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有何心理特点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新生婴儿有何心理特点

新生婴儿有何心理特点

2015-09-22

新生儿,在许多人看来只会吃奶。睡觉和哭闹,似乎谈不上有什么心理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具有很强的心理反应的发展潜力,在后天环境刺激下能够产生心理活动。

新生婴儿有何心理特点

新生儿在母体内就发育形成了视、听、嗅、触摸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并且具备了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神经通路,可以进行无条件反射。比如,当母亲把乳头放入新生儿口中时,新生儿的嘴立即就会做吸吮动作;当他的鼻孔受刺激时,就会打喷嚏;当抓挠他的小脚心时,他还会缩脚,双手双脚乱蹬。这都说明新生儿具有对外部世界的反应能力,但这种能力是遗传而来的、与人类生存相联系的、固定的本能行为。在此基础上,儿童与环境会建立新的更复杂的联系,进行简单的学习。出生10天左右,在母亲抱起婴儿准备喂奶时,只要一做出要喂奶的姿势,不等乳头放到宝宝口中,他的口就会做吸吮动作。这就说明婴儿在多次吃奶后得出经验,学会了把喂奶姿势与吸吮乳汁的动作直接联系起来。这种条件反射就是新生儿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就是婴儿学习活动的开端。

在这种条件反射形成之前,新生儿的脑机能还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许多先天条件反射是在中脑进行的。出生后几天的新生儿,其大脑虽然在结构上已初具成人的脑的规模,但脑的重量、容积,尤其是脑的机能还远远不够发达,不容易在大脑皮层上形成比较稳定的优势兴奋中心,因此不能够建立刺激与反应的暂时联系。观察证明,新生儿出生后头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睡眠状态,这就是由于新生儿的大脑皮层还不能适应外界刺激物的强度,一般的普通刺激对新生儿来说就是超强刺激了,就会引起保护性抑制---睡眠。

婴儿的肤觉、视觉和听觉等在新生儿时期就都能呈现出来。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外界环境通过这些感觉器官不断地给予刺激。研究证明,缺乏刺激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新生儿是不利的。新生儿也有一种与外界交流、与人交往的需要,对于符合这种需要的刺激会作出积极的情绪反应,这会促进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因此,成年人,尤其是哺育婴儿的父母亲和看护者对婴儿的精心照料和温柔、热情的爱抚都会引起新生儿良好的情绪和反应;安全而又丰富的环境刺激会给新生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智力和情绪发展的环境,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为宝宝一生的幸福成长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与“新生婴儿有何心理特点”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新生婴儿有何心理特点”还看
如何让孩子改正坏习惯?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健康12忌
宝宝的尖叫沟通法
宝宝不开口缺乏学说话的环境
儿化语VS规范语
消除宝宝小脾气有方法
过度的焦虑对宝宝影响深远
宝宝说话迟?家长不用怕!
“引诱”胆小宝宝动起来
关注女儿的幼年成长
该吃手时就吃手
1岁孩子也能听懂妈妈的话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BB恐惧
克服孩子性格软弱的好方法
怎样让孩子喜欢亲近爸爸?
家长需尊重孩子的负面情绪
说话晚的孩子智力有问题?
天热时分爬爬乐
儿童不会玩耍可能是自闭症
让宝宝和家人一起就餐
宝宝为什么不爱洗澡?
这不是1岁宝宝的“坏习惯”
巧妙构设孩子眼中的世界
宝宝无聊的五种表现
心智训练培养BB自控能力
重视婴幼儿的早期语言训练
女孩学得更快
孩子为何那么喜欢天线宝宝?
孩子长大了也变得自私了
爱做白日梦的宝宝更聪明
父亲和女儿--怎样才不逾矩?
从偏爱的色彩看孩子的性格
宝宝学说话家长咋帮忙?
幼儿的语言学习从一岁开始
慢慢靠近分享私密时刻
宝宝为啥常说别人听不懂的话
13个月的孩子脾气还挺大
0-6岁儿童的发展敏感期
学习“雷锋”好榜样
1-2岁宝宝的语言发育特点
孩子对妈妈的依恋需要
妈妈须知:婴儿也会罢奶绝食
怎样正确教会孩子学说话
孩子哭闹都是有原因的
孩子玩“小鸡鸡”不是小事
父母如何给宝宝安全感
0-3岁宝宝稳定情绪有高招
宝宝“反抗期”家长重引导
解读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父母常“嗯啊”孩子学话快
先认识危险,才能远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