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享受快乐足球_游戏玩具-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游戏玩具 >让孩子享受快乐足球

让孩子享受快乐足球

2014-03-04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对成人而言,能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精彩的比赛就足以让他们亢奋无比,但对宝宝而言,只要能踢上一脚两脚就足以使他们体验到足球的无穷魅力。因此,生活中,父母和孩子可玩一些足球游戏,让他们在盘带和射门中提高身体的各项素质,说不准一个未来之星就可能出在你家噢。

游戏准备

目的:了解足球的场地、装备、器材、人数等有关知识,培养孩子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为中国足球的腾飞储备生力军。

方法:父母通过电视、图片等形式向孩子介绍有关足球的知识。当球员进球后,可和孩子玩庆祝游戏,让他感受胜利的喜悦。如:父母和孩子双手击掌后欢呼;父母和孩子双手击掌后扭胯,轻轻撞击臀部;父母把孩子抱起后向空中抛起接住;父母和孩子并排站立双手前伸做摇篮动作。

游戏1:红绿灯

目的:熟悉球性,提高孩子用脚控制球的能力和视觉、听觉反应能力,提高孩子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方法:模仿交通指挥员,先由父母手拿红、黄、绿色的小旗或物体,父母举起绿旗时,孩子用脚带球走或跑;举起黄旗时,孩子用脚停住球,原地双脚交替踩球;举起红色旗时,孩子用脚把球停下。孩子和父母可轮换做交通指挥员。

延伸:可用口哨代替小旗,吹一声为绿灯,两声为黄灯,三声为红灯。

游戏2:传接球

目的:学习用脚传接球,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孩子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也会逐渐得到增强。

方法:父母和孩子相距3米对立站立,一方用脚内侧传球给对方,另一方用脚把球停下。

延伸:可在两人中间放一个拱形门,或由爸爸、妈妈站在中间张开双脚,球必须从门中间滚过。

游戏3:老鼠偷蛋

目的:练习用脚运球,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培养孩子做事专注的习惯。

方法:在出发点划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作为“老鼠的家”,把球放在相距8米的地方,父母发出指令后,孩子把球用脚运回“家”。第二次由家长运球,距离为10米。谁用的时间少则为胜。

延伸:

1、可连续运3-5球,看谁用的时间少。

2、可在“回家”的路上加一些障碍物(如拱门、可乐瓶),要钻过或连续绕过这些障碍物方可回到“家”。

游戏4:百发百中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让孩子享受快乐足球”相关文章
学会这样玩的孩子,情商都很高
3款小游戏,提高宝宝追视能力
适合0~2岁孩子的亲子游戏
玩具“奥斯卡”单品:银辉“变色
9种小游戏,宝宝越玩越聪明
看过“让孩子享受快乐足球”还看
小时候的爸爸也爱玩——滚铁环、
适合宝宝的床上亲子游戏
有没有让孩子不沉迷电子游戏的方
不用昂贵的早教班在家就可以进行
在游戏中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宝宝春季出游安全8大注意
家长常见的教育矛盾心理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7个教育
父母应怎样保护孩子的面子
不要将孩子“看透”
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
咋培养出善表达情绪的男孩
5个高招解决老人带BB问题
妈妈如何读懂宝宝的手语?
孩子争强好胜家长该怎么办
十大容易被忽视的早教误区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六件礼物
"拯救男孩"更要拯救教育
"恐吓"会抹杀BB的快乐天性
该不该"穷养儿子富养女"?
亲子8招让孩子倾吐心声
孩子错了小声教育更有效
三岁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办?
做“虎妈”or当“猫爸”?
父亲当甩手掌柜坏处多多
治疗孩子的“情绪低潮病”
生活化早教更益BB身心
学会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4大伤害别强迫孩子"分享"
家长炮制早教支出省钱秘笈
当妈偷看我日记时……
从日本地震看日本防震教育
别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
8个关键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宝宝学做人永远比成才重要
你是“会”说话的家长吗?
美丽烦恼:BB相貌该不该夸
你的爱是孩子的陷阱吗?
真正母爱是放下自己爱孩子
80后悄然流行"拼养"孩子
懒妈妈的三大育儿法宝
外国趣味早教大盘点
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爸妈是宝宝“生”出来的
徐国静:妈妈这样做宝宝就聪明
家庭体育锻炼的三原则
我觉得做小孩真的挺难
五种妈妈伤害宝宝最深
别让规则在亲子间筑起心墙
不了解孩子会伤害孩子
容易毁掉孩子的“七大狠招”,你
父母对孩子的爱竟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