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孩子的怕生情绪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缓解孩子的怕生情绪

如何缓解孩子的怕生情绪

2015-09-28

出生三四个月的孩子,是不认生的。任何一个陌生人去和他玩,他都不会拒绝,可以玩得很高兴。当然,他只要见了妈妈,或是听见了妈妈的声音,他也会转头去找妈妈,而放弃陌生人。

到了6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害怕生人了。原来和他玩过的同一位客人,自以为已经是老朋友了,一进门就很亲热地去抱起宝宝,还面带笑容地问他:还认得我吗?客人没有料到,宝宝先是凝神用眼睛盯住客人,过了一会儿,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看来,宝宝并不记得这位老朋友,他的记忆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宝宝开始认生了。

孩子怕生,是6个月左右开始的带规律性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年龄特点。但是,自此以后,有的孩子很怕生,有的孩子则不那么怕生,表现出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孩子怕生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怕生和依恋这两种情绪是同时出现的。6个月左右孩子出现依恋,他就是不肯离开妈妈,或主要照顾他的人。依恋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分离焦虑。在妈妈怀里,孩子就有安全感,离开妈妈,就焦虑不安。因此,当宝宝遇见陌生人时,只要是在妈妈身边,他都不会表现出那么害怕,至少是,他的怕生情绪会比较弱些。如果妈妈和陌生人有说有笑,交往密切,时间久了,宝宝也就认识这位陌生人了。

一岁多的孩子,只要妈妈在他的视线以内,都能和陌生的人一起玩。他和别人玩一会儿,会看看妈妈,只要能看见妈妈,他就放心了。他有时也会跑到妈妈身边,然后又回去和陌生人玩。这个年龄的宝宝,他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如果有妈妈或其他亲人陪同,他就会减少对陌生人的害怕情绪。以后,他可以渐渐地离开妈妈或亲人。因此,万万不可以突然地把宝宝交给陌生人。教孩子认识陌生人,要在妈妈的陪同下,让他有一个从亲人到陌生人的交往过程。

引起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使宝宝产生恐惧的情绪。因此,当宝宝第一次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比如,孩子怕穿白大褂的人,就是因为这种人曾经给他打过针,使他有了切肤之痛的体验。

对一岁半以后的宝宝,切忌用陌生人来吓唬他。如在家里父母经常对孩子讲外面有坏人,会把你抱走之类的话,也不利于他和陌生人交往。至于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那是三四岁以后的事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如何缓解孩子的怕生情绪”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缓解孩子的怕生情绪”还看
怎样帮孩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14岁初中男生不愿与母亲分床睡
小小冒险家游戏
如何让宝宝不再抠鼻子
宝宝的11种哭闹全面解析
猜你喜欢
培养艺术宝宝:绘画
父母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所要扮演的
早期教育:能构建宝宝的潜意识板
从小培养孩子孝敬长辈的美德
早期教育的原则
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大影响
怎样的早期教育对宝宝好?
早期教育:玩与学习的完美结合
让孩子远离懒惰
幼儿早期教育到底应该学什么?
聪明的家长怎么教育孩子
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几类孩子的教育方法
“暴力”宝宝有原因,家长需弄清
早期教育:职场妈妈怎么做?
从小培养理财观念才是聪明妈妈
培养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
早期识字不等同于早期教育
阅读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一岁以内的宝宝适合阅读什么书籍
家里的大红花激励制度
是“教育”孩子,不是“强迫”孩
早期教育,这样做才有效果
对待孩子要少批评多夸奖
爱阅读女孩的大梦想
你知道吗?坏孩子骂出来
别替孩子看世界
你知道吗?早期教育的八个误区
早期教育不一定要去早教机构
拒绝熊孩子,男孩不能这么教
早教到底有什么具体作用?
四种方法让你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好
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怎么培养孩子的爱心
怎样回答问题宝宝的尴尬问题
父母怎样帮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
早期教育避免三个误区
家长为什么要重视早教?
4岁前宝宝的教育方法
育儿的四个教育方法
1岁宝宝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3到6岁儿童阅读的书
早期教育:音乐早教须知7件事
对宝宝来说游戏是一种学习方式
进行连续性的教育
怎样选择早教机构
中国最需教育是爸爸
怎样让孩子充满积极性?
“读书”永远是最好的教育
早期教育:自然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