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知的狐狸法则,你可以试试!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长必知的狐狸法则,你可以试试!

家长必知的狐狸法则,你可以试试!

2015-07-09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过度”关心孩子的家长,他们帮孩子穿鞋、替孩子收拾玩具,家长热心往往办了坏事。因为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没法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果您家有这样的情况,那赶紧跟着小编来学习“狐狸法则”,帮助孩子改变!


什么是狐狸法则?

一个寒冬,狐狸富来普和莱拉相爱了,生了5只小狐狸。一次觅食时,莱拉不幸被夹子打中而死去,富来普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他没有像母鸡孵小鸡那样把孩子们保护在身下,而是让他们自己出去独立生活。

因为富来普知道,没有谁能养他们一辈子。后来,小狐狸们长大了,学会了如何生存,也变得更加健康强壮。这就是大自然中普遍流传的狐狸法则:爱孩子,就要让他独立。

案例重现

5岁的萱萱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可是生活老师却发现她的依赖性太强了,凡事都要喊老师帮忙。吃饭要老师喂;午睡要老师给她脱鞋、脱衣服;就连上卫生间也离不开老师……每当生活老师说让她自己做时,萱萱总以“我不会”为理由而拒绝。

后来,生活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萱萱的家长,萱萱妈妈听了,无奈地说:“有一阵子,萱萱遇到事情总要自己做,我嫌她烦、动作慢,就替她做。现在可好,懒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帮忙,想让她自己做,她简直一万个不乐意。”

原因分析

故事中萱萱的表现,原因就在于家长没有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来做”,没有让她养成独立的习惯。从心理角度说,“自己来”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角度说,“自己来”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理及自信心。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是对孩子的一种真爱,而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则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最大障碍,只会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吃尽苦头。

专家支招

1、改变爱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来”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表现在细致周到的照顾上,并事事代劳。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在不经意间剥夺孩子动手学习的机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所以,家长要改变爱的方式,给孩子机会学习,注重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

2、确定适当范围,支持孩子“自己来”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必须支持他自己做,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自己来”的范围,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者嫌麻烦。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又增强了他的自理能力。

3、耐心指导教会技能,让孩子可以“自已来”

由于孩子年龄小、能力差,尝试“自己来”的时候往往会搞得一塌糊涂,这时父母应耐心指导,做好示范,切不可横加指责,否则孩子极易养成胆怯、消极、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4、及时督促表扬,让孩子愿意“自己来”

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父母应关注他做完这件事,不要让其他事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且事情做完后还应及时评价,尤其要多给正面的赞扬和鼓励,才能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同时,父母还要适时提醒孩子,督促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家长必知的狐狸法则,你可以试试!”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长必知的狐狸法则,你可以试试!”还看
有意识打造宝宝的男子汉气概
外国的孩子假期都做些什么?
家长选择早教班5注意
好品味是最好的家教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猜你喜欢
加拿大的早教体验之旅
张学友教育孩子离不开惩罚
养育出色宝贝儿的四大策略
多看1.5行,智力更领先
外国父母培养领袖儿童的秘诀
宝宝精力过剩妈妈有六招
你是否步入教育孩子的歧途
婴儿早期教育专家有妙招
日本孩子防诱拐训练
一个国际家庭的早教经
早教到底要多早
美国家庭教育的12个法则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应答者
别急着帮助孩子
华人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日本的“魔鬼”式儿童教育
于丹:训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七:赞扬
“懂”和“不懂”的区别(下)
蒙特梭利和公文教育哪个适合你的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六:合群
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
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无情
请给宝宝一种简单的生活
荷兰夫妇育儿经
孩子触网不要一味拒绝
家长必看:教育孩子的六种错误态
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白玛琳博士介绍
自我控制成为美国教育内容
儿童的七种天性之二:模仿
向比尔盖茨学习“坏孩子思维”
做孩子生命成长的引导者和导师
“丢女教育”不可取
远离八种行为不做失败家长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让孩子从跟随者到领导者
伊顿集团董事总经理王伟介绍
创造性早期教育从经典入手
“懂”和“不懂”的区别(上)
怎样解决宝宝认生的问题
13个教育难题,13个怎么办(
调皮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家长必看!“爱”可能毁了孩子的
如何让你的孩子爱上学习
警惕对孩子的“情绪暴力”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叹息?
挫折教育是孩子的不当刺激吗?
男孩调皮不爱学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