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的最佳治疗法-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育儿百科 > 新生儿百科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惊厥的最佳治疗法

新生儿惊厥的最佳治疗法

2015-12-09

  治疗首先是针对原发病变其次是惊厥。除非是表现为呼吸暂停的惊厥,通常惊厥过程中不用止痉因为一般它们是自限性的,很少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功能。

  如果血糖低应给予10%葡萄糖2ml/kg静注;如果有低血钙,给予10%葡萄糖酸钙2ml/kg(含18mg/kg)(注意:给予葡萄糖酸钙的速度不能超过50mg/min,同时作连续的心脏监护)应避免渗出血管外,因为会引起皮肤腐蚀,如果有低血镁给予50%硫酸镁0.2ml/kg肌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在确定惊厥原因检查开始后应立即针对惊厥本身治疗。选用苯巴比妥,给予负荷量20mg/kg静注如果惊厥未停止,可每15分钟给予5mg/kg 直至惊厥停止,或最大用量40mg/kg已给予维持治疗在12小时后开始。剂量从3~4mg/(kg.d)起,根据临床反应和血清药物浓度可增加至5mg /(kg.d)。苯巴比妥必须静脉给药,特别在惊厥反复发作或长时间发作时当惊厥控制后,苯巴比妥可给予口服,苯巴比妥的有效治疗浓度为15~40g /ml(65~170mol/L)

  如果需要第2种药物可用苯妥英,负荷量为20mg/kg,在新生儿唯有用静脉注射才有效,应分成2次(10mg/kg)缓慢静脉注射,以防止低血压和心律紊乱。新生儿苯妥英中毒的体征很难发现持续的高浓度将是有害的。如果能测血浓度,危险性就会减少维持量从5mg/(kg.d)开始,分2次使用,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浓度进行调整苯妥英的有效治疗血浓度为10~20g/ml(40~80mol/L)。

  对使用抗惊厥药的婴儿应予以密切观察药物过量可导致呼吸抑制,而呼吸骤停将比惊厥本身更危险,抗惊厥治疗必须持续至惊厥控制和以后发生惊厥的危险减少为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新生儿惊厥的最佳治疗法”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手足口病怎么
宝宝咳嗽怎么办宝宝咳嗽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怎么办宝宝感冒注意事项
宝宝哮喘怎么办宝宝哮喘吃什么
宝宝肋骨外翻怎么办宝宝肋骨外翻
看过“新生儿惊厥的最佳治疗法”还看
新生儿风疹
宝宝在春季易患湿疹
新生儿脑水肿
新生儿发烧
新生宝宝7大疾病易与感冒混淆妈
猜你喜欢
孕吐越厉害宝宝越聪明,到底有几
硅谷华裔CEO吴夏青:想超越美
产后首次出门,这3件事要注意,
给女宝宝取名字大全:女孩有气质
开学没几天,小学生传纸条被“截
慈禧每天必吃1道菜,得知原材料
14天新生儿肚脐红肿发炎,送医
不自信的孩子,往往出自这三类家
怀孕35周,竟被宝宝踹破子宫,
胡可、霍思燕式育儿:妈妈有缺点
济阳北部正建设5000亩的高新
浓黄鼻涕超过10天,担心鼻窦炎
宝宝偏食挑食该怎么办?想要纠正
孩子们最爱干的这些“坏事”,其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轻信“
“儿子,千万别对你老婆太好!”
为何开过SUV的人在换车后会首
宝宝秋季拔高冷知识!
令人“头疼”的初中生涯,如何做
产后束缚带并不是越早用越好,这
芋头和它一起炖,被称“天然泻药
每到周六孩子就喊肚子疼,去医院
第一天上幼儿园,为何有的孩子不
大学新生3大错觉:我以为会有“
马上迎来第35个教师节,幼儿园
学堂激励孩子的,每个家长都应该
新生儿这3个地方越丑,身体素质
晚年想要更舒坦,这道坎老人要想
到了孕晚期,该做的准备工作须做
“不合格家长行为自查表”,快看
亚洲父母道歉指南
会聊天的人,从不说这3句话
《小欢喜》:童文洁和宋倩为什么
天凉怎么给宝宝穿衣服?秋天宝宝
讦以为直的出处、释义、典故、近
一个被网友点赞24W的尿床微博
“洪荒奶娃”吃奶玩手机两不误,
如果你有女儿,千万别让她太懂事
带5岁儿子进女浴池,服务员不让
“我怀疑,戚薇和李承铉根本没结
宝宝厌食脾气躁,爸妈用这4个字
开学季,一种水要常给孩子喝,脾
日本女性产后为何瘦得快?原因在
不管婆婆多好,有这三种情况的婆
宝宝消化能力差,家长多煮这3碗
小儿秋季腹泻提前来了,婴幼儿家
天凉了,我家隔三差五煮这粥,孩
孕妈生气,胎儿容易畸形,调整情
七寻法品身做千灯
悲欢聚散的出处、释义、典故、近