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来袭 谁是带娃的主力军?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二胎来袭 谁是带娃的主力军?

二胎来袭 谁是带娃的主力军?

2015-06-29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宝爸宝妈开始考虑要二宝,权衡之下,最多的考虑因素是有了二宝谁来带?以及经济压力吧。我们不妨看看有了二宝的家庭谁是带娃的主力军?

通过对百余个家庭做了问卷调查,其中40个是二孩家庭。这部分家庭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二孩的带养方式变了,有的请了保姆,有的妈妈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目前,全职妈妈和老人是二孩家庭带娃的主要力量。

超三成单独家庭欲生二孩

此次调查的数据中,有四成为二孩家庭,六成为单独家庭,而单独家庭中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准备要“二宝”。不过,两个孩子将带来的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大宝二宝如何和谐相处等,也让父母颇为操心。

当然,家长也不必紧张,在受访的四成二孩家庭中,有29%的父母觉得大宝、二宝相处十分和谐,父母感觉十分甜蜜;有约24%的父母,感觉孩子吵着打着但相安无事地一起成长;只有5%的父母在为两个孩子相处不和谐而苦恼;更多父母不认为这是问题,因此未做评价。

受访中,不少二孩父母表示,两个孩子在一起,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父母怎么看待,如何引导,“我们父辈有很多是4-6个孩子,有的家庭很和谐,有的家庭总在打闹,这跟孩子多少没关系,主要是教养的方式。”在天河上班的欣欣爸爸如是说。

二孩家庭请保姆比例增加

孩子出生后,带养问题不可避免。在参与调查的家庭里,全职妈妈约有20%,全职爸爸约占4%;上班族的父母占70%左右。自由职业者中,母亲占比约12%,父亲占比约19%。

从带养人来看,照顾孩子的主力军基本是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以及保姆。不同的是,相比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孩子的带养方式还是会有很大不同,调查显示,七成家庭有“二宝”后带养人会增加。有的是妈妈辞职回家,有的是多叫一个老人帮忙,更多的是找保姆帮忙。

具体来看,第一个孩子全职妈妈带养的比例约为26%,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的占约60%;仅有近5%的家庭请保姆;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全职妈妈和上一辈带养的比例都下降了,请保姆的家庭跃升到近20%。当然,保姆并非全权照顾,更多的家庭请保姆是为了协助家人一起照顾孩子。

妈妈的应对

有人辞职自己创业 有人裸辞专心待产

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小事业,有一个3岁6个月的儿子,一个8月大女儿。对于现在的生活,曾女士很满意。

生二胎前,曾女士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代表,由于工作忙且没有调养好,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由于母乳不足孩子只能喝奶粉,且大部分时间都由婆婆带着。在决定要二胎之后,她果断辞职,一边调养身体,一边筹划开服装店。在经营服装店快一年后,她成功怀上“二宝”,生下一个女儿。

如今,服装店里请了一位店员帮忙打理,曾女士每天忙完家里的事情再去店里。老公正常上班,照顾孩子的工作更多还是落在公公婆婆身上。早上老公送儿子去幼儿园,她去店里前把女儿送去婆婆家,晚上一家人在婆婆家吃晚饭,再把大小宝一起带回家。虽然每天接送孩子很麻烦,但想到还能经营自己的小事业,曾女士还是很满足。

为了生二胎,妈妈做出改变的例子还有不少。在一家企业上班的罗小姐,平时上班压力很大,常常加班加点,考虑到第一个孩子不到半岁就断了母乳,且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在打算要二胎后,她选择了裸辞,回家专心待产。

父母的喜忧

喜:高龄得子凑成“好”

家住海珠区的35岁的小学老师胡老师,赶上单独二孩的政策,趁热打铁造人成功。今年2月,在大女儿清清11岁的时候,她作为高龄产妇生下了儿子“托马斯”,凑成个“好”字,羡煞旁人,自己也幸福感倍增。

“其实不是儿子也无所谓,两个女儿我也超开心!”胡老师说自己是个特别喜欢孩子的人,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在生女儿之后就想再生二胎,无奈老公不是独生子女,加上当时计生政策执行严格,自己又是教师,只好作罢。

去年一听说广东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她就赶紧和丈夫商量是不是再要一个。“我们算了一下,养两个孩子的话经济上能够负担,家人也都同意,于是就开始锻炼身体,积极造人。”

相对于有些家庭添了“二宝”之后变得忙乱,胡老师觉得自己却是幸福加倍。“生养孩子当然辛苦,但孩子带来的快乐更多,女儿又很懂事,生活自理能力不错,所以生活节奏没太大改变。”

忧:多生一孩压力山大

家住番禺的刘先生,最近正在为刚出生的“二宝”发愁。本想要个女儿的他,却多了个儿子。“一胎是个儿子,家人都很高兴,但现在又生一个儿子,以后买房要买两套,瞬间觉得压力大了。”

刘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住在番禺,孩子上幼儿园学费每年3万元左右,两个孩子就是6万元左右;小学如果能幸运地上公立学校,每年培训费等也是不小的数目。“目前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我的工资,目前年收入12万元左右,除了日常支出,还得还房贷、养车、养孩子。”

同样头疼的有家住天河的小泉。有一个儿子的他,如今又有了一个女宝。“因为女儿出生,老婆辞职在家,家里的收入少了三分之一。”他坦言,女儿富养,花钱比儿子厉害得多,这也让一家人开始精打细算。如今,爷爷奶奶和妻子三个人照顾两个孩子,还是觉得很辛苦,“其实我们也想过找一个生活保姆,但一个月最少得3000元,有点舍不得,只能辛苦父母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与“二胎来袭 谁是带娃的主力军?”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二胎来袭 谁是带娃的主力军?”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正确分析和培养BB的专注力
怎样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
六大表现暗示宝宝特长
7大比较,你家宝宝懂多少
早期教育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五大方法激发宝宝的想象力
怎样引导不爱说话的小孩
怎样选早教机构?
10种有助于婴幼儿启智的玩具
判断天才宝宝看这些迹象
学英语啥时候最佳?
传统亲子游戏优于电子早教
打屁股可能阻碍智力发育
4岁是个“健谈年龄”
这四种交流会让宝宝更聪明
BB学说话,爸妈最易犯的错
智力开发为何要在婴儿期?
周岁BB智力飞跃的8个关键期
婴幼儿早教将出台行业门槛
早教不等于识字背诗
怎样利用书画开发宝宝智力
BB入园前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会埋没聪明宝宝的四件小事
四大教育误区埋没聪明孩子
8招培养高“财商”宝宝
父爱多少决定宝宝聪明度
宝宝学说话家长别帮倒忙
父母必知宝宝五大聪明秘诀
宝宝学说话最佳四步骤
脑科学家的早教答卷
早期阅读不是强迫孩子看图识字
衡量宝宝智力的五标准
如何促使10个月孩子说话
学校流水线式教育引担忧
我们如何才具有创造力?
新生儿的九大强悍潜能
五妙招让宝宝“玩转数学”
引导宝宝数学思考7个机会
有效启发宝宝智力的五高招
7个小细节激发宝宝智力
0~1岁宝宝智力开发4法则
适当运动发掘宝宝“体商”
通过5感觉开发宝宝右脑
3-6是识字的最佳年龄段
谁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助力
智商远高于常人的14种宝宝
用“音乐”改善宝宝的不足
开发孩子智力的六大高招
孩子智力与父母的关系
拼图游戏让宝宝玩得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