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吮手指的原因分析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爱吮手指的原因分析

宝宝爱吮手指的原因分析

2015-09-28

小宝宝的手指头上是有蜜的。我家的宝宝果真就是这样。小手吃得可起劲了,把他一只手拿下来另一只又塞进去了,还吸得啧啧作响,特别有滋有味。宝宝为何爱吃小手?这是个让众多爸爸妈妈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让他吃吧,一是担心不卫生,二是担心会对宝宝将来牙齿的发育有影响。可这个给宝宝带来快乐的习惯,纠正起来还真是不容易。宝宝的手指棒棒糖需要戒掉吗?怎么戒?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据调查研究显示,1岁6个月的宝宝中,有19.2%的宝宝有吃手的习惯;3岁宝宝中,有10%的宝宝仍爱吃手;而3岁6个月的宝宝中,保留吃手习惯的比例下降至7.8%。看来吃手的习惯在宝宝当中还真是个普遍现象。

专家告诉你:2岁是个分界点

2岁以下的宝宝吃手爸爸妈妈不用担心

2岁以下的宝宝偶尔地啃啃脚丫子,吮吸小手,妈妈们不用为此太担心。因为,这时宝宝的牙齿发育不会受此影响。宝宝在5~6月的时候长的是虚牙,吃吃小手磨磨牙床并没有什么坏处。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

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人世,外物对宝宝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初到人世的宝宝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大脑的定位系统尚不成熟。因此,把手放在嘴里吃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宝宝再长大一些,手指功能开始分化,初期的手眼协调功能也开始显现了。2~3个月后的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他往往会挥舞着他的手臂和这件大玩具玩得不亦乐乎。当宝宝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则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了。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爸爸妈妈应当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

吃手是宝宝心理发展的需要

宝宝长到2~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很多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咬着小手睡觉。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并产生暴躁、抑郁的不良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在宝宝吃手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绪,吃手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烦躁、紧张,具有镇静作用。强制性的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阴影。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宝宝的行为受到强制约束、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的话,当他长大后将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男孩易具有暴力倾向,女孩则会更爱说闲话,讽刺挖苦人。

总结:两周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没有必要去阻止它。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大部分是一种一贯性的行为,长大后也不大会养成吃手的习惯。爸爸妈妈要做的只是经常帮宝宝洗手,保持宝宝的手部卫生,以防细菌入侵引起宝宝的胃肠道感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与“宝宝爱吮手指的原因分析”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宝宝爱吮手指的原因分析”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做到这7点,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
动起来一起来玩趣味游戏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孩子不听话?可能是大人的错
小宝宝迷上电脑怎么办?
惩罚孩子要掌握的智慧
家庭才是早教最重要的课堂
婴儿真的无忧无虑吗
如何让宝宝成为"万人迷"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家长“
教育孩子千万别大声打骂
父母犯哪些错会让BB"变笨"
看《功夫熊猫》学育儿
与宝宝交流的神奇瞬间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
你不知道的“惩罚”教育
如何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
该花多少时间来陪BB?
别让尊重孩子变为顺从
宝宝总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早教早得太离谱宝宝会糊涂
7种有效惩罚让宝宝更优秀
学习德国的“善良教育”
养育快乐宝宝把握10个细节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适合21-22个月宝宝的游戏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隔辈育儿常遇的10矛盾
不要让孩子过早陷入"竞争"
孩子智力的八次飞跃有哪些?
认识愤怒
别让早期教育成为心理虐待
笑是宝宝智慧感情发展的标志
专家释疑家长的早教问题
智商和情商主要取决于母亲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性早熟造成孩子哪些伤害?
孩子到底能不能“一心二用”?
玩游戏父母参与才有内涵
家长溺爱孩子10大“典型”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奥巴马教子五大锦囊
适合17-18个月宝宝的游戏
预防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观念
外国人眼中“午睡”是奇葩?
多多写信给妹妹暖心解释中秋来源
哪些户外运动能使孩子增高?
揭露五个育儿“伪真理”
美国父母育儿五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