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

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

2015-09-30

我们谈论母乳喂养,关心提高免疫力,操心营养补充。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却谈论得很少很少。这不是因为孩子没需求,而是因为我们懂得太少太少。

“喂”出健康孩子!

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也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年幼的孩子没有得到心理营养,那么他的一生都会寻寻觅觅,状态百出,直到寻满那些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1 无条件的接纳

0~3个月,孩子刚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个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即使是小宝宝也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不会讲话,有需要时只会用哭来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就是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2 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我的生命中,你最重要

孩子需要意识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 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体很不舒服,可是我很饿,我生病了,你都能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来满足我。这样,我就会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身体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在妈妈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美、最完美的,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个月内,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发生变化,身体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爸爸就要承担起这个任务: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

3 安全感

孩子本来是跟妈妈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时经历的是身体上的分离,从4个月起,他开始经历在心理上与妈妈、爸爸“剪断脐带”的过程。孩子想要分离,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却又不能真正做到,因此他很挣扎,而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安全感。获得安全感,其实是在为分离做准备。那么爸爸妈妈怎样做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获得呢?

一方面,爸爸妈妈的关系要融洽、稳定、安全。爸爸妈妈的夫妻关系好,孩子就会很开心,因为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父母亲就是他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总是互相指责,孩子会害怕,没有安全感。当他有害怕的情绪时,又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用许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所以,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父母亲相互间的良好关系。

另一方面,妈妈不能太过焦虑,她的情绪应该是稳定的,至少对孩子的情绪应该保持稳定。在这种状态中,孩子会发展出稳定的自我,从而产生自信。

相反,过于焦虑的妈妈对孩子很难放手。我们常认为自己为孩子做的就是最好的事情,因此会要求孩子做这个,不做那个。而实际上,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坐在孩子一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成长的养分。顺其自然地,当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会尝试分离一点,安全感更多一点,就再分离一点。总之,安全感吸收得越 多,越容易分离,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过程。一直不停地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直到成为一个身体、心理上真正独立的人。

这时候,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是合适的,温和指的是态度,坚持指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规则的界限,明白他要为自己负责任。

另外,妈妈还要进行自我反省。当有情绪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面对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绪传给孩子。

4 肯定、认同、赞美

当孩子进入四五岁这个阶段,有了“我”这个意识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如果说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认同这个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母亲。父亲对孩子的肯定、认同、赞美,不管是对儿子还是女儿,它的分量都特别重。如果父亲愿意认真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赏孩子并且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孩子会认为“我爸爸妈妈认为我很好,我爸爸妈妈觉得我很可爱”,因此他会充满自信,真正源自他内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当孩子有自信,认为自己有价值,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明白“我是谁”,然后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

所以,请爸爸一定要这样做!愿意肯定孩子,向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棒!得到了爸爸的肯定,一个女孩子会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作为一个女性她是很好的。而一个男孩子,同样会觉得作为一个儿子,他的男性角色是很好的,他是很好的男孩儿。也就是说,在性别的认同上,父亲的作用更大。

5 学习、认知、模范

六七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怎么办?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育儿必知的宝宝心理学”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教你利用彩色卡片进行胎教
睡前故事,考验妈妈创意的时候到
孩子音乐才能培养的年龄坐标
准妈妈和胎儿该说些什么?
给爸爸准备的亲子游戏
端午节带孩子出门旅行的15点建
教给孩子10种气质胜过留下10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
让1岁半宝宝更聪明的认知能力训
你的孩子生活在哪一层快乐中?
探班德国幼儿园一天的日常生活
宝宝的入门乐器不宜用电子琴
宁要熊孩子也不要让孩子懂事?
厨房游戏让宝宝更聪明
暑假来袭孩子的人身安全不可忽视
宝宝学说话家长必知的五招
隔代教育有效沟通的六要素
七个月宝宝早教5大训练要点
0-3岁宝宝最适合玩的游戏
20首三字儿歌帮宝宝学说话
孩子常做这5种运动长不高
孩子入园体检的注意事项
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拒绝留守!
近期刷爆朋友圈的两大育儿谣言
孩子必须学会的生存技能
儿科医生写给爸妈的10条忠告
鼓励孩子学外语的十大方法
宝宝爱赖床怎么办妈妈巧应对
电影里那些让你潸然泪下的父爱如
伤害孩子身心动画片四大罪状
宝宝心中的最怕妈咪知道吗?
养出聪明宝宝从孕期开始
这16句话就算烂在心里,也不能
1-3岁宝宝做体操也能开发智力
最新胎教法——快乐话语胎教
端午节,怎么与孩子度过?
培养宝宝艺术才能的最佳时期
2岁孩子喂酒变痴呆育儿陋习大盘
炎炎夏季来袭带娃游泳去
你的“底线教育”缺失了吗?
学龄前儿童进行运动的常识
不可不知的宝宝看电视禁忌
和宝宝一起读童话书四要点
适合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
最in的三种胎教大PK哪个是你
让你大开眼界的各国胎教
50个有益宝宝成长的家庭亲子活
宝宝的“重复行为”家长该干预吗
懂点学前心理育儿soeasy!
端午撞上父亲节和老爸一起H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