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磨蹭蹭11个理由 家长该对症下药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孩子磨磨蹭蹭11个理由 家长该对症下药

孩子磨磨蹭蹭11个理由 家长该对症下药

2015-09-11

十个孩子倒有9个让家长抱怨磨蹭的,孩子为什么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家长该不该帮孩子改掉这样的坏习惯呢?

孩子磨磨蹭蹭11个理由 家长该对症下药1

No.1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吃饭,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会明白这许多,当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No.2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儿明显的比其他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正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想办法慢慢改变。

No.3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个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No.4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No.5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No. 6 比较胆小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呆一些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也会慢吞吞的。比如,有的孩子不愿与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相处,而希望和爸爸妈妈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学的路上,他的动作就会变得特别慢,以此来延长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No.7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No.8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No.9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No.10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No.11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孩子磨磨蹭蹭11个理由 家长该对症下药”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孩子磨磨蹭蹭11个理由 家长该对症下药”还看
孩子的心理健康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培养让孩子受益的学习习惯
因为我们的“无知”影响孩子的健
少儿心理启发
猜你喜欢
十种溺爱方式毁掉孩子一生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1个月大婴幼儿智力开发
1岁前宝宝智慧教育大行动
扔摔玩具也是一种学习
王雅明:家长怎么配合幼儿园的蒙
父爱当“潮”!奶爸日记很流行
孩子太听话会失去其自身动力
王雅明:特好动的孩子怎么管?
王雅明:孩子胆小怎么办呢?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里
早产儿的智能发育追赶计划
自信的女孩更漂亮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王雅明:宝宝变得不爱说话了?
对宝宝谈钱父母之“三不要”
解析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晚点上学,是给男孩的最好礼物
宝宝早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王雅明:1岁前的早教机构怎么选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早教“软肋”:仅4%父亲参加教
小心兴趣班认孩子没了兴趣
专家断十大婆媳育儿家务事
不要本末倒置,成人比成才重要
谁决定了你的教养方式?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家教体验:寒假是亲子关系“修复
孩子过早骑车易患“童车病”
孩子最大的三个天性,您了解吗?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王雅明:早教班宝宝不配合老师
时尚育儿:情商第一智商第二
培养入眠好习惯同房不同床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急脾气慢性子,不同性格教育法!
早教的3大误区,你知道吗?
只为春节露两手2岁宝宝“狂”背
父母通病!和宝宝说话五大忌
体罚孩子,只会“两败俱伤”
“放养教育”教育的回归
孩子,宠或者不宠
兴趣班为何竟成了“负累班”
规划早教平凡中见真知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王雅明:怎么建立孩子的秩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