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次?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新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次?

新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次?

2015-09-21

宝宝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可能都在年轻妈妈没想到的时候就发生了,看着宝宝每天的新进步和惊喜,让妈妈实在不禁为他的无所不能而赞叹!不过,别光顾着开心,还要抓紧充电,学习该如何面对好宝宝更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微笑:情感交往的起点

时间:出生两个月左右

这时的宝宝经常会睁开双眼四处看,一切都觉得那么新奇。当妈妈出现在宝宝面前时,他会注视着妈妈的脸,手脚乱动,甚至会无意识地咧嘴微笑。这是宝宝最初的交际形式,也是宝宝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起点。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当捕捉到宝宝的第一次微笑时,年轻妈妈千万不可因兴奋而忘了和宝宝交流,这时的微笑正是表示他对妈妈提出了新要求:在宝宝醒着时,妈妈应经常出现在他面前,微笑着对他讲话;还可以利用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如红、黄色的气球,充气的彩色塑料玩具,花手帕,小铃铛等引逗宝宝,使他心情愉快。宝宝手舞足蹈的反应会使身体各部分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同时也加深了与妈妈的感情。经常与宝宝进行这种情感交往,对宝宝身体、智力、心理的发育都非常有益。

第一次发声:理解沟通的开始

时间:出生4~7个月

这时宝宝给人的感觉更有趣,咿咿呀呀地整天叫个不停,表情也更丰富了。无论听到什么声音,他都会试着去模仿,学着利用舌头不断地实验和练习,享受其中的乐趣。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听到宝宝的第一次发声或说出第一个词时,妈妈可乘机与宝宝做发声游戏:当他咿呀乱叫或咯咯直笑时,跟随着重复或模仿,会激起宝宝更大的兴趣,令他继续尝试发声。当他发出啊啊、嗷嗷之类的韵母时,妈妈可在前面加上声母示范,如当他说啊时,可以教他念妈、爸。婴儿期儿童心理特点

妈妈还可以把宝宝日常接触的物品拿给他示范发音,节奏放慢些,重点词予以重复,并作适当间隔,给他学习和回应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对宝宝说话不必总是用儿语,正常语音能使他更早学会正确的发音。

第一次摔跤:面对困难的态度

时间:1岁左右

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会坐,6个月会爬,9个月就该走路了。宝宝在妈妈的指引下,靠着墙或者扶着凳子开始慢慢学习走路,却总是歪歪扭扭,稍不留神便摔倒在地,哇哇大哭。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很多妈妈会赶忙跑上前,心痛地将孩子抱入怀里又亲又哄。其实,从宝宝第一次摔倒开始,妈妈就应该狠狠心不去抱他,而在旁鼓励:宝宝,快自己爬起来,你真棒!实在不行时再帮一把,扶他起来。有了这样的第一次,下回不管摔得多厉害,宝宝都能自己爬起来。日后遇到比摔跤更需要独自应付的事情时,也要让孩子记住我能!我会!我很棒!用情感和科学呵护宝贝

第一次发现:接受新事物的开始

时间:10~18个月

宝宝已经可以摇摇摆摆走路,离开妈妈的视线了,这时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那么新奇。趁妈妈不注意,宝宝拿了茶几上的几张扑克牌,翻过来转过去地琢磨,按一按,咬一咬,然后兴冲冲连跑带爬来到你的跟前,举起牌高兴地啊啊叫个不停。宝宝5种不雅走路姿势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妈妈要尝试着从宝宝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新发现。如果宝宝把扑克牌含在了嘴里,不要立刻惊叫:哎呀!脏死了!快扔掉!最好轻轻地蹲下告诉他:宝宝,这叫扑克牌,是爸爸妈妈用来娱乐的,你长大后也可以玩,但不能放在嘴巴里哦。然后顺势把扑克牌从宝宝嘴里抽开。有时间的话,妈妈还可以将扑克牌一张张摊开,从颜色和数字上教宝宝分辨。过于成人化的理智,往往会打击宝宝的好奇心,成为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性的隐形障碍。和宝宝一起分享他的发现,宝宝才能在不断的探索展示解说之中,接受和学习新的东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新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次?”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新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次?”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宝宝洗手除菌最好选择肥皂
给孩子选塑料拼图别太鲜艳
聪明爸妈不强制宝宝“分享”
给父母一张关于BB成长的地图
新生宝宝护理的10大禁忌
隔代育儿冲突--宝宝谁养
看各国性教育有何不同
孩子,在“问题”中成长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无理要求
给孩子立规矩当心五大陷阱
刘墉:不做虎爸做弄臣
孩子的天赋如何关注和培养
育儿和种树是一样的道理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不要用“否定”来教养孩子
男孩女孩的五点教养区别
当BB看到性爱镜头,这样回答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85后父母的草根育儿经
1-3岁宝宝各阶段发育特点
自由的早教让孩子轻松成长
要让孩子听话不要用“绝对”
呵护小宝宝眼睛的五大行动
测试轻松鉴别宝宝“对眼儿”
日本老太的“超级育儿法”
学会给不到2岁的宝宝讲道理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中国常见的九种错误家教方式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孩子的教育首先从母亲开始
早期阅读,从胎教开始
3要点助你选择家庭早教套装
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
一岁半前BB能力和猩猩差不多
诗人沈睿写给天天的满月贺信
爸爸别错失孩子的成长瞬间
令人惊讶的新生儿原始反射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
教育,不能让“情感”走开
迎接孩子的一岁
怎样安排孩子的大小便训练
培养逻辑思维塑造天才宝宝
父母需掌握哪些教育智慧?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孩子早教需注意“因龄施教”
宝宝会走后的早教重点
0-1岁宝宝亲子早教游戏指导
早教:善用“生活元素”
别把孩子当“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