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也要自己带孩子,特别是6岁之前!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再难也要自己带孩子,特别是6岁之前!

再难也要自己带孩子,特别是6岁之前!

2017-10-24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无助的父母,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对爱子失控时,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

当他(她)们无奈地说起孩子的问题时,有时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为时已晚”,为什么?

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点。

孩子在依恋期里,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发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一脖子的仇视,为此他们感到恐惧,感到不解,似乎孩子没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

很多父母告诉我说:孩子出生后,奶奶愿意帮助我们带,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再把他接管回来。可是,他跟我们就是不亲,而且,根本不听话……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青春期出现的隔阂原因在依恋形成期。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个大房间,房间内有两个铁架子,一个是光秃秃、没有任何装饰物;另一个铁架上缠满了绒布,形似一只母猩猩,地上还有吃的、玩的物品。

然后,观察小猩猩是吃?是玩?还是要母猩猩?结果发现,小猩猩面对陌生的房间恐惧地叫几声,然后就爬上模拟的母猩猩架上,紧紧地抱住。

只有在饿的时候,它才下来,吃点东西后又会迅速爬上去、爬到紧紧抱住那只毛绒绒的母猩猩。

这一实验证明:幼小的动物虽然需要食物,但随后的需要就是对抚养者的依恋,后一种需要超过玩具的吸引。

孩子在一岁内,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所以,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鉴此,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

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在人初生的前三年,在人最无助的前三年,人需要别人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

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屎,抚养人也是爱意浓浓、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

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听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可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为他或她在一岁半至三岁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内(与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相比),并且身边总有爱他(她)的亲人唠叨。

相反,当我们发现孩子到了4、5岁见陌生人时,不爱张嘴,不爱叫人的孩子往往是他在3岁前缺乏这种“唠叨背景”。

如果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他能在短时间内很自然地与人说话、爱说、善说的人,这种人往往没有社会交往(即与人交流)的困难或障碍。

总结:孩子幼小的时候(尤其1岁半之内)只有物质抚养是不够的,不管他是否反应,也不管他能否听懂,抚养人在用照顾表达爱的时候还一定要多唠叨些……让他(她)耳边留下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

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你们照顾他(她)并让他(她)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那是他(她)今后不需要理由而爱你们、恋你们的基础之一:熟悉的声音……

所以,再难也要自己带孩子,特别是6岁之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与“再难也要自己带孩子,特别是6岁之前!”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再难也要自己带孩子,特别是6岁之前!”还看
爸爸育儿坚持每天4句话
如何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
“家庭妇男”带的孩子智商更高
儿子生命中的头号女人是谁?
家庭教育中“规矩”不能少
猜你喜欢
专家:蒙台梭利教育新说
11件父母最爱做的蠢事
昂贵的早教真能开发潜能吗?
中国父母十个错误的教育观念
父母应传授给孩子的27种技能
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
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教育孩子对不?
父母不知不觉犯下的7个育儿错误
“狮子式”教子法适合中国吗?
5句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无心之语
教育专家送给家长的忠告
环境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与作
专家:亲子沟通与儿童心理
别把你的压力传染给孩子
专家:如何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不要以假装遗弃来惩罚孩子
时尚妈妈育儿十宗“罪”
美国孩子VS中国孩子
3位明星妈妈的时尚育儿经
孩子做错事,如何惩罚?
0-3是儿童多方能力发展期
教育孩子切忌盲目跟风
35招打造优秀宝宝
60秒法则听话孩子教出来
会发现的眼睛让宝宝更聪明
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争论的4件事
专家:如何应对孩子犯错
完美主义,真的并不完美
营养关键词:言语IQ
专家: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粗心妈咪常犯的7大育儿错误
专家谈华德福教育的理念
专家解答超常儿童教育问题
望子成人和望子成龙的区别
父母应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
悉数父母常犯的4个育儿错误
专家: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时尚家教:在“PK”中成长
专家剖析亲子班到底该不该上
早教到底要不要进行?
5大常见误区埋没聪明宝宝
有效发展孩子听说能力的4点建议
专家:体察宝贝的心理状态
专家:如何给孩子恰当的自由
独生子女6大养育妙方
美国父母怎样看待超常儿童
海外教育中的外语教学特色
专家:婴幼儿运动与健康
分享英国妈妈的育儿心得
专家:让你的孩子更好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