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切忌:包办一切的妈和啥都不管的爹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切忌:包办一切的妈和啥都不管的爹

家庭教育切忌:包办一切的妈和啥都不管的爹

2017-10-17

有一个表妹,老公经商,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她则做了全职太太,在家带他们的独子。

这是一个标准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日子中产,衣食无忧,在很多人眼里属于幸福得冒泡的那一种。

但我知道,他们的孩子,这几年却让他们操碎了心。

本来小外甥从小聪明可爱,怎奈越长大越不听话,不但成绩越来越差,而且性格越来越叛逆,动不动就和妈妈吵,有时候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他们经常向我请教,问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其实我知道,根子还是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上。

表妹在家,最大的事情就是带孩子。

当妈妈的总是心细,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由她一个人承包,从来不用孩子插手,生怕孩子做不好。

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有什么要求,也往往都是有求必应。

就算孩子偶尔有过火的要求和行为,表妹也只是嘴上批评几句,过不了多久就开始心软,变着法儿的给孩子补偿。

但小孩子,你越惯着他,他越会变本加厉,稍不顺意,就耍小脾气,甚至对妈妈恶语相向。

而妹夫则有些大男子主义,回家的时间本就不多,而且还对孩子教育的事情完全撒手,什么都不管。

说得难听点,妹夫对孩子来讲只是一个提款机的角色,和孩子的感情交流很少,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现在想管孩子,也感觉无从下手。

无数事实证明,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表妹一家完全符合这个特点。

妈妈对孩子照顾太多,事无巨细,至少有以下几个缺点。

一是造成孩子动手能力差。

现在十多岁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不会削铅笔,不会收拾屋子,当然更不会洗衣服做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孩子缺少生活上的经验,不仅会养成懒惰的毛病,而且还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那些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是阅历丰富、独立性强、动手能力强的孩子。

二是使得孩子更容易逆反。

如果我们总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对孩子有求必应,就会让孩子认为这是父母理所应当的付出。

而一旦偶尔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就会引来强烈的不满,甚至激烈的反应。

其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责任,这本身就是教育。

三是不能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我们每个人都是不断从克服困难中走向成熟。

而如果我们总是为孩子遮风挡雨,一旦他单独面对逆境,就很可能会出问题。

近年来经常有青少年学生因为一些不起眼的琐事就想不开自杀的事情发生,大多都和缺少挫折教育有直接关系。

而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再缺位的话,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更多。

也许有当父亲的对此表示异议,认为我在外面辛苦打拼,为这个家挣了足够的钱,教育孩子的事情,还用得着我?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啊!

这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孩子,不是刷碗擦地洗衣服,你多干点我就少干点,你全干了我就不用干。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亲和母亲各司其职,谁都不可或缺。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就是这个道理。

而很多家庭,虽然夫妻感情融洽,物质条件丰富,却由于父亲的缺位让孩子过着单亲一样的生活,这是教育的遗憾。

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也应该注重对孩子的精神陪伴和交流。

比如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虽然也是他妈妈管的比较多,但我一直和他进行感情的交流,他经常会和我分享一些只有我们俩才知道的小秘密。

这样,不但使得整个家庭的关系更和谐,当孩子和母亲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自己可以扮演一个仲裁或调停者的角色。

有研究证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树立怎样的人生观,怎样的价值取向,父亲都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就算我们再忙,就算经常出差不在家,至少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和孩子保持沟通。

以没有时间为由不管孩子,那是在推卸责任。

教育孩子不是帮他做事,不是给他挣钱,而是陪伴他成长,让他的人生步入正轨。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不做包办一切的妈,也不做啥都不管的爹。

否则,可能我们看似很努力,其实是在帮孩子倒忙。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与“家庭教育切忌:包办一切的妈和啥都不管的爹”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家庭教育切忌:包办一切的妈和啥都不管的爹”还看
苦难不是美德,穷养不是固化孩子
家庭教育切忌:包办一切的妈和啥
你家娃会交朋友吗?五招教你打造
“回园综合症”来了,该如何化解
同样上幼儿园,不一样的家长,不
猜你喜欢
孩子“成人化”到底谁的错
父母4种行为,孩子伤不起!
别让夫妻教养不同调伤了孩子
父母在亲子游戏中的6种错
现代教育讲究“穷养”宝宝
子宫里面的多胞胎世界(图)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5种游戏方式逗宝宝很危险
两个母亲分苹果的小故事
透视早教中的“精英教育”
你对孩子说善意的谎言吗?
少儿英语并非“上班”越早越好
宝宝七宗罪父母必须说不!
别为宝宝的错误找理由
规矩与爱成就宝宝未来
莫把早教变成对宝宝的早虐
警惕:毁掉孩子的七招
血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趣谈各血型宝宝的十宗“最”
情绪管理优质父母的第一堂课
学习英文不必从识字母开始
不要让孩子替你完成理想
兴趣班不应是快乐童年的负担
别嫉妒孩子“黏老人”
危机教育让小公主理解生存压力
向犹太妈妈学习智慧育儿经
多元智能让学习成为乐趣
幼儿情商教育3大误区
孩子跌倒,不扶就完了吗?
兴趣班4误区,你犯了几个?
中国宝宝最欠缺的早教是什么?
母爱或影响孩子恋爱心理
拼养孩子有风险需谨慎
家庭中“红脸白脸”的弊端
家庭教育存在的极端问题
别老说“不要你了”
解析三大育儿“慢”养攻略
传统vs域外:洋为中用的育儿观
有趣的各星座BB挨批评反应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
王菲:父母为什么需要学习?
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误区
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影响孩子成长的10大误区
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莫教孩子学唱成人歌曲
3D电影,儿童不宜?
中土VS西洋育儿观念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