激程度总小于原有的常识。因此,要从自己的主观中跳脱出来,去虚心聆听别人,真是不容易。

沟通是一门艺术,对老师和家长来说尤其重要。但目前来看,成人和孩子间的沟通并不理想。并非家长和老师不愿意跟孩子好好沟通,而是没有能力做到。

成年人不善和孩子沟通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也不会沟通。

一位临床心理师跟我说,她从业二十年来最大的感触是现在得忧郁症的病人增多,孩子变得冷漠,不能理解别人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能和别人合作,没有朋友;而且习惯从负面去看人看事,一不如意,就自怨自艾。

台湾第二台脑磁波仪在中研院启用时,请了好几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来台湾做这方面的演讲,我负责接待,跟他们有较多机会接触。他们到过中国大陆,和大陆学生有不少接触,我请他们比较台湾和大陆学生的差别,他们都说聪明才智不相上下,但大陆学生随时被叫起来都能侃侃而谈,台湾的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却稍显不足,学生常很羞涩,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给台湾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太关注考卷上的成绩,太不关注孩子们的阅读和沟通能力了。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21世纪的公民必须能快速阅读,以吸取不断涌出来的新信息,更要有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新加坡这些年在国力上快速发展,和他们在教育上做了很大的改革有关。

我曾在南投县信义乡的东埔国小看过学生每周三的阅读口语报告,一年级的报告比六年级的好,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从小多阅读,多训练说话,就会对自己有信心。

家长和教师要注意给孩子做出榜样,尊重孩子,倾听孩子,让孩子学会和人沟通。学校应该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说话方式是可以训练的。

人和人之间没有语言的墙,心自然就沟通了。

节选自《好孩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怎样让孩子学会表达?”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怎样让孩子学会表达?”还看
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如何培养0-4岁宝宝秩序感
改变胆怯型儿童“三法”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三秘诀
帮“羞答答”的宝贝变大方
猜你喜欢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孩子,宠或者不宠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养“儿”育“女”一样吗?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