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你成功个啥啊?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你成功个啥啊?

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你成功个啥啊?

2017-12-14

每次看到成功人士巡回演讲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毕生经历都献给了我的工作,我都没有时间陪伴我的家人和小孩。”

好感人呐……请问,我能打你两巴掌吗?

中国真是个奇怪的民族,我们重视家族、重视血缘、重视宗亲,但很多时候,又在潜意识里崇尚为了出人头地而六亲不认。不带小孩、不理亲情,不仅不受批判,反而成了成功人士炫耀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和牺牲的资本。

看看西方,哪怕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时不时会秀秀天伦之乐,奥巴马谈起自己的女儿时,脸上洋溢的幸福不亚于当上总统的那一刹那。

我是一个非常狭隘的人,在我看来,所谓成功,就是你身边的人,因为有你,而感到快乐。倘若你赢得了天下,而输了家人,那你的成功,不过是一场泡沫。

纳尔逊·曼德拉圣人吧?英雄吧?但他的传记《曼德拉的礼物》里说,曼德拉所有温暖笑容,只会给陌生人,对家人、对子女,他板着脸孔、漠不关心,曼德拉直接说,亲切是可以装出来的。

我认识一位外企女强人,非常上进,读MBA、EMBA,职场上节节高升,风头无二。而她的小孩,长期寄养在内地,由爷爷奶奶照看。

如今孩子9岁了,多年来保持母子二人一年见一次的频率。她以为自己是圣诞老人么?

我采访过不少名人,艺术家、摄影师、艺人,问及什么时候陪小孩,其中一些人给出的答案是:没空陪小孩,孩子还小,懂什么,我现在努力打拼,多赚点钱,给孩子打基础,也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好。

但他们知道孩子们怎么说吗,我们做过几次调查,孩子们的心声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不那么成功,我不要昂贵玩具和高价培训班,我只要你们陪我。

畅销了好几年的育儿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有句话我深刻认同:不亲自带自己的孩子就是渎职。

在中国,不负责的父母舆论环境真是太宽松了,以工作忙为由,把孩子堂而皇之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请个保姆替代自己来带。

相关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例越低;经济状况越好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例越低。

而隔代带小孩,成功率不高于30%,因为祖父母辈带小孩,用的大多是传统方式,以撒谎敷衍小孩;用“小心点”“不要去”等口头禅妨碍小孩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贪小便宜;当着孩子的面讲孩子父母的坏话等……

中国文化里,过多强调生育是一种权利,甚至是一种义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忘了最最重要的一点,生育是一种责任。在你不能确定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陪伴时,请不要草率地生下孩子。《穷爸爸、富爸爸》里就有一句,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当然,不是说,夫妻一方必须辞职全职带小孩,这在中国也不现实。但当父母的,有没有竭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呢?双方都要上班的情况下,有没有把下班后的时间、整个周末拿来陪小孩,关注他想做的事,带他一起去认识世界、享受人生呢?

我总以为,衡量你是否在意一个人,最显要的参数,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对于一个人而言,时间比金钱可有限多了,你口口声声说爱孩子,愿意为孩子去死,但是你连每天几小时的亲密相处都保证不了,你爱个屁啊!

我一个朋友,成天跟我抱怨,孩子跟他不亲,就爱自己外公外婆。她每次都能准确收获我的谩骂,我说你纯粹是咎由自取,你自己陪孩子的时间不够,和老婆到处去旅游不带孩子去,在家也是打电玩不理孩子,你不付出光想要结果,想得美!

孩子才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谁对他有诚意,人家一目了然。

很多人又说了,我忙啊,我没空啊,有好多会要开、好多应酬推不掉……忙是不在意一个人、一件事的借口,没有任何一份工作能把人24个小时都赔进去,只有重视与不重视。如果你把孩子当成最重要的会议,再忙都能抽出时间。

家庭教育和心理专家都指出,孩子0到12岁,尤其0到3岁之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应与孩子分离,不要以任何借口和孩子两地分居,或者放在身边也置之不理。

能否跟父母尤其母亲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关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教育专家公认的一点是,孩子0到3岁跟父母相处一分钟,顶得上之后跟父母一年。所以,请别说那种“孩子还小,谁陪都一样”的蠢话了好么?

我们怎能以自己要多做点正事、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理由,让自己的孩子,希望父母多陪陪自己都变成奢望,那我们还算人吗?

所以,每一位父母,你有做出为了孩子舍弃职场晋升、牺牲休息时间、牺牲自我实现这种觉悟么?

我身边很多朋友,因为不想因为孩子而降低生活质量,没做好为孩子牺牲自由的准备,就决定不要孩子。我觉得这样的父母,比生了不养的父母,更负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与“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你成功个啥啊?”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你成功个啥啊?”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宝宝学习空间智能的10大妙招
别让“战争”在孩子的心灵投下阴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孩子的“底线”雷区您知道么?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0-6岁宝宝的早教要点
日本幼儿园里开始修炼分类精神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孩子早教家庭需谨防四大误区
多元智能里的“音乐智能”
多元智能发展之人际智能
多元智能:音乐智能给孩子好气质
前龄前孩子敏感期你留意了吗
可以让孩子打破的10条规矩
提升多元通知之音乐智能(下)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蒙氏教具”开启幼儿智慧大门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面对危险,如何教孩子自救?
难于说教就请试试“暗示”教育
奥尔夫音乐游戏:鼓的故事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你知道玩具的教育奥秘吗?
拒绝“填鸭”启蒙重在“四教”
在奥尔夫音乐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关于婴儿之间独有的交流方法
解读80后育儿经:穷养还是富养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奥尔夫音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看外国爸爸的哄孩子绝招
2个游戏提升宝宝自然观察智能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中国的“隔代教育”问题
孩子爱告状,你该怎么办?
培养孩子,父母可以各显神通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孩子爱说谎是智力在增长?
知道么?爸爸才是带孩子高手!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独二代:把孤独消灭在起跑线上
正确育儿,早期教育要“得法”
“起跑线”渐成多元成才的误区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多元智能发展之自然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