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让孩子智力发育更全面!_教育早知道-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早期教育,让孩子智力发育更全面!

早期教育,让孩子智力发育更全面!

2018-08-30

早期教育,让孩子智力发育更全面!  1

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

1.供给充足营养促进大脑发育

儿童智慧的发展与大脑的建构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人类的孩子和其他哺乳类的后代是不一样的,人是在大脑不成熟的状况下出生的,父母的基因搭建了孩子的基本建构。孩子的营养(包括孕前、孕期以及出生后)、孩子出生后经历和体验决定着大脑的结构。如果我们早期教育做得好,孩子的营养给得充足的话,他所经历的事情越丰富,他大脑就会塑造得越精美,孩子就会越来越聪明。

2.早期教育有助于大脑的塑造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是处于一个安静的、黑暗的环境,他大部分的时间是处于睡眠状态。他听到的是妈妈的心跳声,胃肠蠕动的声音,大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声音,还有妈妈的说话声音,其他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睡觉。孩子出生以后,其大脑内的神经细胞需要不断增殖,自身肥大和功能的健全,营养和支撑神经细胞的神经胶质细胞也需要不断增殖、自身肥大和功能健全。

同时孩子马上面临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比如看到的各种颜色、听到的各种声音,闻到的各种气味,尝到的各种味道,触摸到的各种不同质地的物品……所以大脑内就必须要建立更多的神经通路,来获取这些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或者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

如果我们早期教育做得好、营养给的充分,那么一个神经细胞可以长出上万条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又可以和上其它成千上万的神经细胞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致密的网络来应对外界的信息,并让机体及时做出反应。大脑内的神经通路越致密,孩子所经历的事情越丰富和复杂,孩子就会越聪明。

3.神经髓鞘化使婴儿神经传递更快更准

当神经细胞从传入神经接受信息以后,会对这个信息进行处理,然后把处理的结果通过传出神经通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细胞或者是机体的某个器官做出反应来,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可能传递的速度过慢、或者传递错了神经通路,或者造成传递信息泛化,所以在传出神经的外面包裹了一层层的物质,才能做到神经细胞分工明确,传递的速度更快、在传递的过程中不至于丢失或者传递错了路线。这种包裹的过程在医学上就叫神经髓鞘化。孩子出生时已经完成了50%的神经系统髓鞘化(主要是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出生后到3岁继续完成70~80%(主要是高级思维和高级情感)。

如何发掘和培养孩子的特长?

1.给孩子修剪神经突触

孩子出生时大脑内大约有50万亿个的神经细胞的连接点(医学上称为突触),到了3岁暴涨20倍,所以3岁前也是孩子一生中学习速度最快的3年。但是随后过多的神经连接有可能使得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就要减慢,于是就要对神经突触进行修剪

2.修剪突触原则:优胜劣汰、用进废退

修剪的原则:“优胜劣汰”“用进废退” 即:依据孩子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决定使用机会多的突触被永久保留,并且逐渐强大;使用会少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突触的修剪一般从8、9岁开始,到14岁就修剪结束达到成人的水平。当某项技能的突触修剪完毕其发展关键期就结束了。

3.修剪神经突触激发孩子的

突触的修剪对儿童发展潜能是极其重要,因为当孩子每一个第一次出现都可能预示着一种潜能的初现。以后每一次的体验或经历都会强化大脑内的神经连接,而每一个被强化的连接都将可能成为孩子大脑的永久构建部分。而潜能就会被激活成为孩子的一种特殊能力。

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

1.抓住儿童发展关键期

神经修剪的过程同时也是是孩子发育关键期,孩子在这个时期学东西非常快,但是一旦修剪完毕,就是发育关键期结束了,我们再想让孩子掌握这个本领或者技能的话有可能就掌握不了了,有可能学习时间就比原来多得多。所以要强调孩子相应的技能应该在发育关键期内进行相应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善于发现孩子特长潜能

家长的陪伴对孩子成长有重大的意义,同时需要家长理解并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积极的、情感安全、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通过各种感官亲密接触大自然和其它各种事物,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经历:陪伴中及时发现孩子特有的“第一次”,鼓励他反复学习和体验,成为一项永久的“技能”保留下来。

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提供各种玩具、游戏、用模仿“现实世界”的任务来鼓励孩子们主动操纵物体时,帮助他们掌握发育过程中的应该学会的技能,掌握自我服务的本领以获取和体会掌握该技能的经历。鼓励孩子多与小朋友交往、合作,学习并提高交往的技巧;在陪伴中及时发现精细动作发育迟缓的孩子,及早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及时给予干预,不要错过发育的关键期。

早教为什么要早

早教给家长提供如何陪伴孩子,如何互动的育儿方法。

▌ 以前,我看到孩子乱扔东西,本能的觉得是孩子调皮。现在明白,其实这是孩子空间敏感期的表现,孩子通过“扔”来感知生活的空间。

▌ 以前,我看到邻居的小孩子哭着闹着要整个苹果,自己却明明吃不完,觉得孩子难伺候。现在明白,其实孩子是在感官的敏感期,他是在追求视觉上的完美。

为什么我们在成年后会忘记3岁前发生的事情,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婴儿期记忆缺失这一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并非真的忘掉了这些事情,而是由于个体对性和攻击冲动的压抑,把早期的记忆存进了大脑的另外一个地方,也就是潜意识,因而将童年的记忆阻断在了成人的意识之外。

也就是说,成人之后,我们不能从大脑中提取到3岁以前的记忆。

3岁前的记忆能被唤醒吗?

有些人认为:3岁前的婴儿是有短期记忆的,而且能记住很多东西,但是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婴儿不具备外显记忆,发生在该阶段的时间无法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因此无法被换回。

也有些人认为:婴儿的记忆如同“快照”,这些感觉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找到靠近的方法,只要能找到正确的途径,就一定能唤醒这些尘封已久的记忆。

3岁之前发生的事情到成年后会忘记,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3岁前的记忆是模糊的,但感觉却是清晰的。当一件类似的事情发生时,这种感觉有可能被激活,甚至会左右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因此,虽然3岁前的某些记忆消失了,但是对人们认识事物、感知世界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

我们提倡的早期教育,是对视、听、触、味、嗅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是对记忆认知、行为习惯、语言情商的锻炼,是对自立能力、探索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

或许你已不记得自己曾经吃过哪些食物,但每一样食物都为你的成长提供了能量;或许孩子在长大后不会记得指导过他的启蒙教师,不记得背诵过多少儿歌、故事,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诸如:感统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对事物的基本认知能力将伴随一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早期教育,让孩子智力发育更全面!”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早期教育,让孩子智力发育更全面!”还看
教育指导: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
教育指导:孩子早期教育15项重
教育指导:宝宝早期教育三个方向
教育指导:早教启蒙班的正确打开
教育指导:让宝宝在学琴中感受快
猜你喜欢
孩子们为什么爱看电视呢?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七大教育
家长“吓唬”孩子会影响是非观
选择使宝宝更聪明交流方式
如何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父母可多用颜色刺激宝宝视觉
国外家长谈是否需给孩子设限
7月13日:分享幸福
1岁前宝宝6个成长把关
警惕学步车造成“揠苗助长”
BB乱发脾气爸妈别用八个笨招
家庭是塑造人类性格的工厂
7月13日:剖宫产前·降临人间
巧妙利用身边实物开发宝宝智力
宝宝0岁是教育的好时节
深秋孩子切莫给“捂”过头
从容育儿法教你哄宝宝入睡
想宝宝变聪明爸爸必做十件事
给宝宝纠错拒绝伪沟通
婴儿过早学站立易致罗圈腿
与2至3个月大的BB如何沟通
荷兰夫妇育儿经:爸爸育儿不甘人
BB色彩启蒙爸妈掌握3大行动
不可以强迫孩子过早学技能
小婴儿的玩具“其乐无穷”
冬天谨防宝宝患上“暖气病”
增强宝宝免疫力6大妙招
冬季宝宝室内室外穿衣有讲究
教你正确为宝宝挑选冬衣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成为竞争强者
家长对孩子最佳的奖励方式
八种愉快的家庭教育方式
游戏:小小万事通
如何让孩子自我控制
宝宝在玩耍中练习各种技能
解析小宝宝看电视的利与弊
细品早期的成长礼俗
从容育儿法有哪些好处?
早教与孩子之间不能不说的秘密
适合周岁宝宝的教育方式
宝宝为什么不能冬天断奶?
游戏:排队滑滑梯
教育小男孩需注意那几点呢?
婴幼儿早教常见的十大误区
聪明孩子都有“贪玩”老爸
名人育儿:看崔永元怎样教育女儿
冬衣太厚实导致宝宝长得慢
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方法
莫让早期教育“伤”孩子
宝宝0岁教育好时节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