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识字算数重要!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识字算数重要!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识字算数重要!

2017-10-09

这段时间我一直穿梭于纽约各种大大小小的幼儿园开放日,曼哈顿有不少非常好(gui)的幼儿园,连拿申请表格的资格都需要先摇号抽签,这个概率绝对和上海车牌摇号差不多了。不管是主流的公立幼儿园还是那些遥不可及的私人幼儿园,我都会去参加他们的开放日。没啥,就是想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到底牛在哪里。

参观的幼儿园已经不下10家了,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位园长都会强调,学龄前的孩子需要学会的三件事,这绝对比学到多少知识重要。这三件事对我的触动挺大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识字算数重要!1

学会准备好

有一位园长说,现在每个家长都想培养“天才”儿童,恨不得从出生就开始教认字数数,以为这样孩子上学后成绩就会好。但我们忘记了,学习,首先需要的是“硬件基础”准备好,那就是身体和头脑准备好。这些准备工作没做好,上学后即使你给孩子找到全美最好的老师,他也学不好。

准备工作包括两个部分:“我的身体准备好了:坐姿正确;我的头脑准备好了:愿意积极参与活动中,遇到困难会自己思考或者寻求帮助,可以听从并且遵守游戏指令”。

坐姿正确这项我以前是没留意的,这次听这么多园长提到,我才意识到孩子认知老师的良苦用心。大概从14个月大时,孩子的认知老师就要求我在家给她买一套小桌子小椅子。她是“自由”惯了的人,一开始坐在椅子上绝对是“坐没坐相”的那种,而且坐一会就要下来了。

认知老师就要求我们,每天有一部分的游戏时间在小桌子上进行,每次孩子坐那时,我们就会提醒她,“脚在哪?放地上了吗?手在哪?放桌上了吗?身体在哪?坐笔直了吗?好,准备好了,我们要开始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明显坐姿好了,随着坐姿好了以后,她的专注力也就提高了,真的可以坐定专心玩一些玩具了。

两岁以后,认知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叫“Givemefive”,每次坐在桌子旁开始玩任何一个游戏之前,我们都会一起检查这五个方面:

01.我的身体坐直了(Mybodyisuptall);

02.我的眼睛在看了(Myeyesarelooking);

03.我的耳朵在听了(Myearsarelistening);

04.我的嘴巴不说话了(Mymouthisclosed);

05.我的脑袋在思考了(Myheadisthinking)。

这五步就是把“准备好了”细化了,一开始孩子是懵懵懂懂的,有时也不会完全遵守我们的指令。但我们坚持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慢慢她就明白了。比如有时,读绘本读到一半她走神了,我就会用这个提醒她,“你的眼睛在看吗?”等到她回过神继续看绘本时,我会再补充一句,“小D的眼睛在看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小提醒,却在帮助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不能指望“散养”六年的孩子,到了上学年纪一下子就自控了,这些都是这样点滴养成的。“准备好了吗”,不仅是一个姿势的改变,更是孩子专注力和自控力的萌芽。

学会负责

有不少孩子上学后,没人监督就不做作业,爱赖床上学总是迟到,上课不专心听讲,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孩子没有明白自己要对自己负责,长久以来,她的所有起居安排都是父母负责的,吃饭是追着喂,家务劳动一点不用做,玩具乱扔家长跟着收拾。从小到大,孩子没有机会去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了,需要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然,这种思维模式就会一直伴随孩子到上学,当年追着喂饭的妈妈就变成了盯着一起做作业的妈妈。与此同时,也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家长越帮忙,孩子越以为“我不做没关系,反正家里有人可以帮我;我犯错了也不是我的错,而是别人的错”。因此,在学龄前要完成的第二件事就是,让孩子学会负责。

要做到这一点,父母最关键的是要明白自己和孩子的界限在哪里,然后不越界,除非孩子主动寻求帮助。

比如,孩子不要吃饭了,那就尊重她,也许我们会担心孩子之后会饿,但是不让孩子体会到饿的感受,她就不会对自己的这个行为负责;

比如,孩子玩具玩好了弄了一屋子都是,不用碎碎念,但是要告诉她,这是你的玩具,玩好需要归位。也许带着孩子一起收拾很慢,但只有这样他才能体会到自己是玩具的主人翁,才能对玩具负责;

再比如,开始让孩子参与日常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因为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我们作为家庭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

所有这些事都特别小,但这些事都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只有一个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孩子,今后才能对学习有自发性。因为他会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也不是老师的。

学会尊重

第三件事就是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从“个人”逐步向“社会的人”过渡。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4+2+1的模式,很多孩子在家是“最大”的,随意使唤爷爷奶奶做事而且根本不说“谢谢”,自己喜欢吃的菜盯着吃完一盆;家里所有好吃好玩的都是她的,不开心就发脾气。

也许,在我们亲爹亲妈的眼里,这还挺“可爱”,但是这些“可爱”一旦到了社会就是不可爱,或者严格说就是没教养。

幼儿园也好,小学也好,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真实的“社会”,在那里,她需要明白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玩具需要轮流玩,上洗手间需要排队等待,要学会说“你好/请/谢谢/对不起”。这些看似简单的社交礼仪,却是孩子融入社会的基础。

可惜,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学校,甚至成人后还是心理的“巨婴”。而社会是没人会再像父母这样包容了,于是这些“巨婴”就会出现无法融入的情况。而人一定是社会的人,不合群的孩子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他们的学习表现。

然而,这些过渡不是突然发生的,与其到了幼儿园到了上学后,开始“教”孩子,不如从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尊重,尊重他人、尊重动物、尊重环境。

是的,就是这三件事,看似特别特别简单,却是每一位幼儿园都提到的核心。其中有一位园长还说过这样一段话,

“家长要把教养孩子的过程看成一个连续的坐标轴,而不是几个分散的点,好像每次到了这个点就任务完成了。其实不是的,家庭教育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是一步一步互相作用影响的。教育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个体。成绩是其中的一部分,当孩子独立又有担当时,成绩是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而已。可惜并不是很多家长能够想明白这件事。”

分享给你们,一起共勉,愿我们都能尽早想明白这件事!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识字算数重要!”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识字算数重要!”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三招让孩子开始自觉写作业
遗传性疾病对宝宝智力的影响
宝宝秋季该进补什么?
正确解决宝宝肠道问题的方法
睡前故事:出租时间点的熊爷爷
床边故事推荐:淘气的外星蘑菇
开学治分离焦虑症资深老师来支招
宝宝睡觉为什么要踢被子?
不当用药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枕边故事推荐:彩虹色的花
训练宝宝行走能力的两点建议
7招赶走宝宝“上火”攻略
秋季宝宝喝水二三事
秋季宝宝红屁股怎么办?
儿童防辐射问题分析
哪些电器对儿童的辐射大?
开学了孩子补脑5种食物大盘点
宝宝脚丫的清洗方法汇总
宝宝秋季饮食禁忌
宝宝踢被子怎么办?
环境污染对宝宝的影响有多严重?
最正确的方式给宝宝秋补
辐射对儿童的危害有哪些?
秋季宝宝红屁屁应当如何预防?
床边故事:储蓄罐小熊的藏宝洞
儿童防辐射食物推荐
胎心率看胎儿性别,这说法靠谱吗
秋季宜多吃的食物有哪些?
造成宝宝心理浮躁的原因
秋季妈妈们养生注意事项
宝宝心理浮躁是什么?
儿童防辐射招数盘点
四招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床边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
宝宝秋季上火现象有哪些?
睡前故事:胖胖熊和他的伙伴们
睡前故事推荐:一千颗牙齿的大头
睡前故事推荐:小松鼠的故事
睡前故事:我们都听你的
开学必备:孩子文书包都该装什么
如何训练宝宝的自我动手能力?
独身子女爱粘人现象解析
宝宝脚丫的锻炼方法
床边故事:不要乱扔漂流瓶
睡前故事:小鼠善善于狐狸先生
纠正宝宝心里浮躁的方法一览
睡前故事:爱转头的小猫头鹰
营养不良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的原因
给孩子安排劳动注意事项
宝宝玩耍十大禁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