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2015-09-06

导语:6岁的儿童已进入学龄期,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学校生活。而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水平能否适应学校正规、有系统的学习?此时的教育重点放在哪里?都是家长应该预先考虑的问题。

6岁儿童的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90%(而6岁时体重只达成人体重的1/3)。大脑不仅在形态上发育迅速,其功能也日趋成熟,这就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身体基础。

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

在思维方面: 有些6岁儿童已经具备了归类的能力。比如同样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猫。3~4岁的儿童因为一般都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概括其外部特点,所以他会说猫很小,有黑色花斑。这是指他看见过的某只猫。而5岁左右的儿童的回答:猫会抓老鼠。能凭借猫的某些特征进行概括。只有6岁的儿童会说:猫浑身长着毛、有胡子,喜欢吃鱼,会抓老鼠。 这个例子说明儿童到了学龄前期的晚期,儿童的思维已由初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仅考虑到了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认识其内部特征和内在联系并进行概括,这为入学后语言、文字的学习做了准备。 观察、注意、记忆: 3、4岁左右的儿童的注意、识记都缺乏自觉性、目的性,因而表现以无意注意及无意识记为主。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逐渐能够按照成人指导的活动和任务来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到了5~6岁时逐渐发展了有意注意、有意识记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能力,这些能力均有益于入学后的学习。

语官: 6岁儿童约能掌握3500个词汇,量词的正确使用率显著高于5岁儿童,副词的应用不但更经常也更多样化、更准确,能恰当地使用根本、简直、大概、永远等副词,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鲜明。对代词、助词的运用比以前更为得当。由于词汇和句子的质量有显著提高,在讲述事情时内容更丰富、句法更正确、语言更连贯、层次也更清楚。此时能把1套3~5张的图片。按情节顺序做出正确排列并进行有头有尾的叙述,使听者能领会。出声的自言自语开始减少,逐渐向内部言语(无声言语)过渡。有些6岁儿童能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书面言语。开始识字。

数概念: 大部分6岁儿童能掌握20以内的数概念,能按成人的要求从一群物体中取出20个。能将1~10的阿拉伯数字依正确顺序排列起来并开始能够不依靠实物运用数字做10以内的加减运算。 时间知觉:对一周的时序基本都能掌握,在辨别今天、明天、昨天的基础上,开始延伸到能辨别后天、前天、大前天。最难掌握的是认识钟点,只有很少数的6岁儿童认识钟表,会报出时间。

空间知觉: 大多数6岁儿童能以自我为中心。正确地把自己的左右方位和词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最初的左右概念,但常常只限于自身的方位。而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方位。

社会性发展: 6岁儿童的游戏更有计划性,喜欢用简单的工具,如滑轮、横杆等来玩建筑性游戏,也开始玩用言语推理的游戏(猜谜语);能自己选择朋友,当小伙伴出现困难时,会加以安慰并给予帮助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愤怒、快乐及爱等,而在游戏中发生的争执,一般都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不需成人监督。 6岁儿童开始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拟定一个目标去实行,如制定一个每晚不需提醒就刷牙的目标,然后自己画个图表。每天做到后就打个钩,定期检查。父母应对儿童按目标执行的行为给以鼓励。

生活自理: 6岁儿童除了基本上能够生活自理外,还能在家中及幼儿园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能够独自去邻居家及旁边的商店;懂得过马路时先看红绿灯及两边,要走斑马线;认识男女洗手间的标志,选择正确入口;坐车会主动系上安全带。 每个儿童在即将上学时会表露出兴奋和向往的情绪,但其中又会夹杂着一丝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如何帮助和引导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每一位一年级教师和家长的社会责任,因为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园到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小学,对6岁的儿童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转折,老师和家长都应以最大的爱心和耐心,引导儿童顺利进入小学生的角色。带领他开始在教师的教导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6岁儿童心理过程的发展”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让宝宝在家即可拥有全英语环境
隔代教育必须纠正的那些误区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儿童学英语启发兴趣更重要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复杂
玩具噪音会损伤宝宝听力
注重提高孩子“体商”
别忽略宝宝体商培养敏感期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男宝女宝大不同做合格的“守望者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
走出孕育“神童”的误区
三个爸爸的育儿经
教育路上你是第几层父母?
脸型也能反映宝宝智商
宝宝扔摔玩具也是学习
家庭教育父母要不要统一战线?
早教误区,家长你有木有?
涨姿势:男孩节的习俗你造吗?
美术班害了孩子吗?
世界名人与蒙台梭利
让孩子吃苦受累的好处有哪些?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教你如何读懂婴儿的肢体语言
伊顿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宝宝认字,怎样教才是更好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早教的原则妈妈们都知道了吗?
让1岁的宝宝疯狂爱上英语
最好不要让婴幼儿看电视
早期教育注意四个误区
体商,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石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幼儿英语学习窍门先游戏后开口
儿童智力认识的三大误区
孩子上早教要防被“忽悠”
瑞典幼儿园里的“强盗逻辑”
依赖书本将扼杀孩子创造力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论“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与错
儿童成长不可缺少运动
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要进行
出生时间决定宝宝性格?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日本培养天才的13绝招
5个特征说明孩子被宠坏了请立即
如何让宝宝感受音乐节拍
国外教育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