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除宝宝的嫉妒心理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怎样去除宝宝的嫉妒心理

怎样去除宝宝的嫉妒心理

2015-09-29

导读: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品性,从理论上来说是因为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或能力怀有本应该属于我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怨愤的情绪或行为。

美国网球名将威廉姆斯姐妹年龄相差2岁,从小一起训练,但是,她们的父亲老威廉姆斯却从来没有让她们跟对方比赛过。为什么?因为有比赛就有输赢,就有比较,而有经验的教练父亲不希望姐妹中的任何一方在朝夕相处的手足面前产生挫败感或者优越感,更不希望她们彼此嫉妒。

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嫉妒,不可能只产生于优秀的威廉姆斯姐妹之间。

实例1:独生子女的嫉妒

9个月的牛牛本来在自得其乐地玩沙子,妈妈的朋友过来了,带着自己的孩子金金。牛牛妈热情地打招呼,然后把金金抱在怀里亲热一下。牛牛立刻扔下眼前的沙子蛋糕,冲妈妈直伸手,意思是也要妈妈抱。妈妈把他也抱起来了,牛牛同时就把金金往外推

实例2:姐妹间的嫉妒

双胞胎姐妹玉玉和璧璧从来都穿一模一样的衣服,用一模一样的毛巾和牙刷,朋友问她们的母亲为什么非要如此,母亲无奈地回答:如果买不一样的东西,两个人一定会吵架。一般都是妹妹玉玉总想要璧璧的东西,而璧璧也绝对不肯跟玉玉对调,哪怕是让妹妹先挑选都不行,而玉玉看到姐姐的选择后,仍然会改变主意

安全感,是早期儿童嫉妒心理的根源

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品性,从理论上来说是因为对别人拥有的东西或能力怀有本应该属于我的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怨愤的情绪或行为。牛牛是从温和地争取妈妈的注意要妈妈抱他开始,一步步发展到采取排他行动把仍然被抱在妈妈怀里的外来者金金往外推。玉玉对姐姐的嫉妒表现为:总是觉得璧璧的东西比自己的好。类似的嫉妒都跟孩子的安全感有关。牛牛是直接争取妈妈的关注和爱,玉玉则是通过拿到最好的东西来自我确认自己在父母那里的地位和受到的关怀。安全感,是早期儿童嫉妒心理的根源。

TIPS:孩子可能会以很多方式来展现他们的嫉妒情绪,有的孩子也许会吃手指,有的孩子可能变得脆弱易怒,爱发脾气,甚至咬人。

实例3:幼儿园里的嫉妒

青青的父亲是画家,耳濡目染,青青的涂鸦之作也显得跟其他孩子很不一样,老师就常常夸奖她,还把她的画贴出来给大家看。贝贝看在眼里,在青青画画的时候,就三番五次故意往她的画上乱涂几笔搞破坏,把青青弄得委屈地大哭。老师一再批评,也制止不了贝贝。

这是幼儿园课堂上常见的一幕。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孩子的嫉妒往往由对父母关爱的争取转变成对老师的关注的争取。贝贝通过搞破坏,成功地把老师的注意力从青青的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因为批评也是一种关注。

稍大一点的孩子,嫉妒心还会从单纯地争取成年照护者的关注上慢慢过渡到对同伴能力和成就的排挤和否认上。上手工课,做纸片恐龙,东东麻利地依着线条剪出恐龙的形状,又快快地涂上了漂亮的颜色,抹上胶水,粘上彩带,最先完工,老师给了他一个小星星贴在手背上,作为表扬。旁边的毛毛立刻过来对老师说:东东今天没有写字母作业,不能给他星星。

有时候,孩子告状是因为打了闹了,有时候,则是因为嫉妒。特别是一些在家中总是受到表扬和奖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跟其他孩子相处的日寸候,往往受不了屈居第二的情况。

TIPS:

嫉妒不一定是坏事。一般来说,嫉妒会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和行为,但当发生在小孩子身上时,引导得当,未必就没有积极作用,因为嫉妒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尝试自己的限度,学习协商的技巧。

消孩子嫉妒情绪的4个方法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富于幼教经验的安德鲁-格瑞先生对家长和老师如何把握和引导孩子的嫉妒情绪,提出了4条建议:

No.1应该避免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

毛毛为什么会心生妒忌?因为东东被认为是最快最好的,别人都比不上他。好胜的毛毛当然就受不了了,采取了告状的方式来扭转局面。对此,老师不妨先口头表扬东东,然后给每个孩子都发一个小星星,告诉他们,大家都很棒。

No.2应该承认孩子的感受

嫉妒是人之常情,只是孩子不懂得掩饰而已。孩子表现出嫉妒的感受时,大人不应该立刻站出来否定,而是应该给予承认和接受。比如,当牛牛试图推开金金的时候,家长不妨跟他说:你不喜欢妈妈抱别的孩子,是吧?你觉得妈妈应该抱你,对吧?当孩子的情绪得到承认的时候,他的愤怒往往会减弱甚至消失,然后,再进行引导,更容易得到孩子的接受。

No.3应该让孩子自主解决纠纷

预先给孩子设立底线,比如不能打架等,然后,当两个年龄和能力都悬殊不大的孩子发生争执时,如果没有发展到武斗的程度,大人最好在一旁观察,而让孩子自己解决纠纷。璧璧和玉玉的母亲不妨给孩子买来类似但稍有区别的东西,让两姐妹自己分配,但同时告诉她们,如果有人哭了的话,就会把东西收回去。这样也许还是会有争吵,但是,为了顾全大局避免东西被收回,往往总有一方会作出让步。

No.4应该保持冷静和清醒

童言无忌,孩子说什么做什么确实是直截了当的,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后面就没有深层次的动机。贝贝一再破坏青青的画,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每次搞了破坏,他都会受到奖赏对他来说,老师的批评就等于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许应该尝试给予受害者青青更多的抚慰和鼓励,而忽略贝贝只给予他平静简约的批评。这样几次下来,贝贝得不到预期的观众的关注,自然就觉得没意思而可能放弃搞破坏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怎样去除宝宝的嫉妒心理”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怎样去除宝宝的嫉妒心理”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人前教子不利孩子自尊心
中国宝宝最欠缺的早教是什么?
危机教育让小公主理解生存压力
国外大亨对孩子的“苛求”
有趣的各星座BB挨批评反应
情绪管理优质父母的第一堂课
拼养孩子有风险需谨慎
你对孩子说善意的谎言吗?
孩子跌倒,不扶就完了吗?
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
影响孩子成长的10大误区
血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别让夫妻教养不同调伤了孩子
莫把早教变成对宝宝的早虐
传统vs域外:洋为中用的育儿观
别老说“不要你了”
兴趣班4误区,你犯了几个?
中土VS西洋育儿观念对对碰
不要让孩子替你完成理想
宝宝七宗罪父母必须说不!
孩子“成人化”到底谁的错
子宫里面的多胞胎世界(图)
向犹太妈妈学习智慧育儿经
别嫉妒孩子“黏老人”
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现代教育讲究“穷养”宝宝
父母容易误解孩子的几个细节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别为宝宝的错误找理由
父母4种行为,孩子伤不起!
王菲:父母为什么需要学习?
少儿英语并非“上班”越早越好
3D电影,儿童不宜?
有一种伤害叫“无微不至”
幼儿情商教育3大误区
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误区
规矩与爱成就宝宝未来
莫教孩子学唱成人歌曲
多元智能让学习成为乐趣
解析三大育儿“慢”养攻略
李开复:“给家长的育儿妙方”
父母在亲子游戏中的6种错
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
兴趣班不应是快乐童年的负担
家庭教育存在的极端问题
母爱或影响孩子恋爱心理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5种游戏方式逗宝宝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