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妇男"带孩子智商更高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庭妇男"带孩子智商更高

"家庭妇男"带孩子智商更高

2015-09-29

国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由“家庭主夫”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英国79%接受调查的男士表示他们十分愿意自己在家照看孩子,让妻子出去工作;在美国,至少170万个失业已婚男子靠妻子来支付家庭生活账单,世界各地“家庭妇男”增加势头有增无减。但传统家庭角色的互换还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冲击,妻子因与孩子在一起时间减少并成为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而增加了焦虑感,丈夫则因为来自周围及自身心理的压力而心情沉重,英国有2)3“家庭妇男”认为上班比在家照看孩子更有成就感。

如今,一个新名词正在流行SAHD(stayathomedads),即“家庭妇男”。1986年,英国全国只有445位“家庭妇男(全职父亲)”。20年后,这一数字攀升至2.1万多。今年5月,英国平等机会委员会(EOC)宣布,79%接受调查的男士表示他们十分愿意自己在家照看孩子,让妻子出去工作。一种曾经被认为是古怪的行为已成为时下的主流。

在美国,至少170万个失业已婚男子靠妻子来支付家庭生活账单,一家电视台还为此开播了名为《好莱坞“家庭妇男”》的节目,反响强烈。世界各地“家庭妇男”增加势头有增无减。因此有关人士称,“家庭妇男”时代已经来临。

专家分析,“家庭妇男”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经济形势恶化造成传统男性工作领域的萎缩,从而出现大量失业人口。二是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价值多元提供了家庭模式多样化的可能。三是女性自身教育和素质的提高使她们有能力在新兴的服务领域大显身手,从而能够担当养家糊口的责任。

角色转变让“妇男”心情沉重,家庭关系不和谐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家庭妇男”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家庭体制的挑战和突破。在体现社会多元化和宽容度的同时,互换家庭角色有助于促进性别平等意识,女人们在决胜职场的同时,男人们也在表明自己在育儿持家方面的能力。

当然,“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认识至今仍然根深蒂固,传统家庭角色的互换还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冲击。妻子因与孩子在一起时间减少并且成为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而增加了焦虑感,丈夫则因为来自周围及自身心理的压力而心情沉重。据调查,英国有“家庭妇男”认为上班比在家照看孩子更有成就感。

马托克斯失业前是一名对冲基金分析师。目前成了一名全职奶爸博客作者,并且即将出版新书。书名很有趣:《买不起伏特加,爸爸只好喝甜牛奶 》。马托克斯说:“在家里没有工作绩效评估,没有做成大笔生意后出去喝酒庆祝,不需要做预测,也没有人跟你说谢谢。”芝加哥的肖特是3个孩子的父亲,先前是一家投资公司的项目经理,加入失业大潮后成为一名“家庭主夫”。他现在全职负责做饭、组织休息日活动以及开车接送孩子。被问及在投资公司任职和作“家庭主夫”哪一个更难时,肖特选择了后者。

加拿大加利顿大学社会学教授杜塞著有《男人能做妈妈吗?》一书,她认为,华尔街许多岗位由男性占据,让他们转入传统女性的持家工作并不容易。美国一项最新调查资料显示,这些“家庭主夫”的健康情况的确远不如那些挣钱养家的男子汉。由于心情抑郁等原因,这些男性的死亡率也大大高于那些“主外”的男士。

国内也有研究者发现,男人失业在家、女人在外工作养家的的家庭,很容易出现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因为这颠覆了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家庭习俗,让男人们在家里做饭洗衣看孩子,男人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甚至这些居家的男人被称之为“软饭男”,作为男人会感到自卑,而女性也难以接受,易造成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男人回归对家庭是福音,夫妻双方都要调适好心态

专家分析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士惯于扮演“主外”角色,而男子回到厨房,其原因尽管不同,但多数男士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被迫回归家庭,需要相当长的适应过程,其间心理压力骤然提升,他们会感受来自社会和亲友的歧视,甚至还经常得不到妻子的理解。由于与外界的勾通越来越少,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社会的支持,他们的心理世界也会经常处于一种孤立状态。长期下去,将有损健康和寿命。

专家认为,从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男人回归家庭是平衡男人和女人社会地位的必然结果,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种福音。国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由“家庭主夫”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在社会上更容易立足。关键在于男性在作出这种角色调整时,要夫妻双方都要调适好自身的心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与“"家庭妇男"带孩子智商更高”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庭妇男"带孩子智商更高”还看
优秀宝宝都有的6个特点
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
"人前教子"摧毁自尊心
推测杀人犯的童年啥样
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
猜你喜欢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孩子“小气”怎么办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看卡通助宝宝改变暴脾气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弱智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怎样让磨蹭BB乖乖上床睡觉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不能强硬压制孩子的倔脾气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父母宠坏孩子的11个坏习惯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