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

2018-01-20

上周末陪娃上早教课,看到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惊恐地拽着妈妈的衣服,哭着求着不愿意独立进教室上课。虽然在这个年龄这种情况很常见,但哭得如此撕心裂肺又惊心动魄的宝宝,还真是头一次见到。

于是这位妈妈只得抱着孩子在课堂外面安抚她的情绪,试图让孩子安静下来。待女儿情绪稍微缓和一些,这位妈妈一脸懊悔地跟我说:“唉,都怪我,孩子太缺安全感了,与我以前的做法有很大关系!”

她说:女儿大概三四个月的时候放下就哭,抱起来就好。老公嫌她惯着孩子,这样下去大人受不了。后来她就听信了一种说法“孩子多抱才会坏”,就开始刻意训练孩子。

每当女儿哭了就任她哭,当妈的硬挺着看着表,等10分钟之后再抱,有的时候,不到十分钟孩子就哭累了睡过去了,就感觉这个方法有效。

就这样慢慢的,孩子不用抱不用哄自己能入睡了,但是新的问题也来了——孩子越来越没自信、没安全感。

以前大人陪着上课的时候,她家孩子就得死死拉着妈妈不放手,老师让她上前去体验个活动,她也死活不上去。现在该独立上课了,别的小孩可以很快过渡,而她家小孩每节课必哭,至今都2个月了,没能进去独立上过一次课。

现在想想,真是无比后悔当初的做法!

完全理解那位妈妈的心情。但凡当妈的在育儿道路上踩过雷,每每回想起来都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巴掌。更何况,这不过是当初只要多一个抱抱就能解决的事儿……

可当初,我们为何会那么执迷不悟,迷信这些不抱不哄的魔鬼训练法呢?

原因大概是:我们太着急了。

马伊琍曾经在微博上悔不当初地写道:

她在大女儿爱马一岁多的时候进行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夜里总会醒来哭着拍手求抱抱,而她就固执地不去抱,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任凭孩子哭着再次睡着,大人孩子都饱受煎熬。

只因为,当时一本英国著名皇家育儿师的书十分流行,书里严格规定了出生后孩子各阶段的吃奶睡觉作息时间,并要求哪怕早上六点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果断拉开窗帘把孩子弄醒,晚上入睡前要求妈妈面无表情不许说话,不许跟孩子有任何眼神接触,以防孩子兴奋。作者言之凿凿地说,只要严格按照她的方法训练,基本都可在满月时就睡整夜觉!

马伊琍反思到:“这是多么可笑的目标啊!只要是个人,总有一天都会睡整觉,自己亲生的宝贝,在他最弱小最需要你的时候拥抱他安抚他即使夜不成寐,相比他漫长的一生不值得吗?”

于是老二出生后,她未经任何训练,哭就抱,饿就喂,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大人孩子睡得无比踏实,老二满一岁就已自然睡整觉也不吃夜奶。“想来六年前的那些夜晚,我到底在急什么呀!”

是啊,急吼吼地训练孩子不哭,训练孩子满月睡整觉,拿着“三翻六坐八会爬”的时间表对照孩子的表现……都是因我们太着急了,孩子稍微做不到,就认为这是“缺陷”,是“毛病”,是“习惯没养好”。

可是想想看,一个小婴儿爱哭爱闹求抱抱不是正常的么?几个月大的小宝宝睡不了整觉又算什么“毛病”呢?

我们对孩子的焦虑与着急,掺杂了多少妄图省事、期盼速成的浮躁啊!

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2

记得有位育儿专家说:

经常哭的孩子和不大哭的孩子都是天生的;

抱的习惯也并非是随便养成的。感受性强的孩子,对其他孩子感受不到的刺激也会感到不快;

还有表现欲强的孩子,会把自己的不快,用大声哭泣表现出来。

不爱哭的孩子,怎么抱也不会养成毛病;天生爱哭的孩子、不抱就哭个不停的孩子,也绝不是育儿上的失败。

很多妈妈怕孩子养成让抱的习惯,从婴儿很小开始就尽量不去抱他,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婴儿的运动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抱起的婴儿因想看东西,就要使用颈肌支起脑袋和脖子,同时用到背、胸和腹部的肌肉来挺直上身。如果真按照那些魔鬼训练去训练婴儿不求抱,那无形中就会少了很多对婴儿运动能力的锻炼。

更何况0-1岁之间是人建立安全感的基石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是非常无助的——不会说话、不会表达,除了哭之外没法用任何方法引起注意。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对孩子的哭闹给予立刻的回应,他才会慢慢建立起安全感和对世界的信任感。不抱不哄任由他哭到嗓子哑,只会让他留下心理创伤,成年之后用多少依恋关系或许都弥补不了。

所以,请放松自己也放过孩子,在心里对自己说:“孩子你慢慢来!”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抱一抱,告诉他,爸妈爱你,永远做你的坚强后盾。

“自闭症离孩子只有一个抱的距离。”这句话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细细想来——

人生那么长,多许孩子几个抱抱又何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与“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抱抱又何妨?”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别着急让BB上学
怎样提高宝宝的自信心
爱美妈给1岁女儿做双眼皮
爸爸影响女儿择偶标准
孩子品格教育四步曲
父母最好不要说反话?
妈妈8行为夺走BB幸福
亲近大自然能使宝宝变聪明
表扬宝宝,哪种方法好
培养乐观宝宝的3个"关键"
聪明应答宝宝的“钱问题”
世界杯给家庭教育的4启示
如何让孩子提高自我价值感
孩子盲目"听话"成"庸才"
母亲应给宝宝“六大教育”
0-3岁宝宝管教秘籍
父母应学会欣赏你的孩子
你会让BB和“差生”交朋友吗
长时间加班容易让孩子变胖
家长三做法扼杀BB交往能力
让孩子保持高分的秘诀
爱插话是心理焦虑
宝宝,你让妈妈无地自容
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好习惯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父母怎样教孩子学理财?
父母20个坏习惯影响BB一生
女儿太"臭美"我要怎么办?
培养孩子规则习惯的七方法
别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
两岁内孩子应该母亲带
培养孩子耐性的3大秘诀
遇到BB当众尖叫咋办?
五妙招巧应对爱顶嘴宝宝
7个游戏让孩子爱上大自然
七大策略让孩子迷上创造
妈妈幸福了孩子才幸福
大人抑郁孩子更抑郁
培养会说话的孩子不难
3-12岁孩子性格信号大解码
妈妈必知的男孩成长秘籍
父母的情绪失控伤害孩子
国外家长如何对待宝宝任性
家中电器的33条安全法则
父亲抑郁会传染给小孩
用"压岁钱"理财为孩子理财
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
把孩子关在家里的不利影响
透视幼儿教育“富贵化”
名人爸与"小情人"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