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

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

2018-03-19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不多不少的有些行为爸妈是不能理解的,那肯定是爸妈不知道孩子在各时期存在着的敏感期。很多爸妈会误以为是孩子的不良习惯,因此而责怪孩子,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宝宝的成长的喔!

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1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一)

0-1岁宝宝:口腔和手的敏感期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两岁宝宝:物权意识的敏感期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

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二)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注意1: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

注意2: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三四岁孩子: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比如看光碟不能被打断;大人不能将衣服搭在臂上;上楼梯时不能大人先上,否则必须退回来;有客人来访,听到门铃声必须是孩子来开门,如果成人开了,他会哭着要求大人出去,重新再开一次;剥糖时孩子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孩子会愤怒地扔掉它,要求重来一颗……

宝宝成长的敏感期(三)

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很多家长难以理解儿童的执拗。当成人不能保证儿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时,儿童必定受挫。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这时爸爸妈妈的婚姻关系显得异常重要,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你们的婚姻是幸福的,孩子就会去模仿,会感受到这份美好。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渡过,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的N个敏感期行为 你懂几个?”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应该被“Pass”的八大幼儿教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这些无心的育儿错误你犯了吗?
亲子教育易忽略的七方面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家庭早教究竟该如何开展?
幼儿学英语的意义是什么呢
要让孩子学理财父母得先学
儿童的意志力如何形成?
孩子6岁前不宜学写字
受过胎教的宝宝会更加聪明
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
如果爱怎样爱
孩子不认错都怪教育方式惹祸
英文成学前儿童必修课?
透视新生儿5种有趣“潜力”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谈童年成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男孩子的缺点大多源自父亲
让孩子学会“浪费时间”
犹太人独特的育儿方程式
哪8种做法会让孩子成绩差?
全职奶爸更易培养出天才宝宝
1到3岁的孩子如何成长
家庭早教问题大调查
专家:爸爸的育儿经
让宝宝独睡父母容易犯3种错误
蒙氏解读触觉敏感期
婴儿在子宫里就开始学说话了
生活处处有教育
不利于宝宝成长的12大早教误区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
绘本阅读四个误区爸妈要避开
这些年我们错信的育儿真理
父母注意:一句话会让孩子变笨蛋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中国式早教
中国式育儿的十大致命伤
这些年,我们相信过的“育儿真理
炸弹妈妈不利于孩子的人格塑造
爸妈莫急这些事宝宝不用太早会
父母必知:要给女孩上自我保护课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智力
宝宝听力发育特点妈妈们知道多少
育儿中的七个错误习惯
研究显示:“7岁看老”有道理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专家呼吁:树立科学早教观
早教五个方面,父母投入越早越好
影响孩子一生的15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