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有技巧,这样孩子准听话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亲子沟通有技巧,这样孩子准听话

亲子沟通有技巧,这样孩子准听话

2017-12-14

亲子沟通是门艺术。也是微信后台的高频问题之一。

今天的文章,就来聊聊亲子沟通中那些最常发生、又最常困扰到父母们的情形。

亲子沟通中,话说错了,可能说的越多,孩子越听不进。说对了,可能一句简短的话,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情形一:

父母一着急,就说那些没有意义的、发泄情绪的话

孩子一闹脾气,很多家长就会乱了方寸,于是开始摆权威来简单粗暴地压迫孩子接受。其实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不服气,认为父母蛮不讲理。久而久之,亲子沟通就会越来越不顺畅。孩子要么变得压抑懦弱,要么变得乖张跋扈。

我一直很不喜欢“让孩子听话”这样的说法,为什么要孩子无条件的“听话”,真的是所有的“话”孩子都应该“听”吗?那父母是不是首先也应该“听听”孩子的“话”?所以聪明的父母不会不问青红皂白让孩子无条件服从。

另外,“你不……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最好不要说。我们一直强调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性。父母的爱是不能加附加条件的。

拿这样可怕的话语来威胁幼小的孩子,可能会一时奏效,但给孩子心理埋下的阴影却是看不到、难抹去的。或者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判断能力,他发现你只是将此作为权益之计来威胁她,只是“说说而已”,那这样的话就更加没有意义了。

情形二:

父母说太多“不”,太多“威胁式”的话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们说最多的,就是“不”。用命令、强权式的不,去要求孩子服从。然而,这种禁止,要么激发孩子反抗,要么压抑孩子的自主性。其实,多用正向的话语,多给孩子选择,才更有效。比如:

“你不要跑这么快!”换成“请你走慢一点儿,咱们可以边走边感受泥土的香味儿,还有小草和花儿的美。”

“你真懒,把自己的房间弄得这么脏,还不快去收拾。”换成“请收拾一下你的房间吧,妈妈知道你是个爱干净的孩子。”

“不要老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看你越长越瘦小了!”换成“看看这是小绿!吃了可以长很高呢!”

“吃饭时不要玩儿食物。”换成“食物是用来吃的,吃饱了就变成大力士了哦!”

“不能撕纸。”换成“这些纸是用来画画的,不是用来撕的。”同时提供一些废旧报纸等,供孩子撕。

“不能吃糖。”换成“糖要在饭后吃。我们吃完饭,就可以吃一颗糖了。”——给孩子一个不能的理由。

孩子没有在听自己说话,说:“你怎么老是心不在焉,我说的话你听到没有。”直到提高嗓门大喊大叫,希望对孩子能够足够有威慑力。建议换成,直视孩子的眼睛,温和但是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有重要的事儿要跟你说,你要认真听。”

……

引导孩子,“堵”不如“疏”。多给孩子可以选择的空间,孩子的自主性获得了容纳之地,也就更乐于配合父母。规则意识,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建构了。

情形三:

父母的话,超出孩子理解能力

最初的时候,孩子的思维非常单纯,等到大一些,会有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他的思维,仍然是不可逆的。所谓不可逆,比如你问孩子“你的姐姐是谁”,他能回答出来。如果你问“你姐姐的弟弟是谁”,他就无法倒推回来。

比如微信上一位妈妈问:

都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家孩子说话了。昨儿,我说该出门找小朋友玩儿了,不过天冷,得多穿件衣服。结果孩子死活不穿。我最后告诉她,如果你不穿衣服,咱们就出不来门了。

这孩子脾气倔的,最后闹到在地上打滚起来。我一生气就没理她。等她哭够了,天也不早了,结果门愣是没出去。

这种孩子闹脾气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存在。可是,孩子的很多哭闹,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接着上面这个妈妈的问题看,我们设想两种对比情形:

第一种情形,妈妈手捧衣服对孩子说:“我们多穿一件衣服,外面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要穿衣服!”

第二种情形,妈妈说:“宝贝,穿上衣服,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孩子往往会爽快地回答道:“好!”

为什么两种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区分呢?原因在使用了不同的沟通技巧。

第一个故事情景中,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在表达:因为天冷了,所以要多穿衣服才能出门。可是,孩子的思维不会倒推:哦,要多穿衣服,是因为外面天冷。

相反,第二个故事情景中,妈妈说,穿衣服,我们就出门。如此,孩子自动地从前往后这么梳理,觉得是这么回事。

所以,父母多用“一……就”的句式,可以引导孩子明白事件的逻辑顺序,孩子也会更易理解和听话。

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为这些句子要么孩子听不懂,要么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都无法起到好的沟通效果。

尤其不要用“你如果不,我就不”。譬如不少妈妈爱说的:“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带你出去玩儿之类”、“你如果不把饭吃饭,我就不给你吃零食了”。

这种句式,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很容易造成亲子沟通的不畅,而且总是负性的说辞,就像是在威胁孩子,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战妈妈设定的规矩。

情形四:

父母说了太多废话

大量父母为了孩子的“不听话”头疼。而孩子不听话的第一次高峰,就出现在“1-3岁”。这一时期,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个坎。

此时,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叛逆期并不是说孩子在胡闹。孩子有孩子的坚持。只有在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时,才会变得比较固执。

1岁以前孩子没有语言能力,父母反而可以多说,也可以讲道理,语气温暖平和,孩子反而能够听懂,感觉到父母在传达着什么。而面对1-3岁的孩子,父母说话则要注意,必须要简洁明了。

尽量少说:“我们现在出门好不好?”“你把鞋子穿上好不好”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句子多只会得到孩子挑衅的、否定的回答。

此时父母说话的原则:少说不,多说可以选择的东西,不要和孩子废话。比如,不要反复啰嗦说:“你不能把鞋子放在这里那里”,“你别把鞋子放在床上!”合适的说法是:“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也可以放在鞋架上。”

其次,要少进行道德说教。成人世界的道德标准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并不适用,此时孩子犯错误也并不能上升到道德层面。如果父母拿成人标准去要求孩子,必然会引来亲子之间的又一场战争。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很多时候,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很可能并非孩子“不听话”,而是大人“太不好说话”。

比如,我们常见这样一幕:父母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要买这个买那个,然后父母就会和孩子上演一幕意志力的抗战。最后当然是父母赢了,并且对孩子冠之“无理取闹”。

其实这是可以避免的。父母可以在进商场之前,就和孩子约好:今天你可以买一件东西,咱们说好了,只买一件。如果父母不提前说,孩子可不知道父母的想法只是:带我随便逛下,不打算给我买任何东西。

相反,孩子的内心可是充满了期待呢。最后,父母觉得孩子胡闹、不乖、不听话。大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兴许孩子还会觉得父母不好沟通、不好说话。

另外,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跟孩子沟通。别看孩子小,一岁以内的孩子就已经有各种情绪了;一岁多的孩子就已经懂得“记仇”;两三岁的孩子开始“撒谎”,甚至还会有很强的自尊心。

所以,要把孩子当成人一样去看待。沟通的前提,一定是尊重。

总之,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其实是非常“讲究”的一件事儿。不要因为日积月累的“无心之失”和“口无遮拦”让你和孩子之间出现沟通的天堑。良好顺畅的沟通模式,需要父母的用心和耐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与“亲子沟通有技巧,这样孩子准听话”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亲子沟通有技巧,这样孩子准听话”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父母管教孩子时需注意的5个要点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父母必须知晓的6大早教原则
专家:学龄前儿童边玩边学效果好
学会享受与儿女的亲爱关系
揭秘盛行欧美的趣味育儿法
3位明星妈妈的时尚育儿经
揭示3岁前宝宝的记忆奥秘
美国人教育子女的7大忌语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告诉孩子这些真正的贵族精神
揭秘80后妈妈奢华育儿观
毁掉孩子的11种管教方式
专家:解读宝宝的情绪
5大常见误区埋没聪明宝宝
5句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无心之语
独生子女6大养育妙方
11件父母最爱做的育儿蠢事
专家:宝贝们的假期生活
揭示“神童”的培养教育过程
父母应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
网友谈“富养女穷养儿”
父母不知不觉犯下的7个育儿错误
6条规矩6岁前必须给孩子立下
专家:亲子沟通与儿童心理
专家: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来,背背!来,抱抱!
早教:凡事朝积极方向考虑
分享英国人的实用育儿经
早教使孩子具备5大素质
美国家庭育儿常见十种做法
10个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专家谈华德福教育的理念
看中国富豪如何教育子女
早期教育必做三件重要事
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争论的4件事
0~12个月婴儿经典早教方案
全职妈妈带大的孩子是否更好?
11件父母最爱做的蠢事
专家:让你的孩子更好的说话
早教就是学知识吗?
专家解读如何提高孩子情绪智力
宝妈必知,幼儿园能教会孩子的十
早教对智商影响大于遗传
如何通过身边小事巧妙教育孩子
训练宝宝独处的9个方法
悉数父母常犯的4个育儿错误
“穷养儿富养女”正反观点大PK
专家:体察宝贝的心理状态
教育孩子切忌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