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老:谁带的孩子像谁!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三岁看老:谁带的孩子像谁!

三岁看老:谁带的孩子像谁!

2017-11-13

因为工作调动,女儿8个月就跟着爷爷奶奶回乡下生活,女儿小时候长得像男孩,头大眼大,没事喜欢捏我锁骨,每次佯装要打她时,她就咧开小嘴开心地笑。

我们空闲的时候会回去看她,她远远地躲着我们,甚至想抱她睡觉,那也得等她睡着了,让老公偷到我们床上。

婆婆除了有些“护犊子”,过分节俭,相较一般的婆婆还不错,话少,勤快,也没什么个人喜好,对待女儿那是掏心掏肺地疼,所以,女儿跟着她,我挺放心,加上那时候自己年轻还想着到处玩,有个合适的人选帮你带孩子,不要太高兴。

后来工作稳定,女儿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早早把她接过来培养感情。

刚到大城市,女儿处处显示不适应,例如怕过马路,不敢玩蹦蹦床,到超市会牢牢抓住你的衣角,不愿意和生人打招呼等,后来经常带她出去玩,她也渐渐习惯下来。

有次去朋友家坐客,朋友的婆婆赞不绝口:“这小女孩好有教养,你看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不乱动东西,身上一直干干净净的。”

女儿在她的夸赞下腼腆地笑了,她的小碗吃得干干净净,桌上没有撒下一粒饭。

朋友却神色忧郁地对我说:

“拜托,你家女儿像个小大人,累不累啊?你对她管太严?”

我还沉浸在朋友婆婆的夸赞中,觉得朋友过虑了,平时我们在家也是对女儿种种优于同龄人的好习惯,赞不绝口,女儿很享受我们的夸赞,越发地乖巧懂事。

直到开始上幼儿园,女儿每天一到上学时间就哭,老师说她不和小朋友玩,每到做游戏她就乖乖地坐一旁当观众,问她为什么不玩,她要么说“不会”,要么说“不好玩”。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每天上班之前都得和她来一次理性与感性地较量,理性是狠心将她塞进老师怀里掉头就走,感性是理性的动作前先陪她哭一番。

嘴里吼她教育她,心却是疼地:谁让你当初将她丢在老家?

有次带她去公司,我在忙工作的事,她乖巧地坐旁边拼图,画画,或是给爸爸发短信。

公司同事惊讶:“太乖了吧,你不要对她管得太狠,还是个孩子呢。”

我这才感觉到女儿相较一般孩子偏内向,不够活泼,不够孩子气。想起她跟着我跑完一条街也没吵着要买一件好吃好玩的,想起她会捡起掉衣服上的饭粒塞进嘴里,想起在我说给她买衣服时,她轻声说:不要乱花钱!

我心疼地发现:女儿太像婆婆了!

孩子是什么?孩子是早春的花朵,是八九点的太阳,是茁茁成长的幼苗,是诗,是画,是梦,是华丽篇章,唯独不该是我们大人框架里的“木偶”。

孩子与成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灵性是我们无论花多少精力或是钱财都无法获得的,他们的单纯与质朴是世上最让人安心的东西。

听听名人们讨论孩子吧:

塞德兹: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维形。

爱迪生: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阮庚梅: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杜威:儿童能力初期萌芽是尤其可贵的,我们引导儿童初期自然趋向的途径能固定儿童的基本习惯,能确定后来能力的趋向。

鲁迅: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为了让女儿有更多的朋友,为了让她释放自己的天性,我们告诉她“话越多的孩子越聪明”,家里新买的沙发成了她的“蹦蹦床”,每次逛街,我们故意逗她:“都没人让我们请客,好没面子啊。”

现在,女儿相较一般孩子还是偏内向,但已经愿意去主动交友,也经常做些让我们头疼不已的事。我很欣慰她已经愿意释放自己的天性,而不是像个大人一样压抑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孩童时所压抑的,长大后势必成倍地补偿回来。

老年人体力有限,加上隔代文化的差异,势必造成所有老人都希望孙辈听话好带。

他们年老体迈,怎么可能陪孩子爬高爬低,他们勤劳内敛,怎么会陪孩子说这说那,他们省吃俭用,由不得孩子要这要那。

或许,我们老了,也是这样。

可是,每个孩子都是个体,他们或静或动,或才思敏捷,或稳重独立,有的孩子观察力强,有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好,有的孩子擅长歌舞,有的孩子擅长手工。

所以单纯希望他们做个“乖孩子”并不有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不是车间倒模批量生产的“零件”。

邻居的孩子一直是爷爷带,爷爷嘴快手快,一点家务很快做完,每次送孙子上学都火急火燎,因为他急着赶赴麻将场。

有次孙子磨叽,走两步停一下,好像是想要爷爷给钱买冰淇淋。

爷爷火了:“走不走?”

孙子也火了:“不走!”

爷爷翻旧账:“哪个王八孙子天天偷我钱?”

孙子乐了:“我是孙子,你说谁是王八?”

爷爷反应过来,气得将孙子书包扔得老远。

孙子毫不畏惧,跟上来,在书包上跺了一脚。

围观的人一齐笑了:这爷孙俩,真像!

不要说老人带不好,我们自己带就完美了?亲眼目睹一朋友披头散发地和女儿窝在被子里,两人各执一部手机,朋友追韩剧,女儿看“喜洋洋”,全程几乎零交流,她得意地冲我笑:“我闺女好带吧?”

在《爸爸,请放下手机》那段视频里,有个孩子痛哭流涕地控诉:

“现在的父母根本就不管孩子,他们只知道看手机,看手机,好像手机才是他们的儿子。”

现今社会,10个年轻人就有9个手机党,剩下那1个搞不好还是手机丢了。

所以说,孩子是谁带不是重点,重点是带他的那个人是什么样?

当父母的,要尽可能多陪陪孩子,以后孩子长大了,你会发现他身上有你年轻时的影子。当然前提是你得先做好自己,不要到时气急败坏地喊:这孩子是不是抱错了?怎么一点不像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与“三岁看老:谁带的孩子像谁!”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三岁看老:谁带的孩子像谁!”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熊孩子!二胎!猪队友老公!她却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绝不
妈妈给自己放假,对家庭教育很重
最常见的五种胎教法大放送孕妈咪
为什么养孩子那么累,因为你踩了
这八种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会更幸福
8大技巧让宝宝爱上阅读
幼儿园的“五忌”和“五要”!转
让孩子学会正确“争”与“让”
苦难不是美德,穷养不是固化孩子
再难也要自己带孩子,特别是6岁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
孩子差点在学校门口被拐!骗术升
太有才啦!食物也能变身早教“玩
宝宝不听话如何教育6大攻略来帮
孩子爱吃零食?适量是好事!
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培养孩子独立
这7种妈妈最坑娃,千万要警惕!
怎么hold住看见玩具就要买的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惯的
常说4个积极暗示让孩子更优秀!
益智玩具推荐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再好的学区房,也比不上懂事的父
语言暴力,谋杀了孩子的尊严和一
孩子为何学啥都三分钟热度
面对纠纷,如何教孩子高情商解决
“平和教育法”淡定应对花式捣乱
邓超:爸爸越有趣,孩子越幸福
你家娃会交朋友吗?五招教你打造
让亲子关系迅速升温的10个一分
这八类妈妈养出的孩子能成大器,
别让男孩越来越“娘”!孩子应该
孩子犯错,家长这些惩罚方式最有
自主性绘画可培养创造性思维
家庭教育切忌:包办一切的妈和啥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识字算
爸爸陪伴越多,孩子成长越健康!
聪明的父母都一样,多少都带点绝
天冷孩子不愿起床,一招教你搞定
吴京老婆拒生二胎,背后原因让人
孩子学画画对成长有七大好处
莫言: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
“回园综合症”来了,该如何化解
你觉得孩子好带,那是因为你养的
揭秘孩子不愿你提起的四件事
同样上幼儿园,不一样的家长,不
家长每天说这六句话,孩子更优秀
最受准妈妈欢迎4种胎教方法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又内疚!
适合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