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呢?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小孩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呢?

小孩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呢?

2015-09-21

南京某大学女生患抑郁症自缢身亡一事在网络上不断扩散,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据了解,这名女生长期患有抑郁症,一直在靠药物治疗,她在自杀前,预设了微博留下遗言,“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微薄在她身亡后的第二天发出,引起广泛关注。记者在这名女生的微博里看到,女生生前的微博透露出的情绪都是十分悲观和压抑的,但这并没有引起她的亲人和朋友的关注

导读: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也更为迫切。巨大的压力使得小孩抑郁症的出现,而父母如不重视小孩抑郁症的症状,就有可能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所以父母要知道些小孩抑郁症的症状,才能帮助孩子摆脱病魔。

在大部分人眼里,小孩都是纯真和快乐的代言人。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相信,小孩也会得抑郁症。小孩由于身心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一旦出现抑郁症症状会有很大危害。那么,小孩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呢?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可以分为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三组。

一、学龄前期的孩子症状包括: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痛、头痛和疲劳感。儿童极度依附于母亲,害怕与其分离或遭到遗弃。找不到妈妈就立刻用手抹着眼泪屋前屋后搜寻,如有不如其愿时马上烦躁不安,消极自贬的言词屡屡挂在口边,还发生胃痛等躯体不适,缺乏儿童特有的蹦跳欢乐的童真,时时显出暮气消沉的淡漠。特别提出襁褓忧郁症,即频繁地与母亲分开的小孩,在一岁的后半年会有此症,像恐惧、悲伤、爱哭、排斥新环境。襁褓忧郁症患者后期发育不良,对人没什么感情并不喜欢和人接近。五岁或六岁左右会表现得极别扭、暴躁,而且睡不好也吃不好。有的甚至会变得畏缩,表现得愈来愈古怪和喜欢破坏。

对待那些新婚夫妇观察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心理专家特别提醒,孩子最初病症的发生可能因为有个忧郁的母亲。这样的小孩不会笑和不愿意看人,包括父母,他们最轻松的时候不是看到母亲的时候,而是独处的时候。他们的脑电波图跟别的小孩不太一样,如果治好母亲的忧郁症,小孩的脑电波图就会有改善。越大调适越不好,到了学龄儿童时期,就算在母亲的症状得到缓解后仍然会有严重的心理偏差。

二、学龄期的孩子常会过于消瘦,睡眠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并开始用一种缺乏感情的单调的语言讲话。除基本的抑郁表现外,更易激惹、发怒、谩骂。不仅不喜欢自己而且厌恶周围一切。头痛、失眠和厌食并且满面愁容,不善向成人表述内心痛苦感受。学童孤僻、退缩、经常易怒好斗并且无法醒悟自己为何缺乏挚友于愤怒绝望之中,开始扬言自杀,以示威胁。

三、青春期的患者会出现进食障碍、明显的体重增加或减轻、性行为杂乱、药物依赖、对脸上的粉刺过分挑剔、咬指甲直至出血。还会出现愈来愈重的自责、自卑与消极信念。此年龄段儿童经常感到食物乏味、疲惫无力,健忘等认知能力更加糟糕,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最后,失望、绝望,生不如死的心境接踵而至。青春期抑郁患者也会出现与成人患者相似的症状,如自卑、自责、流泪、退缩以及头脑中反复出现有关死亡的念头。

我们可以看到在心理上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存在情感障碍,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甚至自责自残、想死等行为退缩的表现,还伴随一些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学习等行为障碍,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的抑郁表现是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经常哭泣而不易接受安抚,其还伴随躯体疾病,因为患者可能出现大脑整体形态学改变。如侧脑室扩大,脑沟增宽、额叶、基底神经节、胼胝体膝下区体积缩小。

以上就是对小孩抑郁症症状的介绍,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小孩抑郁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抑郁症一定要足够重视,如果抑郁症长期存在会极大的危害孩子的正常成长。只有治愈才能保证健康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与“小孩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呢?”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小孩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呢?”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如何培养23个月幼儿的能力
早教早得太离谱宝宝会糊涂
好方法改变宝宝吸吮手指习惯
孩子爱摔东西家长怎么教?
宝宝吃手的习惯在3岁前改掉
教宝宝学走路
改善BB害羞要做好六件事
“坏妈妈”能带好宝宝吗?
哪些家庭更容易出天才宝宝
如何保持宝宝爱画画的兴趣
适合21-22个月宝宝的游戏
培养宝宝睡眠习惯的6大攻略
音乐教育让宝宝更乖巧
家庭才是早教最重要的课堂
让孩子成为左右脑并重的人
动起来一起来玩趣味游戏
玩游戏父母参与才有内涵
小宝宝迷上电脑怎么办?
用微笑化解孩子的小脾气
早期教育让孩子“学”什么?
发展0-6岁宝宝的记忆力
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尿尿
幼儿眼中的动画世界
家长八大不当行为快快NG!
适合17-18个月宝宝的游戏
家有淘小子家长别掉以轻心
你是孩子最好的语言老师
专家释疑家长的早教问题
培养注意力3招“定住”孩子
家务活能锻炼幼儿精细动作
为你解开宝宝的记忆之谜
高智商的宝宝有哪些特点?
正确对待宝宝的占有欲
小游戏提高孩子模仿能力
什么是宝宝最健脑的运动?
纠正宝宝坏习惯的60秒法则
溺爱孩子导致七大可怕后果
父母5个行为惯出孩子坏习惯
影响孩子一生的十二个习惯
教21个月幼儿玩的早教游戏
培养BB健全人格家长注意十戒
父母育儿不必太教条
两岁宝宝最适合学画画
认识愤怒
父母杜绝7种行为育孝顺孩子
适合23-24个月宝宝的游戏
1岁以上宝宝仍吃手,6招解决
19~24个月:平衡能力更加好
学会了原地跳和踢球
妈妈应常对宝宝说这五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